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然的機會,我來到台灣米糕的盛行地,台中清水,街上隨處可見賣米糕的老店。因肺炎疫情期間,無法在店內食用,我在一家小店打包了幾個米糕,準備回家和家人享用,付帳時我向老闆提出這個存於心中多年的疑問,「是否聽過以陶製杯子炊煮筒仔米糕?」老闆說:「是的,以前金屬製品不普及時,米糕的杯子的確是用陶製的。」不過他未親身經歷那段過程,是聽他父親口述的,老頭家說:「陶杯炊煮的米糕,米粒更加Q軟美味,與金屬容器大大不同!」
當我離開時見到隔壁一家媒體爭相報導的知名米糕店,這家老店門口大排長龍,為解惑,我加入了人龍之中。當隊伍慢慢靠近櫃台,見到三位店員一直各自重複著一樣的動作,一位負責打發票收錢點餐,一位不停裝盒、裝袋,還有一位年紀較長的男士,不停用夾子夾出蒸籠裡的米糕杯,「叩!」一聲,把米糕倒扣入免洗餐盒,接著「鏘!」一聲,空的金屬米糕杯被他拋入一旁的塑膠箱中。待我結帳取餐完畢。趁亂趕快向櫃檯提出了我的疑問,小姐皺著眉不解地看著我、另一位小姐沒聽說、也沒看過。年長的男士開口了,他用道地的海口腔說:「用陶的米糕杯蒸米糕是有啦!不過那都是五、六十年前的事囉!」我趕緊再問:「米糕用陶杯和金屬杯製作有何不同呢?」「用陶杯的話,就不能像我這樣丟空杯了!」他解說的同時,完全沒有停止手邊的工作,客人也一直川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