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純真 ——看見陶藝家李永明的臺灣精神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李永明

 

不朽的純真

——看見陶藝家李永明的臺灣精神

 

文/莊秀玲.圖/李永明

 

 

失落的記憶  2013  160x85x103cm

 

薪傳  2008  100x35x60cm

 

 

鍾情陶藝一生

 

1941年生於臺東的李永明,在八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七,因家中人口眾多,經濟困窘。很會讀書且懂得勤奮努力的他,1959年自台東師範普通科畢業,隨即被派赴綠島的國民小學任教兩年。當時綠島監獄有許多文人、學者、醫生等政治犯,他們經常在假日舉辦各種藝文音樂等活動,對當時還年輕的他影響深遠,也開啟他對弱勢族群與文化的關懷。

當完兵、回到台東教書,李永明努力準備檢定升等考試,1969年獲得轉任國中教職的機會,同年被奉派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參加「國中工藝教師在職進修」研習半年,其中對吳讓農教授的陶藝課程深感興趣,雖然只有短短幾節課卻激起他對陶藝鍾情一生的熱情。結訓回到台東後,專職於工藝教學,並在校方積極添購陶藝相關設備後,全心投入自學,假日會到附近的傳統窯廠請教拉坯等技巧。據他説,是足足練了八年的拉坯技巧,才得以隨心所欲地運用。

1977年,李永明調任高中教職,為能延續做陶,買了八角電窯等設備,正式有了自己工作室;同時為了節省用度,假日在家開班授課。應是教學風評好,1985年受臺東縣立文化中心之邀,開設陶藝研習班,成為台東第一位正式公開招生、推廣陶藝的陶藝工作者。1986年為了緩解高昂的電費,工作室裡添購了瓦斯窯,雖未曾操作過,但他大無畏地自學摸索著。當時他的教學以體驗為主,主要是帶著學員製作陶器生活用品。1992年李永明因受邀轉任到以體育為主的高中,將陶藝課程全都停掉,想在教職生涯中一展鴻圖,孰料因故,他在1994年、正值53歲壯年,毅然從教職退休,卻因禍得福,開啟他在陶藝創作上的新坦途。

退休後的他,不想再從事實用陶器的教學,沉潛了一年,陸續收集陶藝創作的資訊與活動,摸索了許久,決定參加陶藝創作競賽,表現自己。他提及,自己不喜喝酒、不愛串門子,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也都會全心投入,如潛水、釣魚,如養魚、養鴿子、養梅花鹿、養名犬,種過蘭花、桂花、五葉松等,也曾開設美術社,這眾多的興趣多少與添補家用有關,直到1969年接觸陶藝之後,才算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此後專致於陶藝,迄今五十年之久。

 

專注於一方的耕耘

 

退休不久,有位排灣族學生登門求學製作排灣族陶甕,令他想起任教新生國中期間,曾到蘭嶼進行達悟族造船的田野調查,爾後也持續關懷蘭嶼的變化,感受到文明社會對這小島的傷害,更認為蘭嶼是弱勢中的弱勢。於是,藉此因緣,他於1995年開啟蘭嶼達悟族群像系列的創作,進行了許多田野調查,閱讀傳教士留下來的文獻,了解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文化;同時為能表現人物形體之美,也從解剖學中了解人體的構造比例,並用自創的捏塑方式,再經過無數的嘗試與修正,也從蘭嶼坑燒的方式中尋找靈感,創造原住民群像主題的系列作品。

 

李永明在1995年舉辦了首次個展,因成績不錯、廣受讚賞,鼓舞著他持續創作。此時作品是以低溫坑燒、煙燻方式燒製,以呈現達悟族燒窯傳統與自然純樸的質感,但為求作品坯體的堅實,隔年改以1240度高溫燒製,再進行低溫二次燒,來呈現表面素樸的質感,確立往後的創作模式。此後,作品持續獲得肯定,如1996年獲臺灣陶藝展現代組特優首獎、1997年臺灣陶藝展現代組特優首獎、1999年第十三屆南瀛美展佳作、2000年中華民國國際陶藝雙年展銅牌獎,同時經常受邀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演活動,以及受邀請製作公共藝術作品,如設置於國立史前博物館的〈對語〉、交通部台東航空站的〈海角樂園〉、臺東基督教醫院的〈涓滴成河,慈愛湧流〉等。

 

李永明的〈對語〉,裝置於國立史前博物館

 

李永明的作品群像,攝於2014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展場,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大廳

 

世居台東的李永明,長期以來在資訊不足的情形下努力自學,也願意分享與推廣,是推動台東陶藝發展的第一人,更是長期持續精進、推廣,與時俱進。如2001年因受國立史前博物館之邀,參與陶藝製作比件,當時唯一的要求是柴燒,於是李永明與地方人士合作籌建后山窯,與市府團隊合辦柴燒研習活動,成為台東南島文化節的活動之一,邀請專人來台東進行示範教學,帶動台東柴燒的發展。

 

不朽的達悟族精神

 

