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溫度淬煉時間的長河——綜觀藝術家陳正勳的陶語彙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陳正勳


用溫度淬煉時間的長河——綜觀藝術家陳正勳的陶語彙


/莊秀玲 圖/陳正勳

 

陳正勳美術館一隅

 

說到讀書、考試,陳正勳自己就先笑了!

1957年出生彰化溪州的陳正勳,出生公務員家庭,有三位哥哥、一姊、一妹,有三兄弟都是藝術家。自己從小也喜歡畫畫,但不愛讀書,高二暑假北上找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的二哥,觀摩大學美術術科考試。隔年雖然沒考上大學,但他並不氣餒,北上窩在二哥陽明山上的住處,早睡早起、規律地準備三專考試,運氣很好,學科矇混過關,應屆考進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成為當時北斗高中唯一考上大專院校的應屆生。

決心成為藝術家的陳正勳,藝專時代接觸了許多雕塑媒材與技巧,多從雕塑土塑形開始,再翻製其他媒材,因學校工作室環境雜亂、有些媒材頗有味道,對身體健康不好,重機具的操作也有安全疑慮,他內心有些許抗拒。所幸,當時他在校外找到精通碳精肖像畫的同輩,兩人以交換學習的方式,讓他在藝專時期累積了紮實的寫實速寫技巧。

畢業退伍後的他,留學西班牙的大哥便鼓勵他去西班牙看看。在台灣通過語言考試後,正愁沒錢出國時接到個人第一筆禮用品客製專案,幸運地在1982年順利前往西班牙。先進入一所鄉間的語言學校,但不到一個月時間,因無法進入況狀而索性不再去上課。他沒有因此膽怯,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用眼用心去觀察學習,並拿著相機到處拍照,也是自在無慮。當時應朋友之邀,前去拜訪一位喜歡東方文化的藝術家,這位當地藝術家的書櫃上有很多日本庭院設計的書籍,十分仰慕東方的禪學與靜寂風格。頓然讓他開始反省,為什麼外國人那麼喜歡東方文化,而自己卻不了解,甚至很陌生。這讓他想起,當自己還是高中生時,從自家三合院門前往外望去,一整片的鄉野風光,經常令他看得入神、看得出神,讓他內心感到平靜喜悅。就從那刻起,陳正勳開始他的藝術探索。

 

陶木系列之二  2008 陶、木 W77xD37xH155

 

與陶藝的緣分與天母陶藝圈

回到馬德里後,陳正勳請教了當時在馬德里讀書的李光裕,哪裡可以直接燒製捏塑好的陶土,李建議他去陶藝學校,但因為錯過學校開學時間,轉而以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去義大利等鄰近國家,走訪藝術建築之都,擴展視野。1983年,陳正勳進入西班牙國立馬德里陶藝學校,進修創作組專題研究課程,也遇上了一位喜歡東方文化的陶藝老師,學習了拉坯、釉藥、燒窯等基本技巧,一年後拿到了文憑便回到故鄉,結束西班牙三年的留學旅程。

回臺隔年便結婚的陳正勳,因妻子家人住在天母,租屋在天母。不久就發現,1980年代聚集台灣熱血陶藝創作者的天母陶藝教室,就在住家的巷口;藝專學長、天母陶藝教室老師姚克洪就租屋在住家樓下,蕭麗虹後來也在同一條巷子內租了工作室。一下子多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創作的熱情自然高昂許多。他的第一次個展是在天母陶舎舉辦,賣了作品就趕緊買電窯,在自家的頂樓設立工作室,積極參加各類競賽與展演活動,獲得相當不錯的成績,在1980年代便曾受邀參加1985年北美館的「前衛、裝置、空間」展,和1988年國美館的「媒體、環境、裝置」展等重要當代藝術聯展;作品在1980-90年代曾獲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新展望獎、中日藝術招待獎第一名、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第一名、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銅牌獎、第3屆南斯拉夫國際小型陶藝展貝爾格勒首都獎、第3屆葡萄牙阿貝婁國際陶藝雙年展榮譽獎、台北縣陶藝創作展壁畫組得獎及南投縣藝術大道意象作品徵選銀牌獎等,創作頗受重視。1995年進駐與蕭麗虹、范姜明道共同成立的「竹圍工作室」(現為蕭麗虹以非營利組織方式經營),有了更大的空間與窯爐,作品更多元、更顯大氣。2016年底在彰化老家成立「陳正勳美術館」,完成心中完美的創作版圖。

 

純粹精神的追求

陳正勳從小就學會用眼睛觀察,用眼睛了解週遭的事物。在西班牙旅程中,大量的自我對話時間,喚起他對東方文化的省思,開啟他數十年如一日對東方靜觀智慧的探索。如果宗教用冥想、用數息來讓心靈平靜,他想用藝術形式、用觀看的方法,去安穩內在,引導自己也引導觀者從視覺形象中理解人生最終、最後的價值與意義。

