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佇立 第七屆台北陶藝成就獎 — 楊文霓
作者: Khong Y. / 陶藝家: 楊文霓
寧靜的佇立
第七屆台北陶藝成就獎 楊文霓


文/Khong Y. 
躍之三
 
通常:我們搜尋欣賞有深度創意的作品,除了在藝壇上已定位的主流藝術之外,我們大約會將注意力放在前衛新銳的年輕世代,從造形表現模式,奇特想法與行為中去發掘。這樣習慣性的作法似乎沒什麼問題。但以”慣性法則”來篩選”殊異”,必然也會有不可避免的遺漏吧?尤其曾幾何時:現下以慣以視覺系手法塑形,配以流利語詞。再加上陶藝本具的工藝性格和文創浪潮合流之下的價值混同…我想一些安靜、樸素、土性的作品更是不會被注意了吧?
2011年第七屆台北陶藝獎的”終身成就獎”,很特別的頒給了揚文霓女士…一個沉默寡言,指縫隨時都有泥土的陶藝家。楊文霓女士出身書香世家,沉靜優雅的她,卻經歷過我們難以理解的動亂世代。是因那段世局動盪的童年少女時期的經歷?還是天性使然?泥土之於她,成為一種終身的信仰與倚賴,成為一種純真美善的力量。大半輩子、數十年:楊文霓無日間斷的埋首工作室,深耕一片原是荒蕪,陽光刺眼、沒有現代陶藝的南國港都。沒有人太知道她的成就,直到終身成就獎頒發時的藝術紀錄披露。

刻紋綠釉長頸瓶之二
陶藝的土性讓藝術家著實費盡心力,它不同於金屬、木材等其他材質,那麼相對性輕易的抵抗地心引力。陶土不容許創作者自大任性。一個陶藝工作者必須先向地心引力伏身靠攏,學會了生物成長的道理。他們手下的泥土才得慢慢成器…像一棵樹般,美感源自陶人對某種「本然」的理解,對沉默大地的接引。
逐步,依著某種可以意會的步調與韻律…作品在靜默中成型。不落言詮的透露著可以全然意會的內在世界…那些作品上的刻紋與配件已然跳脫了裝飾的功能,轉而成為敘述作者意想的內在風景,同時也化成律動與節奏的視覺音符。不由自主的:讓觀者充滿興味的放慢腳步,緩慢呼吸的呼應著,意會著這寧靜中的天地,這一絲自得…這是多麼安靜的佇立! (by Khong Y. 2011)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