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蕭麗虹 1946~2021
作者: 姚克洪 / 陶藝家: 蕭麗虹



追憶蕭麗虹 1946~2021

文 / 姚克洪

天母陶藝工作室 , Margaret 是早班 , 我是晚班 , 1981年代台灣最喜樂的藝術空間 , 大門永遠開放 * 歡迎世界藝術家交流 * , 感謝李老師與師母 !!! 我們共同的美好時光 ~(Jenny Su)
這是聽到蕭麗虹走了,朋友Jenny在臉書的留言…不只她們的早班或晚班,上課時間之外總是有學生隨時推門進來。也許不是要來做陶,只是進來給自己丟個茶袋泡一杯茶,翻翻落地窗旁書架上各種國內外陶藝書籍,發發呆整理一下心情,然後走人。孤僻型的或夜貓子睡不著覺溜進來做陶拉坏…那種空間氛圍…多年後,清大藝術中心的林甫珊老師對我說:像極了教會團契!我似乎被猛然點醒的直點頭…。當年的林甫珊還是個國中小女生。
早班的蕭麗虹屬於被稱為外國團的固定成員。有來自英國,日本,丹麥和美國等地…,他們大都是來台工作的外國人家屬。早上是他們最自由的時間吧…有一位英國女士把採買的生鮮蔬果放在車上,怕悶壞沒關車窗。結果全被偷了…她很懊惱,每次一進工作室還得忍受別人嘲弄般的關懷。當然也有一些稀有雄性動物學員,幾乎都有點怪咖,有一個日本男人愛喝咖啡,決心自己做各式各樣的濾泡滴漏器皿。德國來的史詩瑞小姐是窮學生,不是早班外國團團員。她騎著機車來上課。每次脫下安全帽護目鏡,白皙的臉頰留下二道黑黑的灰塵…活像印地安女戰士出操。窮國際學生好幾次坐在工作桌前一邊讀男友來信一邊掉眼淚,然後被叫上樓上李老師家跟我們一塊吃飯。
正式上課時間都排在下午或晚上。上課時間外如早上來的都是已經有基礎,可以自己動手的。蕭麗虹在天母工作室之前在藝評家顧獻樑的虎居畫廊,顧夫人黃艷華的工作室對陶藝有初步的認識。然後在陪婆婆到振興醫院接受陶藝復健課程時引發興趣,並透過復健陶藝老師林秀娟介紹到林葆家的陶林學陶。後又因孩子上學交通等因素轉來李亮一老師的天母工作室。直到天母工作室的初期,蕭麗虹對藝術的態度跟那些外國太太門一樣,是興趣,消遣和社交。
有一天他煩惱的跟我說有一個高薪的工作讓她很猶豫的考慮是否要放棄做陶,去上班。她跟周圍好多人詢問過。這是蕭麗虹令人注意的特點…很注重個人隱私的她有問題卻是經常徵詢別人的看法,然後做自己的決定。在藝術創作上也是這樣的行事,沒有所謂藝術家的固執己見。也許這樣可能不具獨特的藝術性格或風格的塑造,然而這樣的特質讓她在處事,學陶學藝又快又廣。
這是蕭麗虹的人生轉折點吧?藝術之於當時的她,僅是一種門外,指縫間外的誘惑…藝術對她從來都不是人生的正途。她說她從小就喜歡藝術,但從沒畫好一張畫…老師不是說畫得不好就是不像。我回她說:繪畫早已不是像不像的問題了。…以她的經濟狀況需要這一筆收入嗎?她的回答是是沒需要…。所以是一種自我肯定的心理大於一切?…漠然…喜歡藝術,我喜歡這裡 (事隔多年她說雖然天母工作室不是第一個學習的地方,她對外總是會宣稱出身天母工作室)。我說:也許妳要跳下去,也許妳會得到另一種後悔,但會有妳真正想要的…也許只有一點點。
蕭麗虹的第一個個人工作室就成立於天母工作室的對面巷子口,巷子底則有陳正勳的陶藝工作室。下定決心的她行事果決而有秩序,讓人覺得她很快…。1985年我出國前送她一個青瓷大開片海碗。1990年後我回國,蕭麗虹在陶藝界有令人肯定的成績…在北美館舉辦個人裝置展。成立竹圍工作室,在伊通公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花的裝置聯展,參與各種藝術活動,甚至參與視盟的催生與推動…。一路下來,十足結合了她對藝術的愛好,開放的心靈與沒有好好發揮的財經專業管理能力。
陶藝在沒有政府文化資源,沒有陶博館推動的年代,端賴林葆家,邱煥堂,吳讓農,李亮一,楊文霓等陶藝前輩的工作室撐起薪火。台灣現代陶藝的多元發展中,陶藝穿透的不只是工藝,更走向與主流藝術的連結。蕭麗虹有企圖的搭建,跨越陶藝與主流藝術領域間的橋樑。跳脫公益角色,成為所有藝術的可能素材的語言。在蕭麗虹身上不是口號,是實踐…。
想念老友,衷心祝福一路好走…如雲,不只36計。





-----------
雲的36計 #34 年代1993
裝置作品的組成物件之一,編號第34。蕭麗虹送我的作品。
雲的36計。用36計很耐人尋味,可能有多方面的意涵…歷史典故,自然之變化或私我的投影。用骨瓷土泥漿以隨機滴淋成型,燒出的薄餅物件,在限定的小小空間中組成。這種固定的模式與作者本身的性格之間有一種有趣的隱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