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器用生活的想像與實踐
作者: 莊秀玲
小丸和器作品
小丸和器作品

在充滿美觀實用的工業量產品中,在更多新材質可以取代的年代裡,手作實用陶藝物件該有什麼樣貌、什麼樣的發展?

老實說,我也挺苦惱的。


物的前世與今生:共感的力量

偶然讀到日本陶瓷專家森達也的文章〈「萬聲」銘青瓷鳳耳瓶〉,博學中國陶瓷的他以寬廣的視野、豐富的史料,娓娓道出此青瓷瓶的迷人故事。在日本,國寶級的古美術品陶瓷器僅有十四件,古代傳入日本的中國陶瓷佔有八件,其中三件是龍泉青瓷,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該文主角──收藏於大阪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的〈青瓷鳳凰耳花瓶.銘「萬聲」〉(以下簡稱〈萬聲〉)。

文中說道,龍泉青瓷於北宋末期開始輸入日本,高檔的青瓷器十分受貴族、武士歡迎,爾後也逐漸為寺院、豪商、茶人等重視,並蔚為流行,迄今仍是。此〈萬聲〉器形稱為「砧」,「砧」是北宋時期仿西亞傳入的玻璃瓶形制,原指用來敲擊織好的布匹、使之柔軟的木製工具;到了南宋,龍泉窯廠們以陶瓷仿製,並於瓶身頸部兩側配上鳳凰形耳,融入中國元素。與〈萬聲〉同樣器形的青瓷瓶在日本還有許多傳世品,此作耳上有金繕修補的痕跡,推敲可能在中國已經破損,修補後與其它青瓷器做為古美術或中古品輸入日本。

〈萬聲〉在日本評價很高,除了器形比例與釉色優異外,其來歷也是冠群的。它是由德川家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贈予其妹德川和子(後水尾天皇中宮),爾後一直被皇家、個人等收藏,直到進入美術館典藏。參照與〈萬聲〉並稱的〈青瓷鳳凰耳花瓶.銘「千聲」〉(收藏於京都近衛家史料館「陽明文庫」,以下簡稱〈千聲〉)記載,後西天皇以「搗月千聲又萬聲」命名,推測源自白居易〈聞夜砧〉一詩:「誰家思婦秋搗帛,月苦風淒砧杵悲。八月九月正長夜,千聲萬聲無了時。應到天明頭盡白,一聲添得一莖絲。」描繪妻子因思念遠方的丈夫,一邊砧搗布一邊悲傷的心境。森達也於文末結論道,日本皇家、讀書人對於中國詩書極為重視,常為出色的工藝品命名;他認為寫下〈千聲〉、〈萬聲〉之銘,是「基於深沉的教養」,以及「中國陶瓷對於日本而言,不單是美麗及實用的容器而已,自古以來還包含了陶瓷器裡所蘊含的中華文化之強烈認同……特別賦予個別的物件(如〈萬聲〉)個性與文化價值」。

經學者精闢的分析,我推敲了一下,估計這〈萬聲〉、〈千聲〉之砧瓶在中國產地應該生產不少,流行於市的原因也應與人際交往互贈祝福有關,當然,為日人喜歡又為皇家收藏,自然就有產量,但如果少了人與人之間的共感力、少了最初此物承載祝福的心意,它被生產、被需求以及爾後被皇室珍藏等機率就得重新評估了。

青瓷鳳凰耳花瓶
青瓷鳳凰耳花瓶
物的今生與未來:以人為本

物件是否被創造生產,我個人以為「以人為本」是最佳策略,一是為了生命的存續而作,一是為了與他者共生共存之需求而作,最終都是為延續生命。即便是路邊一株小草,每分每秒都在尋找陽光、空氣、水,這是生物的本能。日本動物心理學專家松澤哲郎在長期觀察黑猩猩的研究中,進一步發現人類的母親為了生養更多小孩,本能地選擇放棄黑猩猩過目不忘的圖象能力,全力發展語言溝通能力,為的是建立互助合作的社群關係;他證明人類擁有心智力、想像力,可以為了生命存續做出積極的選擇,同時說明了維繫良好的社群關係是人的本能需求(松澤哲郎,《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2013)。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物件的存在本來就是為了保全生命、為了好好活著,大抵是以身體的感知為基礎。那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或願意追隨的傳統(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都是經歷萬年、千年、百年的歷練而留存下來,最終成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樣貌,因為我們本能地接受這些傳統的庇佑及其對日常生活的指導。時間證明,物件的創造如果不是從生命存續關係出發,一段時間之後便會自然消失;反之,則有機會加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成為新的習慣、新的思維、新的文化。

