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胡慧琴的作品空間,延續胡慧琴過往的作品風格,此次的展出作品多數仍以壁掛式呈現居多,搶眼的「時間的霉」系列作品透過獸首標本與甜甜圈泡沫造形等表現,將各式美麗多彩的霉菌環繞在其周圍,其中不僅喻含著時間滋長的象徵,也隱含著對生命存續與脆弱的轉借。其透過霉菌的繽紛表現,突現出相對單調的主體物件,似乎代表著渺小的生命轉生,讓未知的無垠生命得以延續可能。不管多雄偉珍貴的物種或多卑賤醜陋的生命,在時間與歲月的長河下終將都會化為一樣的樣態而厚生。死亡在此已不再是生命的結束,反而是另一種炫麗登場的養分開端,當所有生命都在大地之中消失時,唯有最渺小不可肉視的微生物得以繼續優雅綻放。如此時時自我反芻與再生的思考也正是胡慧琴創作中屢屢強調「自然」的重要靈感來源。  |  |  | 胡慧琴《時間的霉-小花器》 (1) | 胡慧琴《時間的霉-長鹿》 | 胡慧琴《時間的霉-水滴》 (1) | 從胡慧琴的展區走到另一處被溫暖包圍的黃燈投射空間,這裡便是唐瑄作品所營造出來的童話夢境。唐瑄的作品有人物、生物和器官形象的結合,也有雙雙對對的連動或對比配置,每個人物的情緒表徵都帶給人耐人尋味的衝突與糾結。仔細觀察這些繽紛綺麗的形象細節,便會發現其中潛藏著的隱喻偽裝與苦中作樂的無奈與怨懟。華麗人物眼神中的空洞恰如現代資訊社會處於空泛虛擬的熱絡裡,卻又暗地裡夾雜著無所歸屬的不真切感。以《欲言又止》的作品為例,那一雙遮住嘴巴的孩童之手,遮住的也許只是純真底下欲望陳述裡的衝突與糾結,但卻遮蔽不了遮掩同時所劃出的另一道謠言傷口揣度臆測言說。而在《因你而完整—面具女孩》中把表面真實下的偽裝與悖謬藉由對比配置表露無疑,背對背形象不只是無法面對真實,也是一種背離態度的展示,白兔、面具與陰影更有假裝溫順與依附存在的符碼蘊含。一件件作品,如同一場場如小丑般的角色扮演劇場,有取悅的歡愉,卻也潛藏著荒謬的無奈之感,就好似《鹿鹿心》裡的屈身環抱與靜默懸現,何嘗不也是一種公開下無奈我何的糾結呢。  |  |  | 唐瑄《欲言又止》 | 唐瑄《鹿鹿心》 (2) | 唐瑄《半意識遊走》 (2) | 相對於胡慧琴和唐瑄的繽紛,盧嬿宇的作品表現就相對呈現出較冷調的俐落。從這一次盧嬿宇的帶來的作品中,可以窺見她在飛行元件系列的整體性歸結,也一如既往的在作品中看見她凝練的色彩使用與經常使觀者沉浸其中的純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件似鳥非人《無垠之境》作品,人首鳥身的形象有如動漫中的幻化角色,比對一旁《飛行元件》系列的作品陳列,《無垠之境》上的翅膀就好似一雙刻意為之的裝置配備。而那誇張不成比例的單腳大鳥足,看似厚實卻又立足未穩,有隨時蓄勢而起的態勢,也有暫時棲息的停歇。扭轉凝視的人首頭顱有著一雙漠然的冷眼,彷彿在旁觀周圍,警戒待機而展翅高飛。在細觀《飛行元件‧場所的記憶 I》中向下緊握的手,以及系列作品中附加的磚石底座,就如同在諭示一種過去的片斷掌握與舊有基礎的奠基。另外,《表裡凝視V》裡的鏡像配置則有一種自我條件反省的觀照與暫歇停駐的蟄伏。綜觀盧嬿宇的系列作品中可以發現,每一件中都有面積不等的方格排列圖案配置,對作品本身創造出一種突顯單純色相與冷調基底的聚焦作用,也讓作品更具立體感和曲面的層次性。複合的形體融合一直都是盧嬿宇擅長的表現方式,但她卻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中不受技法與風格侷限,展現出脈絡精神的同時,又能帶給觀眾創新的期待與驚豔。盧嬿宇表示未來將讓自己的作品有更多不同量體與形式的嘗試,讓自己的作品以不同的面貌營造新的路徑與可能。  |  |  | 盧嬿宇《飛行元件‧場所的記憶 II》 | 盧嬿宇《無垠之境II》 (3) | 盧嬿宇《表裡凝視V》 (2) | 整體來說,陶土在這三位女性藝術家的手中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細緻手法與現實觀照下的意識表達。陶土的可能性在她們手中超脫了既有的功能性與技術侷限,她們皆透過陶土的媒材承載著多元又複雜的情感內容。雖然各有所長與也各有堅持,但相同的卻是在陶土厚實的形體下,我們仍能感受出與作者共鳴的感受。而她們靈活的巧思,細膩的觀察,與天馬行空的幻想,也正是來自她們對生活的體察,與一顆敏銳善感的心。
參觀資訊: 陶細述-胡慧琴 唐瑄 盧嬿宇 三人展 展出日期:2015.12/05~2016.01/10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13:00~20:00 展出地點:雲清藝術中心 展出地址:台北市德行西路33號8樓 官方網址: http://www.elsaart.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