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與敘事的協奏曲 ─ 施惠吟的寂靜之歌
作者: 莊秀玲


閱讀_施惠吟_001_標題圖.jpg
 
抒情與敘事的協奏曲─陶藝家施惠吟的寂靜之歌 文/ 莊秀玲  圖/ 施惠吟



 
「陶土,是沉默的朋友,是來救贖的。」~陶藝家施惠吟
 

學陶歷程

1961年出生於臺中的施惠吟,在她小學時父母舉家遷居新北市經營成衣業,四位兄姐皆學業成績優異,唯獨身為老么的她從小不愛讀書,卻熱衷塗鴉。國中時期自己打聽到復興工商美工科,不顧家人反對地報考就讀,在那三年時光中奠定了扎實的繪畫基礎。畢業後,以產品設計為職,工作之餘進修裁縫、水墨工筆畫等技藝,1985年因緣來到陶林陶藝教室學習,沒多久即被陶土的可塑性與多元的表現形式所吸引,開啟她從平面設計轉向雕塑三度空間的創作之路。
林葆家老師主持的陶林陶藝教室,當時聚集了許多年輕創作者,如剛從藝專畢業的張清淵和羅森豪等,他們對陶瓷媒材的新思維、新表現形式,以及時常關注展覽與競賽活動,皆影響也鼓勵了施惠吟。學習半年後,她意外地申請到1988年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舉辦個展的機會,為此,工作之餘積極投入創作,也嘗試參加各種比賽,開啟她走上陶藝創作的緣分。此時期的作品以容器藝術形式為主,融合了拉坯與陶版成型方式,以及多元的裝飾技巧來表現,作品曾獲1988年第15屆北市美展陶藝部第二名、1989年第2屆日本美濃國際陶瓷比賽入選、1992年第1屆金陶獎創作組銅牌獎、1994年紐西蘭富雷裘Flectcher國際陶藝比賽特優獎、1995年第22屆北市美展優選獎等,頗受獲好評。
 
直到1996年,施惠吟與先生遷居台中,1998年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藝術創作補助,才拿著獎金購買設備,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並萌生進學校進修的想法。1999年考進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受業於陶藝家張清淵。張老師的督促加上同儕間的砥礪與校內國外駐村創作者的分享,開拓了視野,也學習更多元的表現技巧與多元材料的運用。2002年自研究所畢業後,創作主題轉向探討生命的存在與存在狀態,風格與造形更加多元化,作品曾獲得2002年第2屆國家工藝佳作獎、2005年韓國首爾國際陶藝雙年展銅牌獎、2008年臺北陶藝獎首獎,以及2009年苗栗縣陶藝創作競賽第二名等。2002年起兼專任於東海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大葉大學等,目前為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抒情的本懷:一派自然的大器

1986年才初學陶藝的施惠吟,不出三年時間即發表第一次陶藝個展,並獲得國內重要獎項的前三名,不到十年即獲得國際陶藝獎項特優獎,當時的她還沒有自己的工作室,成績已備受肯定,展現她在陶藝創作上的獨到之處。
如果將施惠吟的創作以2000年為分水嶺,前期作品以「容器藝術」概念是主軸,首重造形上的創新,及表面裝飾技巧的純熟度與獨到新意。她認為作品如能表現出「與眾不同」,就能被看見,而陶瓷媒材的可塑性與表現上的多元性及不確定因素很多,只要多嘗試、多練習,就能玩出不一樣的質感與效果,因此,她抱持著玩的態度,勤快地實驗,嘗試各種不同的質感與造形,例如她曾經嘗試運用化妝土表現出油畫的質感,用燻燒的方式去模擬水彩暈染的效果,然而她最擅長的是如土、如舊的表現。
 

閱讀_施惠吟_002_兒時遊戲1994.jpg 閱讀_施惠吟_003_視覺遊戲1995.jpg
兒時遊戲-2 38x21x41cm 1994 視覺遊戲56x22x28cm 1995


 
在造形上,她是將容器的概念與造形轉換為紀念碑式的形式,如古代銅器或傳統容器物件等外型,或加入自己平日的速寫風格,如童年的塗鴉、記憶裡家中裁縫的車縫線等。在表現技巧上,多以化妝土來裝飾或彩繪表面,並傾向表現如舊的感覺,如被沁色了的石頭質地、青銅質地或古陶瓷器等舊物的質感。例如1989年第15屆北市美展第二名的〈盟〉,其古樸的造形與色彩,沉著穩重,散發歲月悠然的人文氣質;而1994年富雷裘國際陶瓷比賽特優獎的〈往昔〉,在大器的外型中,以既古又新、既粗糙又光滑的對比,呈現耐人尋味的懷舊滋味。


 

閱讀_施惠吟_004_盟1989.jpg 閱讀_施惠吟_005_往昔1994.jpg
盟1989第15屆北市美展第二名 往昔 1994 富雷裘國際陶瓷比賽特優獎 -奧克蘭國家博物館收藏
 

整體而言,施惠吟前階段作品是以懷古的抒情創造一新的物件,以緬懷舊日時光的璀璨。作品能備受肯定是因為她在造形上的創新與純熟的裝飾技巧,將陶瓷媒材的本質、容器概念的文化意涵,以及陶瓷材質的可塑性,全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並且不斷地展現新意,豐富了我們的視覺感受。
 
