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場全景(本照片取自cc gallery 臉書)
 左金工藝術家吳竟銍 右陶藝家丁有彧 |  左:承載-壓抑 右邊承載-自然 |
韓國陶藝家Sang hee Suh,於韓國弘益大學陶瓷研究所畢業,在CC展覽的同時,也獲選為台灣陶博館與金海美術館的交換藝術家,在陶博館駐村創作。她的作品融入童話故事,具強烈敘事性與奇幻甜美的風格,親切易懂。她的創作述說了自己的童年到現在的轉變,與對自己未來的期待。也述說了自己對愛情的幻想,從以為愛情是甜美的,到慢慢認知到愛情的苦澀味。她也做了芙烈達‧卡蘿的半個臉向她致敬,因為這位墨西哥藝術家是她的藝術謬思與偶像。
 韓國陶藝家Sang hee Suh |  奇幻甜美的敘事風格 左起:芙烈達、矮人想成為公主、親愛的愚鹿 |
還有另外兩位韓國陶藝家, Woo Jung Koh 、Choong Sik Yoo,前者Woo Jung雖是韓國人,但她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陶瓷研究所,不僅作品精彩,也能用流利的中文介紹自己的作品。她的作品用誇張的造型與色彩,表達內在的情緒流動,很多頭像看起來都像自畫像,表面釉色豐富肌理自由,和她本人一樣給人強烈的印象。Choong Sik Yoo則擅長結合動物與人像,然而這動物並不明確,似狗似狼亦似鹿,以這種人像表達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作品造型有一種埃及人項正面法則的異曲同工之妙,看似平面卻又立體,這造型特點讓我印象深刻。
 Woo Jung Koh與她的作品合影,左起左一為金海clayarch博物館策展人 Kim Seung-Taek,左二為藝術家,左三為金海clayarch博物館館長(本圖取自藝術家Woo Jung Koh臉書) |  Woo Jung Koh與她的實用器皿 |
 Choong Sik Yoo與作品「armyman no.1」 |  作品:Running girl Choong Sik Yoo作品擅長結合動物頭像與人身 (本照片取自cc gallery 臉書) |
最後一位介紹來自中國的陶藝家余佳禎,女性化的名字意外的是個大男孩,畢業於2018檀國大學造型藝術專業博士。他的作品保有東方元素,這次的作品用了東方12生肖的語彙,所以可以看到馬頭、狗頭、雞頭、羊頭等動物造型,特別的是他把磁鐵與這些陶瓷動物頭像結合,所以每個作品都是一個磁鐵,不僅有設計概念,也讓人很想珍藏,貼在家裡的冰箱上啊!
 余佳禎與作品「萬象」合影 |  作品局部(本照片取自cc gallery 臉書) |
而為何說星光熠熠?因為除了三國藝術家之外,韓國金海陶瓷博物館的館長、策展人和藝術家們弘益大學的指導教授禹寬豪老師,為了支持這跨國聯展,更是千里迢迢的特地從韓國來開幕並致詞推廣。而我們台灣的陶博館館長、教育推廣組組長與台藝大梁家豪老師當然也是輸人不輸陣的來觀展。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官方是如何支持與推廣它們自己的陶藝家,而他們的到來也提高了整個聯展的氣勢與能見度,達到最佳的國際交流與宣傳。但最終,是因為五位陶藝家的作品到位,才讓大家齊聚一堂呀!

一排:左一鶯歌陶博館館長,中間金海陶博館館長,右二藝廊主持人吳竟銍。
二排:左一中國陶藝家余佳禎,左二Woo JungKoh,左三丁有彧,
右二陶博館教育推廣組組長程文宏,右一Sang heeSuh
三排:左一Choong Sik Yoo,右一金海陶博館策展人Kim Seung-T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