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森陶陶工作室Cloud Forest Collective創辦人-David Pipkin |
命名為雲森陶陶CLOUD FOREST的靈感來自David 的女兒-Peri |
創建友善分享的藝術聚落
來自美國的David從大學時期便開始接觸陶藝,在四十多年的職業建築師生涯中,由於工作因素,他曾遊歷與派駐過許多國家,但他從沒中斷過對陶藝的熱愛,年輕時便經常四處走訪和參加各類型的陶藝活動,與來自各國的陶藝家互相交流。對David來說,陶藝的創作並非為了成為有名的陶藝家或是創造出了不起的作品,他創作與喜愛陶藝的動機純粹出自對陶藝的熱情。成立「雲森陶陶」,更是他對台灣這塊土地,與陽明山這處居住環境的回饋與期許。「雲森陶陶」就像他休戚與共的第二個家,他在這裡創作、養蜂,也在這裡沉澱、醞釀與分享。
David表示「雲森陶陶」工作室的創辦靈感,源自多年前到中國陝西省富平縣時,參訪許以祺博士所創辦的富平陶藝村所受到的啟發。他見識到富平陶藝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推廣和培養新銳陶藝家,不僅促進中西方的現代陶藝交流,更讓當代陶藝的種子在中國得以成長茁壯。帶著這樣的熱情與期待,也走訪過許多亞洲國家後,David認為台灣其實更有包容力和開放性來做同樣的陶藝推廣與扎根工作。於是在2017年3月,David毅然決然地創立「雲森陶陶」,他希望能夠在郊山友台這個靠山近林的自由空間裡,透過一系列開放給民眾體驗的DIY課程和陶藝工作坊,把自己對陶藝的熱情,轉化為讓更多人接觸陶藝的動力,並讓民眾從中找出愛上捏陶的各種潛在可能,最終成為一個友善分享的藝術聚落。
從各不相同凝聚成有志一同
「雲森陶陶CLOUD FOREST」的最大亮點便是那座一立方公尺的大型蘇打窯。 |
雲森陶陶創辦人David Pipkin率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設系學生一起蓋蘇打窯的過程。 |
在「雲森陶陶」的陶藝創作特色上,由於創辦人David對蘇打燒的釉色情有獨鍾,因此最大亮點便是那座一立方公尺的大型蘇打窯。蘇打燒的最大特點在於每次燒窯都有不可預測的釉彩與紋路效果,但蘇打窯的建造成本昂貴,而且在每一次燒窯過程中,窯內部會因為蘇打投入火中的化學反應而受到侵蝕,所以不管在清理、維護及使用時效上都是非常大的挑戰。在台灣,尤其是接近都會地區,鮮少有人願意嘗試這種又貴又容易消耗的窯,但這也正是David對陶藝堅持的熱情所在,他創辦的「雲森陶陶」不以經濟實用為訴求,而是以創作樂趣為初衷。整個工作室從房屋的修繕到燒窯的搭建,幾乎全部都是由David自掏腰包與自行施作而成。他期待先以非營利模式去推動一個創作空間的營運後,逐步再從其中慢慢衍生出共生永續的價值。故在蓋這個蘇打窯的過程中,他不僅主動邀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師生前來參與,更將修蓋過程的步驟記錄下來,並繪製編輯成冊,為後輩學習參考。
雲森陶陶創辦人David Pipkin率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設系學生一起蓋蘇打窯的過程。
蘇打窯內一景。
DavidPipkin的第一次蘇打燒。
目前「雲森陶陶」營運一年多以來,主要以展覽和工作坊教學為主,初期以空間建置完善,以及外國藝術家的駐村邀請為目標。一方面David希望請到台灣人平時不容易接觸到的國外知名陶藝家,前來分享創作經驗和技術;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這個平台提供台灣新銳陶藝家一個自由創作的舒適空間。居住在台灣多年,David認為臺灣並不乏傑出的陶藝創作者,但推廣陶藝的空間與資源,卻大多數掌握在公部門手中。這也使得一般民眾雖然容易接觸到陶藝創作的體驗,但是要深入在陶藝領域中鑽研深究,就必須仰賴個人機遇去面對重重難關。尤其是那些特殊與專業的技法,除了部分學校教育與公部門機構的技藝傳承外,大多都存在於各陶瓷藝術工作者的私人領域當中。由於他早年也曾經在國內的公私立大學任教過,打造出這樣的空間,正是為了提供有別於公部門多重限制與束縛之外的自在環境,創造一個有別於過去傳統的分享平台,從引進國外藝術家的無私分享開始,引導技術與經驗溝通上的良性循環,逐步形成一個真正吸引國內外陶藝交流的聚落。目前「雲森陶陶」主要跟台北教育大學有較多密切的教學與創作實驗合作,未來David也不排除跟其他單位的合作可能。他甚至計劃進一步將「郊山友台」其他的閒置空間改造成結合住宿與創作的生活場域,讓陽明山化身為國外藝術家來台交流的駐村中心,也讓藝術家們在激盪創作靈感時,同時沉浸在這個交通便利又不失森林氣息的創作天地中。
藝術家們於2017年3月開設樂燒工作訪推廣
2018年4月來自日本益子藝術家-石嶋哲彥和Andrew Gemrich與雲森陶陶的藝術家們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國際陶瓷大師的工作營。
2017年12月以上山取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開設親子陶瓷課程。
