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金術與形變─歷史檔案的具體化〉、〈煉金術與形變─工廠與麗塔‧佛洛伊德〉
一開始是被很多重組的矽膠膜吸引,讓人好奇,這是甚麼呢?有些是好幾把剪刀的矽膠膜黏在一起,垂軟的粉嫩色調讓我聯想陰性特質與皮膚。有些則是破碎的矽膠膜,看似不完整,卻在鐵灰色的牆面上完美組合,製造了作品的懸疑感與閱讀性。地面展座堆疊著的,是瓷漿製成的小白花,搭配牆上一段廢棄工廠的錄像,似在訴說一個事件。
原來Nei Brownsoard創作的作品,是在訴說英國陶瓷之都史篤城(Stoke-on-Trent)的歷史興衰。原本此地產煤,陶瓷產業因而興盛,如今隨著煤礦日漸稀少,生產技術進步,讓史篤城不再受到重視,甚至政府企圖拆掉這已遭遺棄的地方。作者透過作品,想要再度喚起人們對此處的回憶,告訴大家,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性,是更勝過這些商業、政治考量的!
Nei Brownsoard 煉金術與形變─歷史檔案的具體化
Nei Brownsoard 煉金術與形變─工廠與麗塔‧佛洛伊德
NeiBrownsoard 煉金術與形變─歷史檔案的具體化(作品局部)
〈如光漫漫〉
邱梁城〈如光漫漫〉作品中,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那道光似乎反成為主角。好像上面有一道推開的門縫,或半掩的窗,流瀉的光不小心經過作品,如此地不經意。如作者自述:「每日夕陽返影入照……方始作品間迴盪出某種超越語言的詩興。」因為那道光,使這個作品除了雕塑性外,更拓展成一個富有空間感的裝置。
邱梁城 如光漫漫005 2020
〈無窮無盡〉
龍凱特總是拆解陶土,混以布、臘、木頭、毛氈等多元素材,自由地組合出作品意念。對我而言,她的創作意念是甚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材質組合後顯現出的趣味─懸掛的陶瓷絲線,看起來細若游絲,配合著鏤空的紙張,好像甚麼訊息從信封中被提取出來,而這個訊息,是如此微弱而需要細心體察。影片裡則重複著無意義的動作:永遠篩不完的土粉、無始亦無終的編織……「到底是甚麼意思呢?」藝術家不是給答案,而是提出一個問題,讓觀眾去思考。
龍凱特 愚昧無知的原始資訊
龍凱特 無窮無盡 2021
〈自然饗宴〉
如此繽紛多彩又可愛的彩虹小馬,直覺就會認定,這一定是年輕女藝術家的作品吧!結果上網搜尋,哇,金才圭是中年大叔(誤),這種內心與外表的衝突,馬上引起我的興趣!也讓我看見自己,對於性別的認知還是多麼的刻板。藝術家將自然的美結合自己心象與身處的文化,成為一件單純的作品。作品給人自然而然的舒服感,雖隱喻著環保的規勸,但是輕鬆自在而不沉重地述說著。
金才圭 自然饗宴 2017-2022
〈相濡以沫─觸〉
纖細的白色泥條,沒有具體的形象,卻好似是有生命的有機體。而到底是從一端再伸向另一端,還是兩邊同時長出後,在中間會合呢?予人無限的想像。而一旁的影片,則大方分享創作者卓銘順的製作過程,讓觀眾能一探藝術家創作技巧。
卓銘順 相濡以沫─觸 2022
精采的作品當然不止五件,儘管我尚未從展覽中領悟陶藝如何成為社會的新動能,但從展覽陳列中看出,陶藝創作已從早先的器物、雕塑概念,更向影像、裝置、行為、材質探索趨近,往更多元開闊的方向開枝散葉,我想,這應該就是陶藝創作的新動能吧!
【當季專題】2022臺灣陶藝雙年展系列(一)
勾勒世界的形狀—Neil Brownsword結合參與式行動研究與藝術探究的檔案創作/吳姿瑩
http://www.taiwanclayart.org.tw/site_2_37_10B49921-5C70-4DC1-A601-DDDA7B696825.htm?1
【當季專題】2022臺灣陶藝雙年展 系列(二)
漫談雙年展策展:2022臺灣陶藝雙年展觀察/王怡文
http://www.taiwanclayart.org.tw/site_2_37_D4A59985-716C-4F52-A221-ADEA8AFE49EC.htm?1
【當季專題】2022臺灣陶藝雙年展 系列(三)
小日子裡的跨世紀敘事―2022臺灣陶藝雙年展觀察:川端健太郎與施宣宇/王怡文
http://www.taiwanclayart.org.tw/site_2_37_D7FBB95D-08E2-4077-B40B-7896F6291BFE.htm?1
展覽資訊
展名:2022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展期:2022.9.9-2023.4.16
時間:平日09:30-17:00;假日09:30-18:00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