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宋以來,中國文人便將焚香、品茶、插花、掛畫視為高雅閒適、清靜安逸的生活四藝。而其中的插花使得花器成為四藝中與自然連接最緊密的媒介,更是古代文人書房不可或缺的妝點。然而只要創作的形式越簡單,對器物的要求也就越高,但凡能讓欣賞者注意力集中者,哪怕是再細小的瑕疵,也會成為明顯的敗筆。是故,對花器的揀擇自古就相當費工與苛求。
大體來說,用來盛放鮮花或乾花的器物即為花器,既可單獨作為家居擺件以為裝飾,又可配合插花來靈活搭配。當花與器緊密相連,便形成一種組合的藝術,與一種生活的美學。但花器的意義不僅是對器中之物的烘托,外形的陪襯,更是對器中物內涵表達的詮釋,也是個人審美傾向與生活情調的映射。日前在苗栗富貴陶園三義館展出的「花舞—花器創作聯展」即邀請共14位藝術家,透過各自對生活的體驗與感知,將其情懷注入對器物的創作,以不同形式、大小及色澤的表現手法,重新帶領現代觀眾欣賞花與器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