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覺察之路:香港陶藝家羅士亷的臺灣起點
作者: 莊秀玲.圖:羅士廉 / 陶藝家: 羅士廉
羅士廉 輪廓VI 2021 30x28x39cm(局部)
羅士廉 輪廓VI 2021 30x28x39cm(局部)

陶是我的藝術經驗之中,跟我的性格最匹配的,在裡面我會找到快樂與自由。

―羅士亷







創作歷程

1967年出生於香港的羅士亷,父親是水墨畫家,從小即耳濡目染、自由地用墨、用水、用紙,筆畫塗鴉。首次接觸陶瓷媒材是在國中一年級的美術課堂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三年級的陶藝選修課程再次接觸,1990年畢業製作選擇以油畫、裝置複合媒材為主。打開他陶藝視野的機緣是1992-1995年期間任職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技術員,負責管理各項藝術工作室的運作及協助課程與活動的推廣;當時陶藝工作室使用者最多,同時有許多國際陶藝家進駐創作,學習氣氛熱絡,讓他在創作概念與技巧上有飛躍性的成長。但,更重要的是,陶瓷媒材在雙手直接觸及的手感,以及豐富的造形與質地變化,深深打動了他。

自1995年成立大陶工作室以來,他全心於陶藝教學及創作,多次舉辦個展、參與海外聯展、駐村創作等,作品曾獲公私機構典藏,2010年代起更積極參與香港陶瓷文化的推廣與保存工作。直到數年前,他意識到年過半百卻忙到沒有時間創作,又,好友居住在臺灣,於是有了香港工作、臺灣創作的想法。2018年底啟程到臺灣後,新冠疫情讓兩地往返不易,於是短暫停留臺北後,移居高雄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計畫著接地氣地展開新生活、新創作,把握自己的黃金創作時間。

三十年的作陶資歷,羅士廉所關心的主題沒變,圍繞在與「人」相關的議題上,包括人與大自然、時空環境及心靈成長等,惟,每一階段有不同的想法與心境。初期,他熱衷於教學相長的技藝學習,但不喜歡拉坯造形、不發表具功能性的作品,也不愛重複性、借用現成工具或太技巧性的製作程序,忠於親手傳遞當下感受的表現方式。2007年於美國瓷器窯場駐場三個月的創作經驗,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當時瓷器窯場僅提供工廠生產的泥漿及石膏,並要求其中一件作品的主題需與工業生產有關,他掙扎了許久,最終選擇放下過去的喜好與習慣,以螺絲帽釘為造形與主題,耐著性情以現成物翻模、注漿、燒成、組合的方式來創作,過程中得面對燒成後的變形與裂痕,得有耐心地重新修正、調整,再重複所有製作程序,才能完成最後的作品。這次經驗給了他超越自己的契機,讓他更有自信與勇氣,開啟新的創作方向與節奏; 2008年起,作品以立體雕塑、觀念性裝置為主,傳遞對人性、生活環境的省思,重要作品包括2005年「傀儡」、2008年「柔道」及「To Serenity」、2016年「片刻」等系列。在創作上,他不追求完美、完整的表現,所關照的也多半是事物的闕如或殘缺的一面,此時期的作品多半沒有色彩或素色,外形通常不對稱、不規整或殘缺、破損,仿製現成物、概念性拼組、錯置等也是常見的技巧。如〈傀儡〉,作品概念來自秦朝兵馬俑,以竹子做為空間的結構,於其中散置了各種殘缺的肢體與身體局部,傳遞受迫者的壓抑狀態,隱喻對霸權無力抵抗的苦悶;又如「片刻」系列,仿製了兒時生活裡的舊物件,黯淡殘破的樣貌飄散著濃濃的鄉愁,感嘆著過往今昔的時代轉輪,讓生活與生命有了巨大變化。 

年過半百之際,羅士廉慢慢體會到「作陶成為覺察內在感受的過程」,專注於重覆性的創作勞動,亦是靜心、靜觀內在的過程,能感知到身體內在的聲音。此時,形式與技巧皆不是重點,而是身體長期與土坯互動所產生的一氣呵成的熟稔感,以及長期關注生活環境、心靈狀態的覺察力,內化為了然於心的安然狀態,再自然而地透過雙手傳遞於土坯中,傳遞於作品的外形上,自成一種屬於他個人內蘊的能量或風格。正是這樣的熟稔感與內心安然的狀態,讓作品更顯從容、大器,尤其是定居臺灣後所展開的新生活與新創作。

接地氣的創作策略

這位香港資深陶藝家甫落腳臺灣接地氣的第一策略是使用臺灣土。三十年來,他為了工作室的教學,涉獵各種高溫窯燒的製作技巧,創作底蘊厚實;如同在香港,相關土坯、釉料、色料等都可由進口商供應,但他想著進口土的供應並不穩定,自己曾使用過臺灣苗栗土,覺得還可以,於是,落地臺灣後的第一個改變就是使用苗栗土來創作,但因為燒成溫度較低,慣常使用的釉色料等都得重新調配,試燒了大半年才漸入佳境。