如〈萬聲〉,改朝換代仍被捧在手心的理由,不是實用性,不是稀有性,皇家收藏的知名度可能有那麼一點影響,但我認為作品當初被創造出來的真心真意,送禮者對於收禮者的疼惜之心,溫暖了曾經擁有它的每一個人。因人人皆有共感力,文人用優美的文字來表述,工藝家用具象徵性的造形符號來表情,還原了生活中真實的情感。此古件樸實無華,不高調、不矯情,卻深藏自古迄今不變的人情事理、關係脈絡與價值觀,以及日本皇家貴族們共通的民族情感,這才是它在日本社會維持高價值的緣由。

今日,連日本汽車工業也回應人們本質上的需求,並在2008年開始向全世界說明新的設計理念:「移動的都市細胞」、「環境技術」、「微小」等;他們觀察到汽車已是大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再是表彰身分的工具,於是捨棄風阻的考量,將外觀改為四角造形,讓車內的空間更大,使得人與貨上下車更符合人體工學,朝向更經濟實惠、更具合理性的設計,也加入智慧科技,符合一般大眾對車輛的實際需求(原研哉,《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2013)。

  因此,如果你剛好是或想成為工藝創作者,為了讓所創的物件能流通於市,最好的策略便是從身體感知以及良善的人我關係出發,這會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向。從身體感知出發,得要放下感性的、感情的、情緒的、有目的性的、有價值判斷的部分,隨著身體的感覺走,才會真正感受到身體本能的趨向與選擇,並且要相信很多人跟自己有著相同的喜好或選擇,這才是真實且長久之路。

物之質:人的品與德

從物的角度出發,什麼是物的本質?首先,得因人的需求而被創造、存在著;其次,外形與質地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但追根究柢,實用性與價值感才是基準,問題是:由誰賦予或是判斷其價值呢?

或許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對於日本或德國家電、生活用品的信任度比較高,貴一點也願意買?因為我們普遍認為日本人和德國人做事比較嚴謹,生產的產品比較符合人性、品管也比較好,加上很多使用者的好口碑。或者,為什麼陶藝家孫超1980年代的結晶釉瓶作品和鶯歌窯廠1990年代出品的結晶釉瓶間價差這麼大?可能有人會說因為孫超是知名陶藝家,作品是藝術創作,有獨特的藝術思維,但這是不夠的。為追求更好的燒製成果,孫超自己設計專門燒製結晶釉的特殊窯爐、超大型土板機以及各式工具,作品出窯後只要有一點小瑕疵就直接敲碎,而他的工作室總是一塵不染,這些都顯示孫超在創作與生活上十分自律、嚴謹,自我要求甚高,好還要更好,時時追求新知,數十年如一日。作品如其人,他藝術成就與堅定積極的性格是畫上等號的。

因此,我相信人的素質,包括創造者及使用者,幾乎可以等於物件的價值;或者可以說,人的品格、品德影響其所創造、選擇的物件的價值。正如日本民藝運動旗手陶藝家河井寬次郎說過:「美麗而正確的工作,是誕生於美麗而正確的生活的」,而他的實踐方法是「生活是工作,工作是生活」。如果想成為一位優秀的工藝創作者,了解與認識好的典範是重要的,打開眼界才有機會更上層樓;再者,要好好地過生活,讓自己的感官全開,認真地富養自己,體會生命與生活的意義與價值,才能優游於當下,也才能以自己的創作關照更多人的人生。

陶藝家楊文霓於陶作集觀賞「荒土社」品牌的作品
陶藝家楊文霓於陶作集觀賞「荒土社」品牌的作品
品牌「子集合 A⊆Z」於陶作集
品牌「子集合 A⊆Z」於陶作集
品牌「王瑞竺」於陶作集
品牌「王瑞竺」於陶作集
物的今生今世:美力人生

