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饒與樂趣而存在的實用陶藝 文/ 莊秀玲 多年來臺灣社會流行「慢活」、「樂活」的生活哲學,以紓解都會繁忙的步調與緊繃的心靈,鼓勵人們去擁抱大自然、品味美食、參與戶外運動、欣賞藝術;在居家生活方面則倡導花草、工藝、設計等物件進駐,讓生活物件,來平衡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讓心靈有抒發與寄託的方向。 陶瓷作品在這波流行中是受到重視的,不但是因為傳統陶瓷文化歷久彌新,更因為新時代接受了陶瓷媒材創新的表現,舉凡搭配茶道、花器、香道、餐食等器皿獲得更多的發展,傳統陶瓷的造形、釉色表現、彩繪風格亦持續受到當代人的喜愛,顛覆性的材質表現、多元風格的試驗同樣也可以被時代接受。如此亦舊亦新的陶瓷文化,是傳統再上層樓的表現,更達到繼往開來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功臣莫過於持續耕耘於創造的陶藝工作者。 「陶藝」,非「陶瓷」,亦非「設計」 在談到實用陶藝的創作之前,先釐清兩個概念,一是「陶藝」並非「陶瓷」;其次,「陶藝」並非「設計」。陶藝與陶瓷,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義不同。簡單來說,從土坯塑形、表面處理到燒窯,能獨立完成,稱之為陶藝工作者。獨立完成即代表能夠在製作過程的每一階段,獨立而完整地呈現個人的想法與技巧,這與由多人分工合力完成一件陶瓷作品是有所不同的,「藝」在這裡有其特別的意涵。而,陶藝工作者是否能成「家」,「陶藝家」,就得看個人作品所到達的成就而定。陶藝作品,或陶藝創作,不論其涵括的功能與價值是飲食器皿、居家用品、陳設品、街道家具、公共藝術或藝術品等,能明白表現出作者個人的風格語彙或藝術觀點者,稱之為陶藝家。能獨立成一「家」,自有一方獨特之處。在人類漫長的歷史演進中,珍貴的就是對傳統的延續與再創造,我們所重視的陶藝家,就是在完成這樣的工作。 在屬於實用陶藝的範疇裡,如飲食器皿、居家用品、陳設品、街道家具、公共藝術等,它們不是設計,更不是產品設計,因為每一單件必然有手感上的差異,又有經過窯火不可預期的,或者細微、或者極大差異的變化。實際上,量產產品呈現的是時代的量產技術,以及資本主義運作下所延伸的商品文化與美學,這不盡然是人類身心靈必然的需求。好的實用陶藝作品,是直接由創作者感受生活上的實際需求,再親手設計製作完成,某種程度而言是直接傳遞了作者個人的生活選擇與美學取向,因為最貼近生活、真實的人生,可說是透露時代真實樣貌的文化符號之一,是人們重視陶藝創作的理由。
| | 李宗儒 茶具 2013 | 劉榮輝 思悟 2008 48×66.5×9㎝ | 實用陶藝的表現廣度 一件實用陶藝作品表現了什麼,取決於創作者所擁有的表現能力。好的實用陶藝工作者最基本的條件是個人美學的高度或專注度,而這決定了一切。美是一種感受,來自心靈與物件對話後的感覺。美在哪裡?美在創作者的心裡,透過巧手再轉譯於物件中,再傳達給觀賞者、使用者,這樣的循環是不會改變的。美感是天生的,也是後天培養的,創作者必須不斷訓練與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提升自己的美學廣度及高度。 其次是要有熟稔的陶瓷製作技巧,必須充分明白陶瓷材料與其他材質的差異,並針對特點去發揮與創新;找到陶瓷之所以為陶瓷的理由,陶瓷才有存在的空間,才不會被其他媒材取代。陶瓷製作技巧的範疇包括土坯造形、表面裝飾(釉色或化妝土等)、窯火的控制,以及這三者的協調性。技巧不一定要多,但需對擅長的部份熟練到流露出純熟的韻味,其中,時間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除非已練就到心手合一的狀態,否則作品難以散發一氣呵成或渾然天成的純熟氣質。 第三,好的實用陶藝工作者也必然對物件的實用性有通盤的規劃,同時具備藝術統合的能力,如主題與風格的選擇、造形的整體感與藝術性的規劃等。