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賦予意義的物:由林文萱個展「家屋計畫」延伸的思考
作者: 張碩尹•圖/張碩尹 / 陶藝家: 林文萱 / 地點: 臺南市
圖1 展場空間照
圖1 展場空間照

提起筆來撰寫本篇文章時,恰好是筆者參加3月16日藝術家所開設的「尋找-精神的居所」座談。或許是在分享的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面對創作誠實的態度,我想這就是本文開始的動機吧。

「家屋計畫」林文萱個展在2024年三、四月於臺南應力空間展出,為藝術家自荷蘭「歐洲陶藝中心」(以下簡稱EKWC)駐村回臺後首次的個展。承襲2022年於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首次展出以泥壺蜂巢為媒介的系列作,此次的展出則是經歷不同文化風土洗禮後的嶄新呈現。荷蘭駐村時製作的新作,搭配早前於臺灣挖掘的泥壺蜂巢素材,皆試圖回應與家庭、記憶及關係性的各種思考。

見微知著

回望展覽名稱以「家屋」作為核心命題,便在展出之前破題點出深植於展覽內部亟欲探討的議題。透過泥壺蜂巢與泥壺蜂之間建構的關係,以自身生命經驗作爲中介,嘗試邁開不同的思考取徑。回望建築史發展脈絡,以土作為建築的施工材料,可謂相當普遍。 

對於長時間使用陶土作為創作媒材的林文萱而言,面對同樣以土作為媒材的建造者「泥壺蜂」,似乎是一種毋需多言的奇妙共鳴。本次展出並非斷裂式的擷取呈現,展場中亦充分保留觀看可循的線索,當我們望向牆面懸掛的指節大小物件,便是由泥壺蜂蜂巢直接燒製而成。來回踱步以不同的身體姿態觀看如此微小的物件,可以發現不僅在造形上有著不重複的變化性,表面的色彩同樣不會完全相同,此刻物件本身的魅力就在視點切換中綻放。對照座談當天藝術家提到前往歐洲駐村時,甚至將在臺灣燒製完成的蜂巢作為樣本攜帶出境,而蜂巢本身經過燒製是以什麼樣的姿態呈現,也許是一個饒富趣味的問題供觀眾思考。

泥壺蜂巢主要以土作為材料,而土本身便飽含可塑形與永久性的雙重特性,因為過程(process)存在不可逆反的絕對關係。因此媒材使用者對於媒材程序的選擇,遂成為關鍵的閱讀證據。換言之,藝術家欲將蜂巢作為物件保存和攜帶時,火焰燒製的程序成為必然,物件被火賦予恆定性,或言是去除不穩定性。泥壺蜂巢受林文萱的收集與燒製,它成為具備紀念、保存的永久性特質,也許故事是透過土、火及創作者三點交織而成的吧

也許是對家的想像

所謂家屋是否可以視作「家」的意象轉化?或許將藝術家賦予在作品中的內容拋諸腦後,單從作品本身的形式來思考。

懸掛於牆面精細、微小的〈家屋的標本〉成為展覽構想的根基(圖2),我喜歡如此隱微且略帶保留的方式將故事打開。每當面對物件時,作品的內容不可能在第一階段便顯而易見,反之透過作品本身的形式與材質,讓觀看者建立初步的感官體驗。

圖2 作為思考模型的泥壺蜂巢〈家屋的標本〉
圖2 作為思考模型的泥壺蜂巢〈家屋的標本〉

誠如前文所述,林文萱在本次展出刻意留下泥壺蜂巢的標本,就像是行走於雪地留下的腳印,讓觀看者無須多言便能辨識故事的發展從何而來。當然除了標本之外,其他作品由我個人來看可以被概略的區分為兩大類型,我也會嘗試在兩種類型中來回奔跑,試圖在展覽骨幹中拓生出不一樣的枝枒。

以蜂巢為基礎進行變形、放大及轉化形象可被視為第一種類型,表現的方式除了與蜂巢相仿的掛牆外,亦嘗試傳統雕塑置於臺座的表現形式。面對掛牆作品時可以發現,掛牆的作品中顏色表現並無過多變化,大多運用漸層或是相似的色彩來表現(圖4)。此外,懸吊的方式亦採用高低錯落非規律佈置,讓觀看者可以跟隨著作品的高低起伏擴大想像,也許可以從這點回應林文萱撿拾的泥壺蜂巢所在之處的隨機性。

