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作品雲中石
其實在劉榮輝的創作過程中,雲朵的各種樣貌一直是他長年不斷累積與鑽研的重要組件元素。藉由雲的造形與意象,體現光的存在感與空氣的流動性,更將作品與空間的互動及距離,變成一種憑虛構象與託物起興的重要依據。因此,〈雲中石〉可說是他創作上可以被預期的一種發展延伸,但最終呈現的樣態,卻是他在意外中巧妙搭配組合所併發出的意想不到結果。有別於他過去的「行雲」、「悠雲」和「岦」系列,〈雲中石〉不僅讓作品的立體空間感和平面延伸性更加地凸顯與交疊,更營造出不同觀賞角度下殊異的視覺感受,彷彿作品上所點綴的各式雲朵,就如同山中的雲霧般,無形中烘托出山形的勢態,同時也衍生出無垠的語彙空間。猶似將虛化實的再造,也是以實擬虛的回溯,在雲山之間瀰漫,更在虛實之間徘徊。
結合書法文字造形的新作嘗試:福_家 (1)
結合書法文字造形的新作嘗試:緣 (2)
嘗試中的雲狀符號器皿 (1)
嘗試中的雲狀符號器皿 (2)
每當仔細觀察劉榮輝的雲朵樣貌時會發現,他總是有別於一般人對雲霧偏淡或白的印象,經常採用偏深的主色調,諸如翠綠、靛藍、銅紅與金色邊緣的輪廓,這是因為他意圖彰顯光在雲彩間的穿透與閃耀,同時也豐富雲朵型態更多樣性的可能。基於這樣的特點,筆者在劉榮輝的工作室中就觀察到他近期將雲朵結合到書法文字與大型器皿上的各種嘗試。雖然這些嘗試都還處於實驗階段,他也還在摸索裝飾性和抽象性之外的意象內涵與延伸,但可以預期的是他招牌的雲朵意象,未來仍將繼續幻化為更多元性的型態,甚至是象徵符號的可能。
劉榮輝工作照
遍布工作室與家中的雲朵組件
不過劉榮輝也坦言,他的創作雖然充滿意境,但自己卻並非是一個依靠憑空幻想與自我陶醉來任性創作的陶藝家,而是一個經常為了生計現實而務實以對的人。如今我們看到他的創作成果,可說是他累積二十多年市場考驗下的應對與堅持。此次獲得西班牙國際陶藝雙年展的首獎殊榮與永久典藏,對他來說除了是來自國際的肯定外,他更感謝生涯中來自工藝中心、陶博館、合作藝廊與諸多朋友長年來的支持、協助與賞識,才使得他能平穩且堅定地邁向每一個階段的挑戰。雖然此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得他無法親自前往西班牙受獎並觀摩其他參賽者的作品,但從他工作室鋪滿的作品組件與實驗計畫中,可以感受到他持續熱情滿滿的創作動力,絲毫沒有因疫情而停歇,反而利用這段時間的沉潛來不斷蓄積下一階段的創作能量。未來,他期待在逐漸形塑出自我的風格與價值外,對作品的詮釋及演繹能力也能夠有所提升,如此才能讓觀眾更深入去領略他的陶藝視界與山水雲境。
獲獎作品
雲中石:永恆的雲景
2021年
粘土,銅釉、鐵釉,錳釉,金箔
99x31x19cm
13kg
創作理念:
雲千變萬化,蜿蜒在山頂時,像漫步於石城中丶又似凌駕在石城之上,實體與虛擬交錯的意境、讓觀者各自想像領略陶土表現出的山水意境「永恆的雲景」。
參考文章:
簡政展,〈光與水的虛實對話:「云語」劉榮輝陶藝展〉,台灣陶藝聚落,2021.03。
http://www.taiwanclayart.org.tw/site_2_37_ABAABB2C-CC61-486E-AA6C-445B7A0B40E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