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濃烈的感性鄉愁
陶藝家陳美華的原鄉力量
文/莊秀玲 圖/陳美華
生命就是生活!
〜陳美華
學陶歷程
1958年出生成長於藺草工藝原鄉的苗栗苑裡,在家中排行老么,上有三兄、四姊,與大姐相差了18歲。自小個性獨立、有主見,天賦巧手、喜歡動手做,對美術感興趣,喜歡嘗鮮、熱愛冒險,又天生叛逆反骨,做什麼都不怕。
陳美華從小與經營華陶窯的大哥陳文輝,大嫂陳玉秀最親近,如同女兒般。大哥原本經營腳踏車事業有成,人脈廣,對地方人文有興趣,也兼收藏臺灣藝術家作品。因大嫂喜歡插花,又逢臺灣社會轉型,從日本草月流轉為中華花藝的種子老師,將原計畫為住家的苑裡山坡地改為種植花材的園區,又當時不易買到合適的器皿,萌生自己蓋窯燒製花器的想法,於是前去苗栗漢寶窯分租一間窯室,自己摸索柴燒窯的燒製與工法,1984年在園區內成立華陶窯,蓋窯、燒製柴燒花器。華陶窯的花藝教學,花材從園子新鮮採摘、花器自己製作燒製,在當時可是蔚為一時風尚。
1982年自靜宜大學國貿系畢業的陳美華,曾與大嫂至漢寶窯,參與捏陶柴燒的初體驗。她於1985年正式加入華陶窯,與來自大甲東的陳升堂、陳常碧老陶師,及鄰近學校陶工科畢業的陶藝工作者們,團隊協力合作,逐步積累與深化對於陶藝創作與柴燒登窯燒製的工藝美學經驗。爾後,結婚後的她,不論住在臺中,或後來搬到臺北,仍經常每週三五天地往來華陶窯,作陶燒窯,還堅持趕回家做晚飯,毅力耐力十足。舉家遷居臺北後,因大嫂的關係,輾轉認識了陶藝家陳正勳,2006年開始到竹圍工作室與陳正勳共同使用空間創作。
山景1 2017 32×77×27陶、不鏽鋼
鄉野長大的她,與土地、與大自然緊密相連地生活著,斯土有情成為她生命的底蘊。如同務農,作陶燒窯也得看天吃飯,笑稱自己做的陶,只是給了形狀,是與土、水、風、火,與大自然一起創作的。她作品的外形來自對大自然的觀察,她說每天都會被變化莫測的山林、樹石、雲風所吸引、感動,又特別喜歡、甚至迷戀柴燒的溫暖、粗獷與豐富的落灰美感,因而笑稱自己的美感是自然天成的,也成就了她個人的創作風格。
迄今投入陶藝領域三十餘年的她,創作成績斐然,作品曾獲1993年中華民國第五屆陶藝雙年展「銅牌獎」、1994年紐西蘭國際陶藝展「評審獎」、1995年第四屆葡萄牙阿貝婁國際陶藝雙年展「評審榮譽獎」、1996年臺北縣陶藝美展「景觀雕塑組」獎、1997年獲臺北縣陶藝創作展「壁畫組」獎及臺中市第四屆露天雕塑大展「豐樂雕塑公園公共藝術創作展獎」。完成的公共藝術作品包括2002年新竹科學園區竹南標準廠房作品〈綠色矽島・活水臺灣〉、2003年武陵農場武陵第二賓館作品〈豐收祭〉、2004年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作品〈繽紛的旅程〉、2007年彰化縣海埔國小作品〈影子的遊戲〉等。並曾於2005年及2015年應邀參加匈牙利國際陶瓷工作營,分享柴燒創作。
從文化關懷開始的創作初體驗
陳美華提及,自己除了喜歡動手做,對青花瓷的古典美感深感興味,年輕時經常去撿拾老房子拆卸不要的青花瓷片,又受到當代藝術多元媒材組合的創作觀念影響,初期創作嘗試加入自己喜歡的青花瓷或其他媒材。如1995年獲第四屆葡萄牙阿貝婁國際陶藝雙年展評審榮譽獎的〈遺跡系列二〉,結合了青花瓷、陶、木材、鐵等媒材的T字形組合物件,安適地平置於地面上。仔細凝視,作品裡蘊含了金、水、火、土等五大自然元素,在其有序的方圓規距之間,簡單純粹的多元材質暗喻了時間與生命的流轉,散發了一股淡淡的古味,與一絲悵然的詩意美感;整體猶如蜷伏在田地上的古代犁田器具,耕開了一片大地、滋養了一方生命,擘建流傳千年的文化記憶。
遺跡系列二 1995 190×110×16cm 陶、青花瓷、木材、鐵
1995年第四屆葡萄牙阿貝婁國際陶藝雙年展獲評審榮譽獎,目前由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
印記系列 1996 95×55×280 cm陶、瓷
1996年臺北縣陶藝美展「景觀雕塑組」獎,目前設置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園區入口。
傳說系列二 1998 47×30×31cm陶、繩
又如1996年臺北縣陶藝美展「景觀雕塑組」獎的〈印記系列〉,此碩大的立體造形由三個部分堆疊而成,底部是有一正圓物件的立方體,中段是缺了一角的鐘形物件,上端則立放了有十字隔線裝飾的多角形陶板;通體表面有深淺不一的印痕、無序的線條刮痕,以及柴燒自然落下的灰釉斑痕,另有三處鑲嵌了青花瓷片。青花瓷片的色澤與紋飾以及右上方的大缺角,成為此如碑、如柱之碩大量體的視覺焦點,彷彿訴說了「文化」才是歷史長河中可以被看見的精彩。而1998年的〈傳說系列二〉,其簡潔不過的外形,像一顆大方印章,表面刻意或者不經意留下自然的裂痕,以及柴燒灰釉自然的布局與灰濛的色調,加上一個綁了麻線的燒磚壓頂,通體散發靜默但深邃的氣氛,看著它,心中好多古老的故事與傳說悄然上演。
