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你第一次玩泥土是在什麼時候嗎?是什麼心情呢?
我的爸爸跟我說,他年幼時幾乎所有時間都在農田裡幫忙,有次休息,一時興起在田邊挖了塊田土,想要捏塑一個獅頭。正當捏得起勁,被他的父親看見了,不解地問:「你做這要幹什麼?能當飯吃嗎?」他心虛地把土丟回田裡,繼續工作。那一代的人好辛苦,終日為生活忙碌,一般孩子難有機會自由自在發揮創意。
四十多年前,我還是個小學生,哥哥給了我一塊從同學那要來的油土,那塊土是很多顏色混成的土灰色,雖然有著刺鼻的油味,但我好喜歡,用他重複做了很多東西,怎麼做都覺得土不夠。有天我發現學校旁的店有賣全新的油土,就掛在店門口的紙板上,一包有好幾個顏色,每天上學我都看它好幾眼。拜託媽媽好久,才得到了一包。我好開心呀!每天做完功課,就沉迷在捏土的世界。很快地我又覺得土不夠了,但媽媽說什麼也不願意再買。後來我想了個辦法,決定和同學在校園挖土。我們想,「既然都是土,就可以捏塑東西呀!」我們選定了某棵大樹當作秘密基地,在樹底下用樹枝鬆土,一邊挖一邊開心地想:「只要認真挖,要多少土都不是問題呀!」挖了一些土,我就開始試做,卻發現這些土沒有黏性,一捏就散開,非常掃興,最後只能做一些土丸子和子彈造型,並且要一直用口水抹在表面,不停打磨才能定型。我做了五顆子彈藏在樹下的洞裡,幾天後,想再去繼續「創作」時,發現挖出的土都被破壞,土子彈也不見了。「秘密基地」一點也不「秘密」,我童年的玩土夢就這樣草草結束!
今年,陶藝教室來了幾位新同學,上課前我在桌上擺了機器練過、軟硬適中的陶土,他們主動幫忙擺好工具,就在一旁嘻嘻哈哈、拉來拉去!仔細一看,原來他們在互相整理衣服,他們說:「等不及要玩土了啦!我們先捲袖子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