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當年就讀研究所期間,曾經與他宿舍共處的短暫時光裡,即感受到他面對後輩從不倚老賣老的氣度,面對學習總是認真而深入的謙卑,面對批評也始終虛心且耐心的傾聽。因為不管任何的意見與看法,最後都將來自他那一雙手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之上,他的作品已然說明了一切,紀錄的一切,表現了一切,從重複和堆積的動作中,不僅忠實準確地詮釋出材質所能傳達的本質,也在延續中展現紋理脈絡與氣韻的流動,以及種種思緒的繁衍狀態。以有形表達無形,以無形收懾有形。 綜觀此次徐永旭的「Helios 旭 HiOK」個展,策展人張元茜在論述中用希臘神話裡太陽神的重複與執著精神來類比徐永旭的創作精髓,藉此牽引出徐永旭與自身的陶藝創作間長期以來的呼應與對照,可說是借用另一種超脫具體的象徵連結,再去試圖勾勒出他這些同中有異,又異中有同的創作表現。而藝評家簡子傑也在展場論述的介紹中援引理論依據及各家觀點對其進行剖析,並在創作分期與時代背景的幾相比對下,彰顯徐永旭與時代脈絡之間的合而不同特色。然而在看似雷同下的區分也好,揣摩延伸下的差異也好,與觀眾一起找尋答案的過程,就猶如闊別已久的老友重逢,每每在熟悉之中又見昇華與突破。沒有太出人意表的驚喜,也不帶任何老調重彈的糾結,跟隨徐永旭的作品轉變,如同一場成長歷程的萃釀,既像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可說是必然期待中的偶然。 展場中的介紹短片與展場中的每件作品,在在都強調徐永旭對創作歷程中的個人極限挑戰,這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修為,也是自我要求下的堅定與沉澱。就好似他最喜歡的馬拉松運動一般,透過規律堅持下的步調節奏,維持其追求長遠目標過程中的能量釋放。他就是耐得住氣,守得住心性,堅持得住途中不斷重複的律動與掙扎,才能在適量中得到過量的發揮與突破。以至於來到展場中,他的作品就在那裡,沒有命名的框架,沒有限制的方向,沒有絕對的角度,以Nothing is everything的純粹本質,圍繞觀者的目光,卻又不帶痕跡的留下所有可能的想像空間,這種不是謎團卻更顯迷人的氛圍令人駐足。或許就誠如徐永旭曾對我說的:「在不斷重複與高度精神壓力下,我始終在追求極限的那條界線,而作品即是整個過程的紀錄,當作品完成並展示的那一刻,我也就暫時跳出來成為第一個純粹的觀者,面對作品也檢視自我。」據此可知,在他超越的態度之下,重要的不再只是凸顯結果,更在於紀錄過程與觀看感受的當下時刻。
參觀資訊 策展人:張元茜 展覽日期:2015.08.15-09.27 展覽地點:双方藝廊 Double Square Gallery 官方網址:http://www.doublesquare.com.tw/tw 系列活動 • 開幕酒會:2015.08.15 (Sat) 3:00 pm • 座談會:2015.08.16 (Sun) 3:00pm 與談人 │ 藝術家徐永旭、策展人張元茜、藝評人王嘉驥、建築師陳家毅 • Artist Talk - 2015.09.06 (Sun) 3:00pm 與談人 │ 藝術家徐永旭、藝評人簡子傑 • 專家導覽 - 2015.09.19 (Sat) 3:00pm 與談人 │ 藝術家徐永旭、策展人胡朝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