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泥圖 呼吸的大擠 文/xhong
吸一口氣、慢慢的靜靜的往下沉。旋轉如不動的永恆,而溼潤的泥土如一棵樹般成長、開展、慢慢的慢慢升高。
沉得越深
長得越高
阿龍師
南投水里潘家蛇窯
1984
「大擠Duwa-Ji」為臺語,這 種臺灣早期陶工所發展出來的製陶工具,使用於拉坏的過程,尤其在製作大型坏體時可是不可或缺的技術。「擠Ji」是一種身體動作的形容詞,有擠壓或推擠的意味,這種起源於具有二百年歷史的南投陶水里窯區。南投水里陶工做大件陶器的傳統自古有名。大陶缸在舊時代的用途很廣,儲水、釀酒、醃製泡菜、醬瓜、蘿蔔等日常民需。通常直徑二三呎,高三四呎的缸很普遍,甚至有直徑七八呎的大缸的製作。
傳統大件手工陶作如缸、甕、瓶等物件,一般有兩大類技法;一為「圈泥」,這是以泥餅先做缸底後,陶工再以粗泥條接底、一邊倒走、一面圈泥形成缸壁到一定的高度後,再以工具內外拍打成器。這種圈泥的技術幾乎世界各地的製陶傳統裡都有類似的技術,似乎是人類本能的共通了。
而「大擠」的技法則是具有台灣獨特傳統風格的拉坯成形技術,這種技法特性可以使用濕軟的坯土以避免陶人工作時過度耗費氣力,也有效避免因泥性應力在乾燥與燒製過程產生的缺陷。一般常理,濕軟的坯土本來站立性就相對不好,而且臺灣地處菲律賓板塊與亞洲大陸版塊交接緣,地質變動劇烈,因此在咸少古老原生良質土礦的天然條件下,水里陶工師父逐漸發展出克服這些條件的技巧。
大擠為一段圓木,直徑約五至八公分,長約十二公分,實際尺寸則依照陶工個人的需求而定。坯土經過推正中心、開洞、直筒拉高至定位後,即以「大擠」圓木抵靠坏體外的根部,另一手在內,內手手指尖聚勁抵住外面倚靠坏體的「大擠」圓木,從底部以弧形、螺旋式上移、逐步擴張坏體,讓整個土坯變薄、變大、成型。此稱「走泥」或「行土」。
以「大擠」走泥的技巧一旦操作得宜,則用勁輕巧,費力不多,然卻有令人驚異的效果,如坯體堅實有彈性、坏壁薄而輕。傳統陶人稱此為「磁骨挑朗」,整件陶作猶如精神飽滿、身骨捷健的人。此外,直筒坏體在走泥的擴張後高度幾乎不墬是另一特徵,濕軟的坯土一變成為堅實、薄而有彈性的坯身,這全端賴「大擠」圓木的使用技巧。水里陶工口中的行話,「有行土」(意味整個操作順暢、陶作體型結構做的良好)或「有起土」(陶作均勻、泥料不致滯留根部),如此形容著同儕間的品評。
1960年代頃,日用產品以其他材質、機械量產的方式逐漸興起;生活陶瓷亦然,但在大件陶作在裝飾陶瓷仍然仰賴手工成型。因此以製造傳統手工陶器的水里陶工應聘至北投、鶯歌等地從事精細陶作。傳統技法在因應仿古瓷器等裝飾陶瓷的需求而有所改良,他們必須從傳統陶土的作工轉變,去適應更難以駕馭的瓷土,原有的大擠技法加在瓷土工法中更顯得倚重;而「水里師」一詞的尊稱也成為象徵專業與尊敬的代名詞。
「在旋轉與呼吸裡、聽土的話」
傳統大擠用於粗陶器皿,不自覺的紀錄了陶人的手澤身影,也反映著個個世代的生活蹤跡。不同之前,1950年代水里師的大擠技法用於白色瓷土,作工講求精細的裝飾陶瓷時,大擠技術的應用相對的有所演變。瓷土本身泥性鬆散、站立性極差,拉坯過程容易吸水導致軟癱,相對於傳統陶泥的處理,其過程更是講究。雖有練土機的應用輔助,但練好的瓷土在陶人的手上依然需要繁複的手工揉練處理後,才能在轆轤上進行拉坯。