「種子觀念」的核心價值實踐
在駐村條件上,目前「雲森陶陶」主要以主動邀請的方式為主,駐村藝術家在此可以充分運用這裡的各種資源和設備進行創作,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無私地分享技術與經驗。David強調「雲森陶陶」有別於一般陶藝工作室之處,就在於「種子觀念」的核心價值實踐。這裡對於創作紀錄、後進提攜、教學分享與觀念建立的重視,大於對作品結果的在乎。因此,相較於風格已然成熟的藝術家,「雲森陶陶」更期待新銳陶藝工作者的前來。這裡除了提供基本的場地租借服務外,David甚至願意給予這些具潛力的新銳藝術家各種資源上的協助。在這裡分享任何一項技術,David不僅要考慮它的直接使用,還需要考慮到,在使用的過程中,在各種各樣的現實場景裡,以及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下,還可能發生什麼。未來這裡的合作對象將不限於陶藝範疇,不管是金工、纖維、玻璃等各種媒材,他們都期待有更多合作激盪的可能性。目前雲森陶陶正積極地和周邊的其他類型店家合作,一方面提供使用器具製作上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創造合作共生的各種展售機會與推廣活動。
雲森陶陶積極以展覽,開設DIY課程、工作坊以及國際交流、邀請藝術家駐村、舉辦講座…等,以各種方式種下對於土的熱愛的種子。
雲森陶陶透過積極開設一系列具有實驗性的燒窯工作坊及DIY課程,嘗試以豐富多元的體驗推廣陶瓷教育。
雲森陶陶提供台灣年輕藝術家一個自由創作的舒適空,圖為藝術家-王怡方於工作室創作情形。
關於營運方向與永續收益這方面,David始終以正面樂觀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他認為陶藝中的商業行為取決消費者對陶藝的認識,會購買商品與服務的人,大多數也會是對陶藝價值有正確認知的人。他所做的工作與服務,即在建立大眾對陶藝認識的基礎,讓人們生活在陶藝知識共同體當中。至於要如何永續並收益,只要觀眾參與的成熟度到了,該有的服務收費與商業交流行為自然就會實現。相反地,如果在大眾還未獲得共鳴與回響之前,只是一昧追求短期的利益與回饋,無疑是一種緣木求魚的奢望。亦或陶藝家個人的卓越成就,如果只是獲得少數藏家的讚賞與收藏,那也只是存在於小眾之間的分享與交流。更何況David的初衷來自於自己的興趣分享與對這塊土地的回饋,因此他不著急於一時的利弊得失,他只在乎自己是否能夠在有限的能力中,盡量做到對多數人最大分享的可能。
編織交流網路,實踐回饋初衷
「雲森陶陶」是David發揮專長、實踐理想、回饋這片土地的夢想園地。看似無償的付出,卻是他多年來人生閱歷累積下的實驗基地。陶瓷領域擁有豐富的知識體系,而David要累積知識的方式,不只是去搜集和記憶信息,而創造出一個網路,編織好信息和信息之間的關聯和連接。如此一來,許多他一時間還無法達成的創作方式或理想狀態,就可以藉由眾人之力的相互聯結來實現。用英雄退出、團隊勝出的概念,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情,在七十歲該退休的年紀,將自己人生的志向與興趣,進一步化為與大眾共有的開放平台。或許他已投入了許多難以計算的資源成本,但施比受更有福的感動,促使著他依舊天天充滿著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想法。從訪問中可以看到他對未來充滿期待的眼神,從言談中可以聽到對這個環境未完成的計劃藍圖。身為國際資深專業建築師的他,放下賴以謀生的建築設計工作之後,對陶藝的熱情已不再只玩票性質的嗜好。在過去實事求是與化腐朽為神奇的建築任務中,他已習慣在自己的掌握與規劃中創造出無限大的可能。所以在臺灣這個豐富多元的陶藝創作環境中,他沒有選擇個人的依附與追隨,反而是發揮實驗精神,從個人主動的國際交流角度來嘗試開拓不同的視野,同時提供更多不同的見解與思維。如果把藝術分享當成一種美德,那麼任何一種美德,都是相互成就而來的。任何一個人的美德,都是在允許這種美德綻放的環境裡,才可以存續下來。所以,美德不是一個人的事,美德不只是內心的召喚,美德還是挑選環境和夥伴的智慧。也許David的心願很大,要一直追逐著自己的發願與理想,還有許多難關要面對。但用胡適先生的話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在年逾古稀之年,David透過陶藝接軌台灣與世界的從容與大氣,期望走出一條專屬於雲森陶陶愛台灣的道路,不短視近利,秉持著回饋的初衷,把個人擁有分享為大眾共有,相信「雲森陶陶」一定可以能帶給每個訪客,樂陶陶的觸動與收穫。
以繞森山為主題,所製作各種陶瓷館的聲音裝置於在URS 27M。
雲森陶陶和周邊的其它各類型商家合作,提供使用器具製作與各種展售與推廣活動。
源於東歐的古老技法,以糖、麵粉、啤酒調製的特殊液體澆淋於高溫的坯體上,在陶坯程面形成近似釉藥的茶色塗層,質感樸實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