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Winnie |
氧化鍚 (SnO2) 是白色粉狀,在釉中的作用能產生白色。大約在基礎釉中使用 5-15%的錫,釉色會從淡清白色的半透明,以致到完全白色的失透感覺。
|
半透明釉的定義是光澤和透明度介於透明和不透明釉之間;亦有人稱半透明釉為乳濁釉。它自然形成的原因是燒成釉中產生小氣泡結晶,在光線拆射下,出現半透(乳濁)的視覺效果。
|
以人工方式添加約5%氧化鍚,細粒狀的錫懸浮在釉層中,經由光線拆射而產生溫潤光滑的乳濁釉;在鹼性透明基礎釉中加入15%氧化鍚,則因增加鍚而導致釉增加粘稠度,釉會自坯形的面形成縮釉。 |
氧化鍚 (SnO2) 在釉中是最主要亦是代表性的失透劑之一,會產生濕潤光滑的釉面。其他替代氧化錫作為的失透劑,如矽酸鋯 (ZrO2.SiO2) 形成冷白的半透感覺,另外氧化鈦 (TiO2) 加入釉中,可形成暖白的半透明釉。 |
|
瓷土試片1230℃ 氧化燒 (參考釉藥調合Lesson 1.3) |
|
|
|
|
氧化錫5% 基礎釉A |
氧化錫5% 基礎釉B |
氧化錫5% 基礎釉C |
氧化錫5% 基礎釉D |
|
|
陶土試片1230℃ 氧化燒 (參考釉藥調合Lesson 1.3) |
|
|
|
|
氧化錫5% 基礎釉A |
氧化錫5% 基礎釉B |
氧化錫5% 基礎釉C |
氧化錫5% 基礎釉D |
|
|
|
|
瓷土試片1230℃ 氧化燒 (參考釉藥調合Lesson 1.3)
|
|
|
|
|
氧化錫 5%
氧化銅 2%
基礎釉A
|
氧化錫 5%
氧化銅 2%
基礎釉B
|
氧化錫 5%
氧化銅 2%
基礎釉C
|
氧化錫 5%
氧化銅 2%
基礎釉D
|
|
|
瓷土試片1230℃ 氧化燒 (參考釉藥調合Lesson 1.3)
|
|
|
|
|
氧化錫 5%
氧化錳 1%
基礎釉A
|
氧化錫 5%
氧化錳 1%
基礎釉B
|
氧化錫 5%
氧化錳 1%
基礎釉C
|
氧化錫 5%
氧化錳 1%
基礎釉D
|
|
|
瓷土試片1230℃ 氧化燒 (參考釉藥調合Lesson 1.3)
|
|
|
|
|
氧化錫 5%
氧化鉻 1%
基礎釉A
|
氧化錫 5%
氧化鉻 1%
基礎釉B
|
氧化錫 5%
氧化鉻 1%
基礎釉C
|
氧化錫 5%
氧化鉻 1%
基礎釉D
|
|
|
瓷土試片1230℃ 氧化燒 (參考釉藥調合Lesson 1.3)
|
|
|
|
|
氧化錫 5%
氧化鐵 5%
基礎釉A
|
氧化錫 5%
氧化鐵 5%
基礎釉B
|
氧化錫 5%
氧化鐵 5%
基礎釉C
|
氧化錫 5%
氧化鐵 5%
基礎釉D
|
|
|
|
|
穾顯多層次黑土泥坯,並覆有半透明的氧化錫釉的三角小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