敘事的覺知:琢磨思辨的微光

施惠吟在2000年之後的創作,一方面她已進入研究所的新階段,另一方面是那些年她經歷了家人生病的無常,轉向關注人的存在狀態與存在價值的省思。如2002年的「偶然人間」系列,半抽象的人像塑造,以挖空的軀體來表現人及其存在的實虛狀態,再透過人像的肢體動作暗示,或沉思、或孤獨、或期盼等情狀,暗喻著人當自省的提示。又2004年發表〈自傳〉、〈逐一…累積〉等系列作品,是結合陶瓷與水墨媒材,也是平面與立體空間的串聯,將兩種大不相同的材料,以有機抽象的風格,在造形上、色彩上、質感上,讓陶瓷物件與平面符號兩者,在視覺上分不出彼此,在觸覺上也曖昧難辨,形成二維空間與三度空間的錯覺與詭辯,企圖打開觀者辨別細微差異的感官知覺。



 

閱讀_施惠吟_006_累積2004.jpg 閱讀_施惠吟_007_因果2017.jpg 閱讀_施惠吟_008_因果.10_2017.jpg
逐一...累積2004
水墨/陶塑、紙本/陶土
因果(一組二十件)2017
陶土、化妝土、白釉
總尺寸約180×15×8cm
因果#10  2017
白陶土、瓷土、白釉、黑釉 1235℃氧化燒
15×15.5×4.5cm  6×6×6cm
 
長年學佛的她,2017年提出了「如是.如是」系列,是總和了她的人生經驗和修習佛法的心得,主題談及「因果」、「如夢」、「輪迴」、「彼岸」等概念,是佛教經典中的中心思想。在此系列作品中,她更收放自如地運用各種風格與形式,簡潔且直率地鋪陳出一方心語。如在「因果」系列中,她以白色釉面的圓盤容器及其上的陶瓷果核為主角,圓盤內承接了果核,象徵了「因」與「果」的關係;而「浮雲」系列是將10件不同大小與外型的容器,以底部平行於牆面的方式,懸掛於牆面上。這些容器以拉坯成形後再變形如雲朵狀,其中間虛空的形式與口緣處橘黃的漸層色,彷如夕陽餘暉下的雲朵,飄忽間散盡、虛無,象徵生命的無常與人生如夢的感嘆。



 

閱讀_施惠吟_009_浮雲2017.jpg 閱讀_施惠吟_010_浮雲.9_2017.jpg
浮雲 浮雲#9 2017
陶土、白釉、色釉 1235℃   23.5×19.5×9㎝
 
閱讀_施惠吟_011_輪迴_2017.jpg 閱讀_施惠吟_012_輪迴.2_2017.jpg
輪迴 2017
熟料陶土、化妝土、黑釉     總尺寸約260×260×38cm
輪迴#2 2017
熟料陶土、化妝土、黑釉     1235℃ 21×21×17.5㎝
 

另一作品「十二因緣」系列,是取佛教教義中的「十二緣起」為示,以12個容器來代表輪迴中的12因緣。此12個圓形容器各個造形不同,最大的特色是,每一件都如碗形,中間部分都是虛空的,但她運用化妝土繪製幻影假象,彷彿有些碗形中間還有它物或者根本是實體的錯覺,有些在口緣處做出摺痕,逼真的錯位寫實功力著實令人驚嘆,述說著虛虛實實的真相與假相,暗示著觀者得用心體會感受身體的感知感覺。又如〈花非花〉,幾何線條明確的陶製花器上,開盛著陶製花朵,一旁落下的花,帶出平面上黑色線條的漣漪,花開花落的循環,二度與三度空間之中虛實轉換,是生命無常的感嘆。

閱讀_施惠吟_013_花非花_2017.jpg
如夢~花非花 2017 陶土、化妝土 展牆總尺寸約280×120×10cm
 
而「彼岸」系列,則以18件由半具象符號轉化而來的物件,如椅子、山形、鳥、房屋、切半的梨子、張頁的書本、鑰匙、問號、心形符號等,羅列於如地圖般的線條格狀中,試著去傳達生命歷程中所需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雖然每一個人的生命階段與重點大不相同,但不變的「有因必有果」循環關係。
施惠吟以其純熟的造形能力,用抽象隱喻的方式,傳達她內心所想的話語;在形式符號運用中所隱晦的敘事性,掌握在她對陶瓷媒材的熟稔之中,身體感知的覺察力,藏身於她細膩綿密的思緒裡。


閱讀_施惠吟_014_彼岸真理_2017.jpg 閱讀_施惠吟_015_彼岸位置_2017.jpg
彼岸~#真理 2017
熟料陶土、化妝土 1235℃ 16×7×37cm
彼岸~#2017
熟料陶土、化妝土 1235℃
 

無聲之音,在靜寂之處,遇火重生


外表溫柔纖細、話不多的施惠吟,從小腦海裡就有很多生動的畫面,直到遇見陶土,透過與土的互動,才全然自在地吐納而出。於是,她速寫下心中的想像,深思熟慮地醞釀,然後,等待時機,大膽地形變、用色。在她的世界裡,那是無聲勝有聲的歷程,是遇火而重生的新生,展現出無比的光燦與美麗。



(本文原載於藝術家雜誌 2017.07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