然而,調度觀看的高地起伏佈設、質樸的原色釉料表現與另一類型有著顯著的差異。另一種形式的作品並未以立體為主,有著與陶板相似的平面形式,在觀看時受佈置的方式影響,存在所謂的正反面之差,觀眾在這類型的作品中是無法以全景的方式環繞觀看。彷彿是透過這樣跳躍的方式,默默地提醒著觀者,啟發林文萱執行一系列創作的泥壺蜂在築巢時,永遠不會有固定的形狀。而所謂的家也在兩種作品形式之間的流動下確立意義,一則是物件被藝術家賦予意義後的延伸,以純粹的容器造形與功能性暗示著歸宿;一則是將物件進行抽象化的形式轉換,顏色豐沛且充滿濃烈的情感,存在於發泡色釉之中的材料特性,家與個人記憶之間交疊像膨脹似的撐開嶄新的空間,就像是回應個人童年記憶一路發展至今的心路歷程。

圖4 〈家屋-紅磚〉此作為藝術家蜂巢系列較早期的作品
圖4 〈家屋-紅磚〉此作為藝術家蜂巢系列較早期的作品
物件迷戀與形式轉換

追溯到林文萱大學時期的創作曾有著與加拿大藝術家Marilyn Levine類似的物件寫實化陶瓷作品,便可以看出她對於物件有著相當深厚的情緒依存,輾轉經歷不同類型的嘗試,將具象轉以抽象的形式表現,似乎將個人內在情緒以寄存的方式託付其中。如果物件本身留存高度可辨識特徵時,情緒的表現多少歸屬理性並富距離感,諸如此類的特質在林文萱早期的創作中尤為明顯。然而,回到本次大膽採用大量形式轉換的表現手法,其實展現出更成熟的情緒處理,這或許和創作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於EKWC駐村,駐村中心擁有個人工作室無法匹敵的軟硬體設施,讓創作者在更無憂的環境中進行個人創作擴延實踐。回顧本次展出的作品,物件之間加入許多與過往不同的嶄新元素,或許和創作環境的差異有緊密的關係。作品中針對形式的轉換與顏色變化顯得十分迷人,此特質在〈家屋-門〉、〈家屋-首飾與鏡面〉(圖5、6)等作品表現尤為明顯,釉料與色彩的調度乍看有著濃烈的抽象表現主義色彩。但是呼應到創作媒材本身時,創作必須考量結構與燒製的完成度,因此,土漿滴灑或是釉藥的堆疊,仍然保留創作者本身的身體意識。當技術、結構因素成為創作中必要的考慮因子時,形式轉換反而是釉藥色彩的組合與變換中展現。

除了將指示作品做出簡單的形式區分外,在林文萱的作品中亦保留陶瓷創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項特質,這項特質為「圓」。對於特質詮釋並非物件總以「圓形」為完整形式,綜觀陶瓷創作中蘊含大量以旋轉、盤接的技法,在無形中之形成某種形而上的準則,尤其在本次展出作品中大量保留其本身的功能性。例如〈家屋-花器〉系列(圖3)、〈家屋-碗〉與〈家屋-花瓶〉等等,但是對我來說在諸多作品中,〈陶瓷英雄戒指〉是最有趣的存在,看似最基礎的泥條相接,不僅賦予微小物件被使用的功能性,它更供輸雕塑史上最為重要的「紀念物」性質。戒指的魅力不僅回應陶瓷創作的基礎技法,還納入了包含去邊界式文化差異抹除,以及林文萱個人對於物件迷戀的轉譯。當然不僅在戒指中拓展陶瓷創作的邊界,駐村時期嘗試的3D列印作品〈家屋-耐火磚與蜂巢〉系列(圖7)。也回應當今技術與工藝之間切磋的創新。

圖5 〈家屋-首飾與鏡面〉(右),〈家屋-鏡子與窗〉(左)
圖5 〈家屋-首飾與鏡面〉(右),〈家屋-鏡子與窗〉(左)
圖6 作品〈家屋-首飾與鏡面〉
圖6 作品〈家屋-首飾與鏡面〉
圖3 〈家屋-花器〉系列作品
圖3 〈家屋-花器〉系列作品
圖7 以3D列印技術創作的〈家屋-耐火磚與蜂巢(綠色)〉
圖7 以3D列印技術創作的〈家屋-耐火磚與蜂巢(綠色)〉
小結

以泥壺蜂為媒介的創作就像是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中央無法忽視的分隔島,它有效的區別出不同面向的邊界,但是也如同不斷革新的公共建設,對於盡頭仍舊存在遙遠的想像。當然此類的創作模式並非均質化的重複性展演,如同蜂巢本身風土差異產生的獨特性。在不同作品中,林文萱透過不同的安裝方式和不同的釉色、造形變換,讓我們會猜想這些物件是否能夠作為功能性的實用容器,或是孔洞之中是否有著更多維度的想像,還是環繞為主體包裹著溫暖的家屋歸屬,都在本次展出多樣化的作品中預告著未來將持續拓展。


▎展覽資訊

展名:「家屋計畫」林文萱個展

展期:2024.3.9-4.7

地點:應力空間Soil Space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64巷56號3F

主辦單位:應力空間Soil Space、土星工作室 Tu Xing Studio


你可能還有興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