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玲,一朵無國界的雲
作者: 龔宜琦

 
曾淑玲,一朵無國界的雲 圖文 / 龔宜琦
 
 
曾淑玲大學就讀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她讀了七年,「我不是當掉重修喔!」曾淑玲強調說。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把工藝設計系讀成醫學系呢?
 
曾淑玲父母早逝,由阿公帶大。阿公務農,從小曾淑玲就坐在田邊玩泥土,看著阿公工作,對土地早已埋下深厚的情感,成為長大後陶藝作品中的種子,不斷發芽,茁壯。
 
曾淑玲就讀復興美工時,三年級要分組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雕塑組,1995年復興美工畢業後就進入職場,做過美工,做過交趾陶,開始接觸到陶藝,最後和同學一起在車庫中經營工作室,做生活陶,到花市販售,漸漸地觸角伸到鶯歌,台灣彼時流行茶藝館,各茶藝館也有作品販售。
 

 
2003年,以第一名考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系,旋即2004及2005年去了兩次日本陶藝之森,2005 去澳洲阿德雷德工藝中心駐村,2006日本青森駐村,2007年韓國駐村。這些駐村都是以陶藝家身份去的,學校方面就辦理休學,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她為什麼大學讀了七年。台藝大畢業之後,進入國立臺北教育學讀研究所,期間未出國,所以兩年順利畢業。
 
駐村所見所聞,遠遠超過學校所學,她不斷地駐村,不斷找尋養分。「語言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曾淑玲說,起初用比手畫腳,畫圖,任何想出來的方式表達,到後來擔任日本陶藝家來台示範即席翻譯,語言,慢慢地就學起來了。
 
曾淑玲曾在日本信樂的陶藝之森駐村。信樂有超過1250年的製陶歷史,當地也出產陶土,日本陶藝家都使用當地出產的陶土。讓她想起年幼時,看到阿公種田,收成後焚燒稻梗雜草,灰燼成為土地的養分,待整地後土地吸收了養分,再進行下一輪耕作,這種崇天敬地依時節循序而耕作的態度,讓她在柴燒時多了一份情感與題材,回到台灣之後,她開始找尋台灣的土礦,不斷嘗試與研究,希望能做出獨特台灣柴燒的作品。之後應邀韓國第十屆Macsabal國際柴燒大會,與世界各地七十餘位陶藝家進行工作營及聯展,獲得非常多的新關念,也有機會將台灣陶藝情況介紹給其他國家的陶藝家。

 
 
曾淑玲長期製作生活陶,她深深感受到,生活陶受到生活方式的影響,所以有其局限性,要設計的好並不容易。她長期教授陶藝,也是以生活陶為主,她期許從教學製作中,提升學生的生活美感及生活趣味,也樂見學生成長,甚至有能力進入陶藝職場。
 
她很開心有這麼多同好一路相伴,不只是在台灣,還有世界各地,期待不久的將來,相約在世界某個國家的藝工作營,又是一次充電交流敘舊的時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