接地氣的第二策略是以容器作品進入市集擺攤,作為認識新朋友的首要管道。他認為,自己在臺灣就是位新人,剛試燒的苗栗土作品多半以最基本的容器造形為主,算是習作,在市集裡分享是試探、問路,了解臺灣市場的反應。雖然過去他也製作實用器皿,但從來不是正式發表的選項,隨著年齡與心境的轉變、隨著製陶技術的純熟,最簡單又最難凸顯風格的容器作品,恰恰顯露了他個人獨有的風格與韻味,在臺灣陶藝圈內亦顯得獨特,因此,在市集曝光成功,陸續獲得多家畫廊的展覽邀請,迄今已在臺灣舉辦多次個展,算是成功的策略。

羅士廉 花石 2021 25x25x28 cm
羅士廉 花石 2021 25x25x28 cm
屬於自然的花器之旅

在來臺灣之前,羅士亷已展開花器的創作。他認為,雖然是為承裝他者而存在的容器,但來自陶藝家雙手親自成形、燒成,得有藝術家自己的個性才是,而且是由內而外,慢慢地長出符應內在想像的模樣。

他曾提及,在創作上,他對於完美、完整、恆久之事物沒有特別感覺,反倒能直覺地關注到其脆弱、殘破、匱乏的一面。如同「輪廓」系列作品,自拉坯變形到附加轉形,心到手到、手到心到,無礙,一路順風順水;那有機外形、表面的曲折彎道、缺殘、坑洞,或黑或白的單一色調,都收攝在時間的靜默裡;輪廓,只是邊界線,隨著春夏秋冬、隨著日月星辰,在黑夜與白晝之間迴轉,在生死、繁茂枯萎之間輪迴。再者,與花草並置,它們不會突兀、不會失色,更不會令人忽視它們的存在,這便是深藏的功力。

我倒是以為,在創作上,他已不再用概念來思考,而是用心感受。如2021年的〈苔 II〉、〈花石〉,擬真地有了自然之物的樣貌,那似花苞般的厚實量體,那如玉石般的、如深海般的精采釉色,傳遞自然飽滿的生命狀態,也只是信手捻來而已。

羅士廉 苔 II 2021 27x27x26cm
羅士廉 苔 II 2021 27x27x26cm

在「湍流」系列中,古典的小瓶口圓球瓶及梅瓶,以白色化妝土不均勻但大面積地圖繪於苗栗深色土坯上,再以小圈點狀剔除局部白色化妝土後,用毛筆蕉上濃淡不一的黑色料,以粗細不一、長短不一的弧線條,多層次地重疊於白色化妝土表面,營造出風動飄逸又豐盈飽滿的抽象詩篇,這是作者喜繪的舞臺。

2021年以「十二月色」為名,製作12款小瓶口圓球瓶,圓球瓶大小比例略有差異,或長高或矮扁,不同釉彩、不同質地、不同的繪製技巧與風格,既理性又感性,詮釋不同時節的浪漫情懷,如〈軌〉猶如土星般光圈,強調圓弧線的動態感,而〈地圖〉則於圓球身上布滿了條紋裝飾,再次顯示作者熟稔的技藝。

特別的是,2022年的〈在山不遠〉、〈在山不遠III〉,地景式的小瓶口花器,外形如淺碟圓形器,以獨特的釉藥配方,表現如蟲蝕岩洞的質地樣貌,那出色擬真寫實的功力,開啟活靈活現地的地質美景。〈俯瞰福爾摩沙海峽〉、〈在山不遠II〉,將臺灣海岸地景線的豐富與精采全都收攝於外形之中,表面截然分明的二段式釉色,如臺灣海峽的深邃、如朝陽落日般的光輝,是令人印象深刻現代色彩。

羅士廉 湍流 I 2021 32x32x37cm
羅士廉 湍流 I 2021 32x32x37cm
羅士廉 在山不遠 2022 46x46x31cm
羅士廉 在山不遠 2022 46x46x31cm
羅士廉 在山不遠III 2022
羅士廉 在山不遠III 2022
羅士廉 湍流 II  2022 40cm x 40cm x 56cm
羅士廉 湍流 II  2022 40cm x 40cm x 56cm
向心脈動

從香港走進臺灣、從大都會遁入鄉間的羅士亷,從繪畫到陶藝、從概念性到身體直覺性,他不曾放棄的是,用以真心,望向自己也望向自然。

羅士廉 俯瞰福爾摩沙海峽 2022 23x23x54cm
羅士廉 俯瞰福爾摩沙海峽 2022 23x23x54cm
羅士廉 在山不遠II 2022 45x40x44cm
羅士廉 在山不遠II 2022 45x40x44cm
你可能還有興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