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歸零 — 吳育霈
陶藝家: 吳育霈

 
無形 ‧ 歸零   吳育霈
 
 
土與釉系列 創作自述
 
在《土與釉》這系列開始之前,我開始嘗試在媒材上,跳脫個人意念的承載。我一直在思考,面對陶瓷,一個需要高技術的材料,有沒有可能突破在製作上的限制以及創造新的可能。
陶瓷因為燒製的需求,坯體必須厚度均勻、作品內部必須中空等條件,因此成為決定造形的限制。但如果我們只單純的把土視為材料,跳脫燒製的框架,也許,陶也可能不是像容器一般存在。因此,我從土這個材質出發,試圖從陶塑材料主體失衡的狀態中找回雕塑的主體性。
以土作為創作的材料,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是必需透過捏塑來成形。但,如果土乾燥之後,物理性地轉換成土粉,面對這樣的材料,還有什麼可能?又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成形?
保持土粉的自然形式,就不像加水之後,變成泥土那樣容易造形,因此,我試圖參照一種土的自然存在狀態,只將土粉堆積在一起,不施以任何外力影響它的狀態,相較於過去的創作,我放棄了陶瓷在製作過程中對於技術的依賴,用最簡單的方式「堆積」來成形。
只用堆積來成形,就必須面對土在堆積成形時的限制,堆積,可能只能讓土到達一定的高度,受限於物理上土堆以及窯的大小,因此,最後可能都會呈現相似的造形。
 

   
  土與釉系列一-NO.7,55×30×13.5cm,美國陶土WC391、白釉,2015  
 
雕塑主體《土與釉—系列一》的作品,我將淋上釉的土粉,經過反覆的燒製,在作品的表面,呈現出釉自然收縮的狀態,燒製完成後,將釉底下的土堆拿掉,只剩上表層的釉,沾黏著薄薄的土粉,這時表層的釉會因為溫度、造形、土、及釉反覆的燒製,呈現豐富的變化,可能會因為作品造形的因素,讓釉在達到融融狀態時翻轉過來、也可能會因為釉與土中的鐵質發生變化,而產生不同的顏色,還有可能因為釉融融的狀態不同,而造成釉產生不一樣的顏色和光澤。
 
   
  土與釉系列一 NO.1,50×50×14.5 cm,美國陶土WC391、白釉,2015  
 
 
在自身的空間上,《土與釉—系列一》也有了不一樣的變化。由於陶瓷材質上的限制,陶瓷在過去經常以一種「容器」的概念呈現,因此在作品空間上會有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差異。此外,從陶瓷材料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以工藝品的姿態被看見,因此釉常常作為陶瓷材質在工藝上重要的表現方式,使得原本該作為主體的土被釉取代。而《土與釉—系列一》作品中鏤空的狀態,以及展呈放置於透明壓克力上時,更容易藉由光線的穿透,模糊作品空間內部和外部的界線。我試圖讓觀者在觀看作品時,重新將土視為主體,這時土反依附於釉,甚至融入釉,原本該作為主體的土粉被取消了,依照陶這個材料的真實,土是主體,釉只是依附於土表面的客體,但按照整件作品的真實,土反依附於釉,釉才是主體,釉反客體成為主體,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既對立又統一,離開客體,無所謂主體,離開主體也無所謂客體。
 
  土與釉系列一 NO.8 (局部)
 
 
 
作品欣賞
 
土系列一 NO.2 土系列一 NO.6
   
土系列一 土系列一 NO.4
   
土系列一 NO.8 土系列一 NO.9
   
土系列二 NO.1 土系列二 NO.2
   
 
土系列二 NO.1 局部  
 
 
 
個人簡介
 

1990 生於台灣雲林
 
學歷
2012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6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畢業
 
獲獎
2016 台灣國際陶瓷雙年展,首獎
2015 台灣青年陶藝雙年展,青年陶藝獎
 
個展
奇蹟0號—吳育霈創作個展
 
聯展
2015 超超夢—口袋裡的寶貝,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桃園,台灣
2014亞洲陶藝交流展,金海博物館,釜山,韓國
2014 空氣鳳梨—碩士班畢業聯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地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3雕刻五七五交流展,日本沖繩藝術大學,沖繩,日本
2013東亞當代陶藝交流展,信樂陶瓷博物館、金澤美術館,信樂、金澤,日本
2012新域─東亞當代陶藝交流展,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北,台灣
2012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師生美展,大漢藝廊,台北,台灣
2011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師生美展,大漢藝廊,台北,台灣
2010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師生美展,大漢藝廊,台北,台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