一團重達一、二十公斤的磁土放在圓木板上,再將整個木板連泥團平放在已經貼有一圈溼泥的轆轤檯上。此外,並沒有多餘的固定,端賴的是圓木板與轆轤上那圈溼泥間的接觸,再加木板上泥團本身的重量來固定以及維持整個作坯旋轉過程的穩定。在轆轤旋轉過程中,陶人大力擠壓泥團,用各種手法塑型、卻不會造成圓木板滑脫遭致失敗;純熟的技術之外是多年的經驗…尤其是對那股無形旋轉力量與身體的融合,對陶人來說,那是一股來自自然的力量。
「我聽土的話」…謝師傅說:「了解土的性質與旋轉的暗勁之間的關係,順著它們、聽著它們…團泥就會自然穩定的做成。指掌接觸泥土,了解泥團中土脈分佈,並順著做…就會形塑出瓷骨挑朗的好物件。」
轆轤台面很低、基乎貼地,這是世代陶人經驗的累積,這樣可以讓陶人以身體的重量對泥團施力。這樣的姿勢除了節省力氣、避免手臂肢體長期的工作損傷之外,那種身體與泥團間的力量融合,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
「推正定位、開洞、基本筒形、變化成形」
大塊泥團在轆轤旋轉中經施壓推正定位後,下一個步驟是「開洞」。敏感的指頭本能的尋找整團旋轉中靜止的中心眼,拇指首先垂直的按入,隨之併指如錐跟進…泥團順著轉勁張開洞口,猶如打開一道原本存在的門…所有的專注都在那團旋轉之中的靜止…深入的洞口逐漸擴張變大,一雙手掌互相倚靠的併入外頂,變成一堵厚實圓形的牆。
然後呢?是一點一點讓牆長高的…陶人一手扳著厚牆,另一手掌從外牆根部推擠。屏息定住中,整個意念在內外兩掌間滑過的泥牆…厚牆就逐漸升高變薄。從一、二十公分,一點一點的變成二/三公分的厚度,這座厚厚的圍城變成一座上窄下寬的筒型,筒型!是的。除了大開口的海碗、大盤一類的陶瓷之外,幾乎大部分的陶作的塑型都是從這樣的筒型發展而成。一個結構良好的筒型是器物最後器型的基礎,有經驗的陶人在這個階段其實已經分明清楚了物件的最終。
「大擠登場」…陶人拿起「大擠」圓木,頂住筒型泥坯的根部,同時另一隻手伸入筒中,從裡面往外擠…頂住倚靠外面的圓木。內外聚勁的讓中間滑過的泥土變薄,開始擴張。陶人的手依循著一條看不見的軌跡上升…在內外力道消長之中擴張外移或者內縮變窄。這個筒狀物於是依照陶人摩想的線條,像吹氣球般的膨脹…靜靜的換形成器。泥牆變得更薄了,大約從根部的1.5公分緩慢的到頂端的1公分厚。泥牆變得結實有彈性…一種精實爽朗的氣質。這是大擠走泥…所有先前的準備都為了這最後步驟的到來,整個陶作過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扣連。在整個過程裡,陶人的身體與呼吸一直順應著泥團的伉力與轆轤的旋轉…氣息深長。
於是陶人與他的徒弟一起,扳住圓木板輕輕的將物件搬移離開轆轤,那個成型的物件被靜靜的放在通風均勻地方,讓其逐漸乾燥到不變形的皮革硬;然後它會被再度加工、修底、微調,並等待完全乾燥後的窯燒。它們也許會被塗上樸素的漿釉,做成迷人褐色的實用器物;也許它們會經過繁複的色彩並經過繁複的燒程,做成裝飾陶瓷變成漂洋過海的傳奇。
「傳奇」?這也許只是異國情調或遙遠的時間在作祟…對一個手握大擠,日換星移的陶人來說,一件件陶作都是一個安靜深長的呼吸。
圖版
台灣南投水里師 謝武忠
於臺北北投「曉芳窯」 1986年
xhong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