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屋子創造新價值
曾就讀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的利庭芳,畢業後一直在南部各大院校中教授陶瓷創作課程。因為有感於陶瓷創作的時間長,學生需要練習實作的空間與資源不足且缺乏彈性。在一個意外的緣分下,覓得這處臨近台南孔廟文化園區附近巷弄內的老厝,因而在此創辦了一個結合教學、展覽與銷售的「青青土氣工作室」(以下簡稱青青)。青青,取自於法文「chin chin」,意思是兩個杯子乾杯時發出的撞擊聲;也借用青色的嫩綠、萌芽、年輕之感。土氣兩個字,則是企圖在名字最後回歸陶瓷源於土的本質,亦挪用土器、吐氣的諧音之意。簡單來說,青青是一個生活陶瓷的推廣空間,藉由巷弄內老屋的修繕運用,整理成讓台南在地陶作者展演的舞台。這裡保留許多老屋的細節,將一樓區分為銷售與展覽的兩個區域,二樓則規劃為陶藝課程及學員實作的運用場域,不僅有效發揮機能,更接地氣地呈現出一種既鮮明又樸拙的氛圍。原本青青立足在老房子並非刻意,但有效運用老房子的特色,卻成了一種詩意。這裡的每個區塊空間,都為了讓大家能夠更認識陶瓷、更接近陶瓷、也更喜愛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