身為一位藝術創作者,陳正勳真正關心的是「人」。年輕時,他經常拿著相機在街頭巷尾中記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包括1980-90年代的街頭運動、政治抗議活動等。看多了社會中的亂象,他深有感觸,每一個人都應該盡自己角色的本分與責任,應該回歸本位,社會才能祥和轉好。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現象,如同海面上激動的浪花和海面下寧靜深邃的世界,他更喜歡追尋海底浩瀚無垠的寧靜世界。他認為,人得站在高處往下看,要有自信、不能悲觀,要能靜觀自得、寧靜自處。就如同高中時看到門前田園景象所感受的美感經驗,那無需用語言,靜靜地用眼睛去觀察大自然,便能得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心;也如同日本侘寂庭院中那由一塊塊石頭砌出來的步道,一切都是一,都是平的、靜的。

人生苦短!陳正勳認為應該將生命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身為藝術家,最重要的便是修養自己、平靜內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再一步,用自己的藝術語彙,引人進入靜觀的狀態,返回自己寧靜自在的內心世界。

 

(模型) 2009 陶、木 W28xD20xH7

(模型) 2009 陶、木 W24xD17xH7

 

材質的哲思與思辨

陳正勳作品給人的第一眼印象是,純粹幾何的造形下有著碩大的、厚實的量體感;大尺度才能收攝觀賞者的眼光,成為視覺探索的焦點。他認為,陶瓷媒材的表現有太多的選項,很容易讓人迷失在材質的多樣性上,因此他先簡化陶瓷製作上的繁複,主要以陶板來塑造簡潔的、幾何抽象的、有量體感的外形。他的挑戰是大尺度、封閉式的矩形,外部與內部的支撐結構如果沒有計算好,燒窯後變形、裂痕、崩裂的機會就大,因此在製作上得十分嚴謹。

其次,他作品表面的質地、色彩、線條與空間語彙,遊走在簡約與繁複、細膩與粗獷之間,十分耐人尋味。表面處理對他來說是相當很重要的關鍵,除了結構美感形式的熟稔度外,也涉及土坯的溫度。高溫窯燒後的表面質感比較乾淨、簡練,中低溫窯燒則比較溫和、柔軟,比較能呈現陶土的線條感,也比較可以讓心沉靜下來。如加入釉彩,因為釉彩中的玻璃質讓表面呈現閃亮的折射光,感覺比較冷峻一些,觀看者的心較不容易進入。而且土坯的溫度低一些,二次燻燒時的炭灰比較能進入坯體表面中,豐富色彩的變化。

第三,他經常結合不同媒材,如木、鋼、石等,曾使用水或紙張,也嘗試在泥土或氧化物中加入膠水,直接畫在畫布上。木頭和鐵的表面,時間久了還會產生變化,水則更容易蒸發,能傳達時間本質或時間的歷程;木頭還能用火燒、燻黑,能連結生命與死亡的概念。期待以多元的媒材和表現形式,豐富觀者的想像空間。

 

頁之一 2008 陶、木W:100 x H:71 

2009陶、木 80x21x34 

2011陶、木 直徑:150

 

純粹絕對的藝術形式

陳正勳的作品裡,以陶土為主體,或平躺於地、或直立頂天,或方正、或圓實圓缺,空間裡的虛與實,線條的利索與鈍奈,時間的快與慢,歲月時光的靜慢感受,都僅僅只是幾何線條、幾何空間的構成,竟能產生如此多的心裡感受;他實踐了以造形的力量來韜鍊心靈、平靜內心。那般大器、氣大之姿,絕對是戰戰兢兢、絕對是深思熟慮的藝術思維的考量。他先用大尺度的量體來收攝人心,再用純樸的外表遮掩豐富多樣的形式表現,讓觀者不斷感受到差異、轉折與驚喜,無形間繁雜的思緒靜默下來,心靈暫且獲得了平靜。

 

2012陶、木W46xD21xH83 

2015陶、木W44 x H:50 x2 

2015陶、木 直徑47

 

如同他2016年底完成的作品「陳正勳美術館」,他提及「凝視空間裡的作品,極簡,如我樸拙無華。觀賞作品裡的空間,極淨,如陶土無盡藏。在故鄉展示作品,向滋養我的土地致敬,是我多年來念茲在茲,極欲實現的理想。一如我簡潔純淨的作品,探討生命本質,回歸本位,歷經歲月淬煉洗禮,我回返濁水溪畔的故土,成就此件碩大作品—陳正勳美術館 」

 

陳正勳美術館一隅 

陳正勳美術館一隅

 

極簡、極淨,是他藝術追求的精練;實踐它,是對生命的禮讚。專業創作之路,並不容易,他遇過的風雨何其多,內心的翻攪何其巨大,如何靜心不動念,且數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展現成績,分享安生立命的思維。身為觀者的我,感動的不只是他作品裡簡練的東方智慧,更是他創作歷程中的堅持、敬業與人生智慧,踏實而充足,完滿內心。一切,無所期待,盡是喜悅。

 

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194月號(第527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