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廟宇中的尪仔說故事—沈清輝的剪黏工藝 文圖/ 龔宜琦
沈清輝,台南白河人,台灣剛光復不久後出生,正逢戰後民生凋敝的年代,所以自十五歲開始在新營學剪黏技術,師公是石蓮池,一生輾轉全台廟宇,所做過的廟宇超過一百間,經過台灣廟宇剪黏技術的轉變,至今仍在使用傳統手法製作剪黏、泥塑。
中國南方的廟宇屋脊,佈滿五彩的飛龍、走獸、座騎人物、花鳥等裝飾,這些飾品稱為剪黏,亦稱剪花,這種特殊的鑲嵌藝術,只見於中國南方,大約在清代中葉傳進台灣。
廟宇屋脊的裝飾,起初使用交趾陶。交趾陶是全用泥塑,外表施釉彩,低溫燒製而成的,放在戶外,受風吹日曬雨淋後,大約十年就失去光彩。藝師為了節省成本,就想到廢物利用,用破碗盤花瓶,剪裁之後黏貼在灰泥上,發現剪黏曲折度更大,造型更多變,效果很好,於是形成剪黏藝術。
在光復初年台灣開始大量修建廟宇,那個年代民生物資非常缺乏,剪黏師傅常去鶯歌陶瓷工廠,找白色二級品或者白色瓷碗,回來再上釉上彩,再燒一次,做成剪黏基礎材料。在台北萬華龍山寺興建時,藝師姚自來看到萬華火車站後面有很多玻璃工廠,便向工廠訂製玻璃片,作為剪黏的材料,在台灣造成一時流行,由北向南漸漸流行開來。後來發現夏日被太陽照得滾燙的玻璃,無法承受午後雷陣雨所造成的熱脹冷縮,紛紛破裂,所以到了1970年代廟宇開始大量翻修,這期間養成一批建廟的石雕、木雕、剪黏的師傅。每位師傅手下有很多學徒,學徒的工作是要替師父準備材料,就是要將陶瓷剪成師父要用的大小磁片。當學徒在準備這些零件時,師傅就用鐵絲搭建雛形,中間抹上灰泥,待灰泥稍乾時,將瓷片依序慢慢黏上,顯現羽毛或鱗片的層次感。後來,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剪黏大量使用工業成品、玻璃、馬賽克,甚至塑膠片,這樣就不需要學徒一片片剪成小片,省時省工,但是製好的成品看來卻大同小異,沒有變化。現在剪黏師傅紛紛回到最初的方法,使用陶瓷花瓶或碗,用滾輪刀切割琢磨,費工費時,但是,符合他們心中的細膩度。
剪黏多半使用在製作花朵、鳥的羽毛、龍身的鱗片等。至於人物的臉部,則採用泥塑的方法,先捏製一個雛形,再翻製成石膏模,接下來就用陶土壓入石膏模,得到另一個人物臉部雛形,再用工具修整細部,這樣每個人物可以刻劃出不同性格,臉譜類似布袋戲偶。
廟宇裝飾中,人物故事多半來自古典文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七俠五義等,師傅們從這些故事中,揣測他們的性格,仔細佈局,展現他們曾經發生轟轟烈烈的故事,敘述著忠孝節義、忠貞、勇猛、友情、義氣等,如同宗教經書,述說道德人倫綱紀,以勸人為善為目的。或許下次有機會,漫步廟宇中,除了膜拜之餘,抬頭欣賞這些民俗工藝品,看看他們正在說什麼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