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窯裡淬煉時光 邱玉錡
作者: 賴佩君、圖:邱玉錡 / 陶藝家: 邱玉錡
邱玉錡 富足蝦大罐 2014 Ø37×39cm 柴燒自然落灰 1300度
邱玉錡 富足蝦大罐 2014 Ø37×39cm 柴燒自然落灰 1300度

出生於桃園八德的邱玉錡,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系。高中畢業不久,一次到鶯歌陶瓷窯場參觀,甫踏進門就被老師傅的拉坯功力吸引。女性拉坯師傅不多,個性不服輸的她,窯場數月苦學後便開始專業拉坯工作,因逐漸了解傳統拉坯技藝的珍貴,1999年起陸續拜老師傅學拉坯,涵蓋了鶯歌、苗栗、大甲東、南投等各種傳統成型技法。這些收穫與心得,都紀錄於她2011年出版的《手拉坯技法》,為傳統技藝的延續盡一份心力。

與柴燒的因緣,源於1999年她擔任鶯歌陶瓷博物館第一屆志工,經歷了博物館蓋柴窯與燒柴的歷程,後來與朋友共同租窯試燒,2009年起陸續有柴燒作品發表,2013年她設計並砌築了自己的柴窯,隔年成立八塊柴窯工房,全心投入柴窯作品的燒製。

她的作品以實用器皿為主,風格簡樸低調卻耐人尋味;有老師傅「手路」的純熟韻味,加上柴燒灰釉的古雅質地與色彩,看似簡潔單純卻富藏細膩變化,近乎樸拙又流露優雅的氣質,含蓄內斂中傳達屬於台灣人的性格質素與美學態度。堅持每個過程都扎實從容的她,一年約燒四窯,在慢節奏中淬鍊富饒的歲月滋味。




將充滿生命力的生物造形運用於器皿創作,帶來畫龍點睛的幽默感與富饒生命力。


#邱玉琦 #柴燒陶 #臺灣柴燒 #實用陶瓷 #生活美學


邱玉錡 龍罐爐組(8件組) 2019 左上:龍罐/左下:如意爐座/中:原礦小杯(5入)/右:富足小茶罐
龍罐 17×14×15cm/如意爐座 18×18×14.5cm/原礦小杯(5入) 6×6×5.5cm
邱玉琦的作品以傳統形制與實用功能的器皿為主,非常重視器、形、質的搭配,表現醇厚優雅的古韻。
邱玉錡 高腳大圓盤 2014
Ø 42×23 cm 柴燒自然落灰 1300度
作品以傳統形制與實用功能的器皿為主,非常重視器、形、質的搭配,表現醇厚優雅的古韻。
邱玉錡 喜獅茶倉 2015
Ø16×29cm 柴燒自然落灰 1300度.jpg
將充滿生命力的生物造形運用於器皿創作,帶來畫龍點睛的幽默感與富饒生命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