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前與後
Robbing:Before and After
展覽海報
展覽海報

展覽概念源自於「搓」一字, 借用「搓」充滿動態與多義性的字詞,其形象源自手掌之間的摩擦動作,回應藝術家在創作中所能展現的不同面向,字詞與創作中亦承載了文化、勞動與創造的隱喻。

「搓」所能建構出的組合與拆解,衍伸出「手」與「差」兩字的變化。當然,「手」一字本身蘊藏的多樣意義,使其不僅能作為身體器官的解釋,亦能夠代表技藝、勞動、權力等諸多詮釋可能。具體的存在與符號學式的借用,都使其能夠將人類經驗的多重層次表現。而回應過去疫情嚴峻所催生出的清潔習慣,便是以手為優先清理對象。透過反覆的「搓揉」將手部不潔的、不屬於主體的或是不符合標準的部分排除,換言之,上述實例提及之部分便能理所當然的歸諸於「差」一字,不論被解釋為不足、不佳又或是不同、不一致,都是經驗下判定為外部於主體的。

我期許能以「手」與「差」所組合而成的「搓」字,重新回望過去疫情時期帶出的衝擊,令創作者投入不同面向的創作嘗試。這不僅是由清潔、衛生、保潔行為統合而出的一種想像,他更能夠在創作中以各自使用的媒材為出發,展現出經驗性的成果積累,建構出思維與身體互動的場域。像是自然界的物質三態一般,從看似不潔物質的創造、使用或是去除,讓物件、錄像及繪畫作品挖掘出更深厚的詮釋空間。

本展邀請三位藝術家參與展出,高辰翔在其錄像創作中大量使用陶土為媒材,將陶土作為清潔媒材將「日常清潔」的行為,用「非日常的物質」介入,試圖探討當今所認定的乾淨衛生的想像與合理性。搓揉手勢更是陶瓷創作者反覆面對的日常,如果陶土不再以塑形的方式展現,那麼它還乘載著什麼可能。我期許藉著清潔介質的置換以及陶瓷創作的創新為出發,將上述雙重的矛盾性點出,重新搓揉出創作中不斷浮現的流動關係。謝律丞則以陶瓷雕塑及現地繪畫創作的方式進行創作,看似爬蟲類排泄物的造形雕塑,不僅被巨大化再現,更在佈置方式上採用奇觀式的提高吊掛,營造出對髒污截然不同的儀式性氛圍;而現地繪畫創作則同樣借用排泄物的形式,以戲謔式手法再現鳥類排泄於地面的行為與成果,擴張的範圍也重新模糊感覺邊界,雙手持著粉筆與地面搓動的歷程,前後關係被深刻拉提而出。羅友劭的作品中更明目張膽地挪用手的形象,他運用肥皂創作媒材翻製出手的造形雕塑,試圖回應清潔的關係性與矛盾性。然而,隱藏在外顯形象的背後,肥皂本身的材質特性也讓此件作品更具時間性,透過搓揉的動態使用,進而讓作品跟隨時間消逝。或許,反覆搓揉拉提出的討論就像是夢幻「泡」影,跟隨著手與清潔行為的互動,朝向一個無法解答的虛無結果。但是,我們卻能夠在如此矛盾的狀態中確信,藝術家透過雙手的介入,讓物質性的塑造被展現,對於觀看的安全感也不會輕易消逝。

總的來說,我試圖探討「搓」與社會文化、身體勞動及材質的關係。或許在語言的層面中便有所回應,但是「搓」亦能指涉一種細膩的製作,也是一種矛盾的調和。藝術家藉由對搓的詮釋,揭示衝突與共融、社會現實或是自我探詢的摩擦與突破,藉此延續當代藝術對社會議題的深刻反思。在「搓」的連續動作中,創作不僅是一種完成的結果,而是一段未完成的過程。它提醒我們,藝術如同搓的行為,始終處於變動與生成之中,在這個行為的前後反覆探討出更多可能。


策展人:張碩尹

參展藝術家:高辰翔、謝律辰、羅友劭

★開幕與座談:2025.9.14(日)10:30

展期:2025.9.8-10.3

時間:10:00-17:00(週一至五)

地點:竹師藝術空間二館

地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