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香 — 古厝情藝
作者: 龔宜琦 / 陶藝家: 許明香

 
許明香 古厝情藝 文圖/ 龔宜琦
 
 
陶的材料是土,取自大地,無形無狀,經過藝術家的心、手、眼,呈現各種不同樣貌,透過這些陶藝作品,連結觀賞者腦海中的印記,產生共鳴,感動人心。
 
許明香的陶藝作品,多以古厝為發想起源,無論紅磚瓦屋朽木,雀替飛簷燕尾,都成為她作品主題,古厝建築本身就有豐富的語言, 在她的巧手之下,讓這些古厝呈現出斑駁滄桑之美,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許明香生長於苗栗,兒時快樂農村的記憶,不時浮現腦海中,門前大大的曬穀場,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每當夕陽西下,躺在曬穀場上,看著飛奔回巢的麻雀,當時的生活點點滴滴,在大環境的變遷下,慢慢地消失崩壞,但是記憶不會被抹滅,許明香讓它們從抽象的記憶,變成實際的陶藝作品,來自作者內心的情感,深深打動觀賞者的心。
 
觀賞許明香的作品,眼光仔細地尋找,朽木的腐敗,彩繪的斑駁,風化的紅磚,剝落的石灰牆面,不免讚嘆作者精湛的手藝,將這些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慢慢地看,在破損屋簷下可能會發現一窩麻雀,或者在剪黏的燕尾上,站著幾隻麻雀,心中回想起從前台灣處處可見的房子、廟宇,這些曾經是一般常民的生活重心,曾經是一般百姓努力付出,換取溫飽的地方,曾經是百姓信仰中心,藝師們展現手藝裝飾得美輪美奐,一切奉獻給神明的地方。隨著時光推移,牆面彩繪可能因為台灣氣候高溫高濕而開始生霉剝落,廟宇可能因為地震癱倒,也可能因為翻修,丟棄以前的木刻,可能因為重新修葺大門,掩蓋前藝師的彩繪,這些曾經是心目中美好年代的作品,如何保存?許明香希望藉由作品,喚起大家的注意,這不只是政府的政策而已,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共同責任。她的作品可以見到台北市寶成門,新竹市東城門迎曦門,台南市赤崁樓,乃至於異國文物風情。記錄下建築格式,常民居住生活痕跡,你我曾經走過的,埋在記憶裡的地方。
 
她的作品分成立體造型和浮雕,立體造型可環繞觀賞,有如屋與外觀,各個面向都非常豐富,浮雕則表現廟宇內、房舍內,樑柱之間的空間感,或者巷弄間錯落的屋舍,表現得更深遠。

 
1983年起,從事陶瓷原形雕塑的工作,多年的工作經驗,練就一身好本領,1993年起開始已投入陶藝創作之路,將自己內心最深的記憶與情感作為主題,以寫實技法呈現,從1996年獲得民族工藝獎二等獎,往後獲獎不斷,2001年獲得全省美展金獎,並獲的永久免審查資格,現在是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協會理事。
 
許明香作品欣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