濃烈的土地情懷
陳美華雖常以家庭主婦自居,但很難不被看見她在陶藝創作上的著力與成績。她很自信地說,自己很享受、很歡喜一個人的創作時間,能慢慢地咀嚼自己與大自然、與土地的對話,是生命中幸福無比的大事。
婚後以家庭為重的她,除了堅持每天做晚餐與家人共餐外,假日更是重要的家庭日,經常歡喜地陪伴孩子、先生上山下海地四處走訪,定期還會陪著先生的腳踏車隊環島,認識臺灣各地的風情,感受臺灣大自然的能量、四季轉換的美景,近年來還跟隨白沙屯媽祖北港徒步進香,深入感受家鄉風土人情的魅力。這些體驗,與她成長過程的養分連結,讓她更熱愛臺灣這片土地,更珍惜家鄉與家鄉四季的美。
風景系列五 2003 20×15×28cm陶
風景系列十六 2006 14×14×26cm陶
心象風景 2009 54×42×91cm陶
地景系列 2014 170×170×30 cm 陶、不鏽鋼
如「風景」系列作品,她開始思考用不同的視野、不同的觀點來面對創作,如2003年〈風景系列五〉、2006年〈風景系列十六〉等小型作品,實驗性的意味濃厚,是以簡潔的抽象造形及重複落灰的質感表現,尋找山石堅實壯麗的氣勢,傳達臺灣多元豐富的大地景觀。又如2009年〈心象風景〉,由下大上小兩個立方體結構拼疊而成,兩者有明顯不同的落灰表現,但表面皆以切、刮、壓印、鏤空、黏貼等方式完成造形;整體看來猶如堅石上的屋宇城堡,沉穩自若,暗示了對家園有聞風不動的堅定信念。而2014年〈地景系列〉,由三個分別獨立的圓柱體組成,表面各鑲嵌不同幾何造形的不鏽鋼,側邊有不經意的土坯壓痕、鑿痕等,看似自然落灰的詩意被不鏽鋼的幾何造形與冷峻的質地給壓抑了,卻也彼此和諧安適於一方大地之上。
大地之器 2008 60×28×20cm
陶
風景四季
寒冬2012陶
爐 48×52×37cm 椅 36×17×17、42×19×23 cm
在實用器皿的創作上,她也不斷地實驗與尋找到柴燒的最佳樣貌,如2008年〈大地之器〉,這是一個設計為被三塊木頭架高的平的花器,側邊以數片小陶板拼貼,彎折曲線自然流暢,又落灰自然展呈,給人宛若山壁、峽谷的錯覺,吸引目光暢遊、讚嘆。另2012年的〈寒冬—風景四季〉,這個方型盆爐與兩長形小陶凳,質樸得耐人尋味,讓人有似陶、似木的錯覺,溫暖又有趣味,很適合兩人緊靠在一起的冬夜。
隱入山林的精靈
盛開 2014 60×60×160 cm陶
近年來,陳美華完成了多件座落於華陶窯園區內的大作品,與大自然爭艷中。這些是大哥陳文輝給的挑戰,他想要作品融入山林裡又要能呈現人文的手感與精神。如2014年〈盛開〉,在碩大、表面質地豐富的量體上,張開如扇形的大陶版,安靜地佇立在草叢堆裡;通體有著深邃的、帶一點綠色的灰釉色彩,讓它很能融入鬱鬱蒼蒼的山林之中,表面不規則、豐富的切面與轉折,在陽光照映下,每分每秒都不同的光影變化。遠觀之,猶如山林裡從地底下長出來的物種,在陽光的照映下閃爍光彩。
茁 2017 53×53×91 cm 陶
表現得更自然的是2017年的〈茁〉,這是由兩個量體拼疊而成,以彎曲的弧形線條及表面隆起或凹陷的結構,以及柴燒落灰的自然色彩與佈局,在陽光的照映下,虛實變化的空間感,柔軟有韻味,加上中段以一抹偏綠的灰釉色彩,讓作品更加融入於自然的綠蔭之中,又作品頂上飾有鏤空環狀的小圈圈,整體猶如從土裡用力蜿蜒冒出的嫩芽般,展現植物向陽、向上的欣欣朝氣。
綻放 2016 86×62×208
陶、不鏽鋼
而2016年的〈綻放〉,主體表面有許多強調斜線條的塊面結構,通體以墨黑色為主調,頂上放置了一鏤空環狀的雙正圓,以及示意鑽石的不鏽鋼造形,看來冷峻又具現代感,讓人強受感受到其陽剛的正氣與規矩法度,在自然山林中特別耀眼突出;相較前兩件作品,它像霸主、像王,挺立勇敢,有自己的氣勢。
創造與土相親的自然
炙熱濃烈的鄉愁,在陳美華的生命中已經昇華為一股力量。看著陳美華的創作,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是能觸發心緒的理直且氣壯。她與土坯的互動,絕對是自信的、自在的、直接的、果斷的;她與柴窯的關係亦是,她想要濃郁,便一次次地駕馭窯火,不客氣的,但她不霸氣,而是一種對「斯土有情」的認同與自信。
這般的自信來自生活中的大自然;她是在自然裡發現了自己,在自然裡找到自己的力量,在自然裡超越了自己。她是在土裡、在火裡、在柴燒的世界中,看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見大自然的溫婉柔情,也看見自己所遇見的自然,一個值得持續去探索的未知的自然。
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19年7月號(第5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