意想不到的「意想青花瓷」振奮與缺撼
作者: 簡政展



意想不到的「意想青花瓷」振奮與缺撼 文圖 / 簡政展
 
   號稱全臺最大規模,展品橫跨600多年歷史的「意想青花瓷─新世紀的震撼」展覽,日前在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以下簡稱陶博館)盛大展出。此次展出內容共有167組件,來自13國的創作,而其中受到媒體關注與重點宣傳的展品是數件首次借展來臺,產自元明清時代官窯的作品,其不僅表現出青花瓷發展時期的巔峰象徵,更將此展的可看性提升至不同層次的價值。 


   此展以整體性的分類來看,大體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青花的追溯,包含元明清時代及深受中國影響的各國青花瓷器陳列,其中主要在表現青花瓷的製造、緣由、興衰、傳佈與承襲脈絡。透過考古挖掘修復,收藏例舉,以及模型流變展示,一次讓青花瓷前世今生的主題脈絡得以聚焦並彰顯,不僅有系統及規模地歸納演譯,更富教育參考的意義。而第二部分的展品則主要在表現當代青花創作的多元樣貌,包含仿古陶瓷、藝術陶瓷、當代藝術及跨域表現的創作。此部分可以看出館方試圖帶給觀眾在青花與陶瓷各方面結合與可能性的企圖心。其中不僅包含燈光變化,複合媒材,空間配置以及動畫影像等多種方式,更在選件上展現不同國家與議題的多元意涵和豐富樣貌。除了印象與想像的重新聯結之外,也為古今中外的青花主題創造出一個意味深遠的對話平台。
 

崔寶蘭《來自過去》 保羅‧馬蒂厄《阿布格萊布花瓶》
 
利維亞瑪琳《漂流的圖案》 (1) 李思華《山水餘韻》《琥紋》
 
    過去陶博館的主題特展總有言不及意或主題不明的空洞與缺憾,而此次的青花瓷主題特展,的確展現出陶博館身為陶瓷專業館所的策劃用心、教育責任與推展企圖。姑且不論展品的特殊性,在脈絡性的區隔、說明與比較上均較過去有大幅度的提升。有時代跨越的歷史回顧和例舉,更有超越仿真之間的狹隘觀點突破,還在生活實用與意象內涵中穿越,是一場難得一見、表裡兼具且名實相符的誠意展出。


    然而,在用心籌謀的展出過程中仍有部分值得商榷的美中不足之處。首先,在整體宣傳上,此次展覽的規模和價值雖有別以往,但在宣傳上卻仍不超脫過去的規格,不僅在鶯歌街頭看不見太多的宣傳,即使在官方單位的各大交通場站裡亦顯少得見展出訊息。在適逢台灣大選期間佔領媒體版面狀態下,這或許不是展出單位一己之力能夠扭轉的,但看到展場中稀稀落落的零散遊客實屬可惜。其次,在觀展動線上陶博館仍比照過去既有的動線設計模式,在這個需要脈絡引導的展場中,顯得無法有效的聚焦和引導觀眾系統性的觀看展出內容,各說明及對比區域有種分散的突兀感。雖有比較的區域分別,卻無傳佈地圖與比較表格的輔助。再者,雖然在歷史性的文物展示中有相對詳盡的說明,但相對於展場中有更大比例的當代藝術作品區域來說,說明是明顯不足的。尤其是選擇一部陶瓷的動畫影像作品,卻徒留區域內大片的空盪牆面,而忽略製作引導作品來自的經典文學出處,實屬可惜,也讓作品的原始立意和意象內涵失去的原本的文學價值和符碼意圖。尤其在「觀象」和「跨域」兩個子題區中的作品,大部分內容的青花表現都來自於一種精神價值超越表面形象的選擇方式,雖可以不必過分的說明,但讓觀者從作品中去領略其中複雜又跨越的意函仍舊不易。其究竟是為跨域而跨域,還是為嘗試而跨域,亦或者是為突破而跨域,其中還有沒有非用青花不可的跨域價值或理由呢?而在「觀象」子題展區中的說明曾指出:「展現青花意象在當代藝術的新可能」,但這個可能性是建立在相對性還是必要或必需性之上的呢?「意想青花瓷─新世紀的震撼」的確在超越古今的意象之中超越所想,但仍未達到意想不到的新世紀震撼效果。以西方的藝術素養和觀念來說,看得懂的藝術是一種學習與收穫,看不懂亦是一種冒險與享受,但想看懂是一種欲望與感受,不能懂是不是只能默默接受呢!
 

鄭麗雲《海洋圓柱》 陳永釗《蟾蜍》 威普‧斯李維拉薩
《富貴碗(疊碗)》
 
 
參觀資訊:
日期:2015/11/19-2016/03/27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3樓特展室(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官網:www.ceramics.ntpc.gov.tw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