在實用物件上形塑美感並不是特別難的事,但選擇哪一種風格成為作者的特色,可能就需要仔細考量。此外,相較於單一物件,成套成組的實用作品得考量更多,包括完整度、整體感、美感及實用性等,同時也要注意操作上的流暢性與優雅姿態,甚至還需要考慮到主客互動的時序與空間問題,這些其實是需要更精細的規劃,及更精確的製作技巧,同時也考驗作者的美學涵養。好的作品能讓使用者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作者所欲傳達的行為美學及視覺美感,這是因為作者用心地找到身體與物件相契合的模式,而這發現不會只適用於作者本人,而是普遍適用於任何一位用心生活的人。
| | 吳偉丞 茶器 2010 | 周妙文 花蔓 茶具組 2014 | 實用陶藝,為生活造形 實用陶藝能為生活帶來什麼,其所能表現的生活廣度,考驗著陶藝工作者對日常生活的認知程度與態度,及其文化涵養與創造力。每一個世代都有不同且獨特的生活文化與美學。在臺灣,製陶的歷史不長,生活文化的累積也不夠長遠、不夠深厚,因此之緣,臺灣實用陶藝的發展多半源自大陸與日本的傳統,最快要到1970年代個人工作室陸續成立之後,才形成製作風氣;1980年代受日本禪風濃厚的民藝陶瓷影響,多半以早期臺灣柴燒粗陶製品為風格原型,表現樸素、偶發的美感,此表現至今仍為主流;1990年代另有追求單色釉色表現的作品,以大陸官窯的釉系為主,日本的天目黑釉也是主軸;在功能與造形上,則多為茶器、花器與餐具等容器為主。2000年以後逐漸形成以實用作品為舞臺,強調融入作者個人所欲表達的主題或藝術風格,並在實用機能的考量外也加入居家展示的功能,增添實用陶藝的存在價值;在裝飾表現上,則多加入化妝土的表現,讓作品的色彩更加鮮亮活潑。 實用陶藝的創作必定來自生活,來自創作者用心地體會生活,並思量當代生活空間中,身體與環境、與物件、與人之間互動關係,從這關係中尋找創造生活造形的可能性。生活上的實用品,必然是日常生活中可用之物,脫去實用性則成為可有可無之物;物件的實用程度成為該物件是否獲得重視,以及未來是否持續存在且普遍運用的主要因素,如祖先們留傳下來的生活習慣與文化,如仍延續到當代社會,表現這文化已經是經歷幾番修正後的精華,因為貼近人們的生活,所以存續著。因此,無論是延續傳統或者創造新的可能性,創作者必須本著生活經驗與考量身心靈的需求來思考、來創作,才能開創出可歷久彌新的文化造形及具有意涵的生活物件。
這個創新工程不用捨近求遠,從居家生活空間開始,除了既有的實用作品外,用心發掘、大膽嘗試,可以讓陶瓷媒材發揮的角落其實還很多;也可以嘗試重新看待陶瓷材料,尋求新的表現,找到最完美、完整的呈現;在風格上,也可以多從臺灣島嶼文化的特色為出發,如多元文化的融合、碧海藍天的海洋意象、含蓄又熱情的好客精神、活潑自由的應變力等。也可以這樣說,這是以實用陶藝創作來記錄臺灣當代人的生活造形的重要工程。
林博裕 觀行尊香爐 2011 32×32×62㎝ 實用陶藝,為豐饒與樂趣而存在 強調創作者個人的思維風格與表現手感的用品,能在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的時代裡,逐漸發現它的重要性,必然有其存在的意義。或許這是現代人在集體規格化框架下生活太久後的反省,想從都會生活、想從忙碌工作、想從計算利益之中,暫時跳離、轉身休息。從這角度來看,實用陶藝的創造是延續了傳統文化、讚美了勞動的可貴、珍惜了巧妙的手藝、接受了差異變化的存在,以及欣賞了多元價值觀的綜合表現,同時是在溯本及開創之間,延續了且創造了豐盈富饒的人文氣息,讓人們真切感受到活活潑潑的興味,為日常生活帶來樂趣、帶來穩定心靈的力量。
當手中握的水杯,不是來自機械量產的,而是陶藝家親手捏塑妝點的,慢慢地,喝水的時候也會浮現美好心情!慢慢地,吃飯也需要慢慢的,欣賞食物幻化成藝術物件的姿態,也欣賞充滿表情的實用陶藝餐具!
生活慢了、感官開了!我們期待在實用陶藝的開創中,發現生活中更精彩的篇章,也發現生活中無限的可能。
(本文原載於 藝術家雜誌 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