1996年李永明於第13期陶藝雜誌上發表了〈弱勢的吶喊、強勢的省思〉一文,他提及想藉著作品,「真誠地表達我個人對雅美弱勢族群、傳統尊嚴的禮讚,對雅美人(今稱達悟族)所受到的屈辱和壓迫,寄上無限的同情。」

從他的作品能直接感受到,他除了傳遞達悟族人的生活智慧,也表現了達悟族人備受壓抑的苦楚。達悟族長期生活在蘭嶼島上,依賴捕魚及採集水芋為生,造船及下水典禮、飛魚祭是重要大事,半穴居的建築與新屋籌建是智慧,祈福的勇士舞、女性的頭髮舞是信仰,男人的丁字褲與銀盔、女人身上的飾品裝飾是特色。他們嚴謹地守著前人傳下來的生活智慧,在不同月份用不同方式捕獲不同的魚類,每次捕獲也要分老人魚、男人魚、女人魚等不同魚種,分別給不同人吃食;如此遏阻濫捕、貪婪,也調節了海洋魚類的生態。因為島嶼的生活型態,他們的文化獨立而完整,而且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不釀酒、不獵人頭、不使用弓箭的族群。過去蘭嶼人生活得自然,是因為克制、從容,對人、對大自然都充滿了愛。自從1950年代後期政府興建監獄、收容罪犯,自從1960年代後期取消禁令、開放觀光,自從1982年開始收納核廢料,蘭嶼人的文化便逐漸消散、唱起悲歌。

 

夏日涼台  2007   50x50x90cm 1200

祖孫情  2013  30x30x70cm

 

共舞三  2007-2008  17x40x43cm

 

風吹髮舞  2009  135x90x90cm

 

 

李永明成為一位陶藝家的歷程,如同生活在小島上的蘭嶼人。他在偏遠的台東,沒有學院傳承、也沒有產業技術支援,全憑他自己與陶土的對話,展現出如此鮮活、動人的形貌,創造了屬於他個人的藝術形象。他對陶瓷媒材的熟稔、捏塑手法的獨特與獨到,是建立在扎扎實實的經驗累積中。急性子的他,作品雖說寫實風格,倒像是速寫,無拘無束,充滿力量、動態、生命力的速寫。因為個性中快準的特質,他選擇最自然也最放懷的動態動作,雖有許多敘事的裝飾細節卻不拘泥,專注於表現生命裡的自在暢懷,讓形體上的動態產生最大的感染力,讓人直接感受到內蘊澎湃的氣勢。雖不拘泥細節,仍面面周到,無有遺落,如他捨棄坑燒低溫窯燒坯體脆弱的缺點,改以1240度高溫燒製土坯之後,噴上從臺東泰源帶回來、自採提煉、內含雲母石的化妝土,再送入窯內以800度燒成,或直接以傳統坑燒方式,進行二次燒窯過程,以呈現表面粗曠的質感與坑燒自然的色澤與落灰效果。在在讓人看見,他內心的尺度、澎湃的熱情。

 

因為不懈,無所懼

 

2011年,隨著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成功地再次掀起對台灣早期歷史、原住民文化的關注,李永明也開始研究賽德克・巴萊族群的文化與傳統。在此系列作品中,他做足了功課,觀者可以很容易地從臉部、衣著、裝飾與隨身配件,辨識出族群,細心的觀者更可以從肢體的肌肉結構與動態動作中認識這個族群的勇武的精神特質,那隨時保持活力與機動性的肢體樣貌與動作,得深入了解人體解剖學才能達到的表現。這樣的表現、這樣的精神,應是從李永明生命底韻內所釋放出來的創作力與藝術形象。

 

狩獵  2013  35x35x56cm

 

本色  2013  30x30x72cm

 

簧音傳情  2017  50x60x84cm

 

 

他提及,他的人像塑造是九頭身的比例(1:6:3),如此才能表現出人的氣勢與尊嚴;土的配方是美國土兩包加台灣的熟料土一包混合使用;程序上先完成人體的主結構,能站立為先,再慢慢添加衣服、裝飾,再加入手臂的動態;手部要分兩段來製作,手掌是臉部的大小;要隨時注意土坯的乾濕度,支撐身體的腳得要乾一點;如果身上有細長的帶子就要鬆一點,不然在乾燥過程就會變短、會斷裂……這些都是經驗談,從經驗中累積得到的更好的製作程序。在陶藝領域上、在雕塑領域上,李永明可稱為素人,從素人起家;他在離中心很遠的邊境,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運用智慧與不停歇的實踐功夫,創造動人的藝術形象,實在令人感佩。

 

永恆的臺灣之心

 

 

陶藝家李永明創造的是「不朽的純真」,意指在原住民主題上他所欲傳達的是人本精神及自然和諧共存的環保態度,更深層的是,他在這一條漫漫的陶藝路上所展現的精神也是純粹而真誠的。他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實實地與現實相契相合,沒有任何取巧;他的所為源起心之嚮往,所關心的源於內心的真誠,所採取的步驟方法,也是土一起合作的,順應著它的本然狀態,也應和著自己的初心。因為如此,他作品傳達出來的是純粹的、真誠的,這也是我們在陶藝家李永明創作中能看見的,一種成長於斯土的臺灣人的精神。

 

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193月號(第526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