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旺 ─ 當代雕塑篇 南藝陶瓷組20週年聯展
作者: 簡政展

 
 
火 旺 ─ 當代雕塑篇 南藝陶瓷組20週年聯展 文圖/簡政展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二十週年聯展「火旺」,繼去年底開展的「實用器物」主題篇章後,此次再度於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美術中心展開「當代雕塑」的另一個篇章。此次展出邀請到比前次更多的52位校友前來共襄盛舉,在主題、規模、形式與媒材運用上也都更顯自由不受侷限的多元面貌。


     從這次的展出內容可以看到歷屆校友的經典之作與許多獲獎佳品,相較於前次的實用器物主題來看,南藝應用所陶瓷組在創作上不僅已充分跨越傳統對陶的印象,更透過陶瓷創作,將土的媒材特性,延伸出更寬廣的各種可能。二十年來,在張老師帶領之下,雖然歷屆學生都受到他創作觀念的影響,卻都能各自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樣貌,其中唯一共同不變的是以陶為本的價值。因此,在創作視野的延伸上可以觀察到,不只作品本身在雕塑上的裝飾性變化,還有各種媒材的實驗結合與科技使用的跨界運用,都充滿各種觀念與意向的寄託與展現。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種各自間差異的發展,所形塑出的結果不是分裂而獨立的,反而是彼此價值的重新凝聚,以及私下交流的合作與擴張。這也正是本次展覽的寓意:凝一把火將創意鍛燒成「物」。此「物」非私人個體之物,更是待人接「物」的共識與價值。
    另外,從參與的校友名單中還可以看到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國際交流學生的加入。這也是陶瓷組努力在創作深耕之餘,致力於國際交流的成果。每年張老師除了協助學生赴國外參展駐村,或留學深造之外,陶瓷組更積極利用國際展覽的參展機會吸納各國學生前往南藝留學創作,透過不同國家與區域特色的溝通磨合,不僅讓學生接觸不一樣的文化思維,更間接的讓世界看見台灣陶藝的創作實力,進而也促使許多校友畢業之後的國際合作和創作契機。
 

 
王幸玉 種子的勇氣 2013 陶瓷
 
 
Matthew King 作品Xhypp 2017 陶
 
   
田欣以 視線 2016 陶 吳其錚 土偶 2015 陶
 
     張清淵老師在開幕中提到:自己回國後的24年歲月中有20年的時光都奉獻給了南藝。有這個契機,緣起當年南藝大創校校長漢寶德先生的遠見與堅持,才能讓這樣的教學想法與創作方式得以在南藝大持續發酵20年。而他自己也在這樣想法中堅持,將創作獨立於現實的商業趨勢洪流之外。他不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因他的影響,而在創作中不受商業體制的現實所干擾。畢竟每項專業都需要仰賴自身可以生存的方式,如此才能持之久遠。但他希望這份初衷可以成為每一位南藝學子在學習過程中最珍貴的存在價值。創作即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只是不同之處在於主流與非主流選擇。非主流的選擇固然無法看見立即性的回饋,但卻也解放了侷限的束縛與發展的可能範圍。不強加去定義或探討陶藝究竟具體是什麼?或許才正是陶藝最難能可貴之處。
 

 
張清淵 莫名石  2016 鐵件、陶器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張教授與南藝校友們20年來默默一同韜晦待時,水到渠成處便開枝散葉綻放芬芳。除了創造出許多傑出的人才之外,也給予許多還在堅持者鼓勵與希望。在這場展覽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作品的華麗與精采,也不只有主題與媒材的多元或創新,而在於每個人對自我創作的堅持信念與自我突破。商業市場的價值無法定義這些創作的優劣高低,只有根植於每個創作者心裡的信念,才是定義、改變與突破這些創作形式的最後答案。創作價值不在於追求他人定義下的價值,始終在於強大自我後,內心反思的自我覺察。
 

 
宋立 蝕 2017 陶 李佩蓉 不同水平線-貓的視角 2017 雕塑土
 
 
林精哲 ISLAND 2016 瓷土
 
 
徐子涵 本我居所 2017 陶
 
 
葉怡利 步步高升 2017 陶瓷、現成物
 
 
參觀資訊:
參展者 :張清淵 、葉怡利、李昀珊、吳孟錫、 鞏文宜、蘇保在、施惠吟、吳建翰、王幸玉、方柏欽、朱芳毅、胡慧琴、蘇淑美、呂之蓉、許美玲、徐永旭、王惠仁、李國維、許芝綺、吳其錚、許瓊文、林善述、唐 瑄、陳峙傑、李佩蓉、詹志鴻、顧上翎、盧嬿宇、鍾雯婷、林龍杰 陳芍伊、Jon Nibbe、沈喬楓、章嘉俰、李岱容、李采諭、Matt King、林怡慧、宋 立、田欣以、高于晶、林精哲、黃虹毓、林其勻、林善春、徐子涵、卓俞翔、楊宗嘉

展期:2017.01/08-2018.02/24
時間:09:00~18:00(週日公休)
地點: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美術中心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15號B2(師大禮居大樓) 捷運古亭站 五號出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