又一次偶然,我觀賞了日本專業整理師近藤麻理惠的影片「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倡導人們應對任何一「物」抱持感謝之心,並以「怦然心動」的直觀感受做為擇選物品去留的原則;她的想法著實令我驚豔,這是當代社會十分需要的價值觀與行動力。果然,在近藤麻理惠溫柔的指導下,受指導的對象不僅學會整理家務,也了解感恩、珍惜與不浪費的重要性;她改變了人們對待日常物件的態度,也引導人們開展更自信、更自由的生活態度與人我關係。如果每一個人都善待身邊的每一物,沒有量產品生產與消費的集體焦慮,我們的身心應該會更自在、舒適,也更能創造美的生活態度。

回到實用陶藝創作的議題上,是否每一個地域或時代都應該有其獨特的樣貌?臺灣生活美學是什麼?是否有臺灣實用陶藝創作的集體特色?是如景德鎮在青花彩繪上的頂尖或龍泉窯在青瓷燒製上拔得頭籌,還是一種或多種風格?要如何才能匯聚這樣的集體能量,呈現臺灣當代的美學觀? 

「拾器」品牌
「拾器」品牌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在《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一書中提及「阿彌眾的力量」。「阿彌」原意指僧侶,後來泛指有才藝的個人或家族;到了室町時代,「阿彌眾」不僅是藝術的生產者,也「站在文化的最前線」,以類似現在策畫展演活動的方式讓觀者參與其中;後因時局動盪,觀者從武士、貴族轉為商賈、大眾,漸次地讓能劇、連歌、茶道、花道、庭園、建築等多項藝術走入大眾的生活,成就日後日本獨特的美學觀。或許,在推動陶藝生活美學的路上,我們需要具有行動力的創作者或策畫者,推動與落實新的美力人生。

「島作陶作集」可能是臺灣實用陶藝發展的指標觀測站之一,2020年年底於臺中歌劇院廣場的「2020島作marché+陶作集」,以及2022年年底在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六合院舉辦的「2022島作陶作集─心念的形狀」,兩場島作陶作集都讓我熱血澎湃。來自臺灣各地的實用陶藝創作者或團隊齊聚於此,好朋友、新朋友,好作品、新作品,優質品牌陸續出現,加上大臺中、大臺北多元的客群,讓這個市集成為陶藝圈重要的交流平臺。主辦方專業、積極地引導創作者面對消費者,陶藝愛好者在此發現更多心儀的好作品與作者,創作者之間難得且珍貴的交流切磋機會,這些都在島作陶作集發生,是一場雙贏、三贏的策略活動。

我常在想,那些遠古的先人們應該有機會將手裡的泥巴玩出超前衛的風格,只是有人欣賞與否、有沒有圖片為證。這是手工製品的優點也是缺點,可塑性高、可多元變妝,但品質可能不夠穩定或產量有限。最理想的狀態是一次嘔心瀝血的開發使得一種風格、一個系列作品獲得大眾喜歡,過程中不斷微調、修正,以熟練的技藝回饋於作品中,成為十年、廿年以上的常銷/長銷品。

但試問,作品長壽的基礎是什麼?這題應該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裡找答案。真實的文化不存於特殊事件或活動中,但在平凡的日常裡,我們是在每天的生活中累積幸福的感受。為此,物件與人、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度是關鍵,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以及美學的展開,也都需要在這些關係與互動中完成。再深入地說,應該回過頭來關心人,關心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個性特質是什麼,生活的大環境、居家環境如何,人情交往、喜怒哀樂如何表達,以及在公私不分的生活節奏中如何安穩、安撫焦躁的身心等;應是以人為中心,了解人在所處環境中的需求,才能在他們的世界裡佔有一席之地。而我最想知道的是,能不能在臺灣實用陶藝作品中看見臺灣人的生命情調、臺灣人的美學情懷。


本文轉載自《藝術家》,573期(2023.02),頁314-319。

品牌「剛剛好陶瓷器皿」於陶作集
品牌「剛剛好陶瓷器皿」於陶作集
品牌「覺照陶窯」於陶作集
品牌「覺照陶窯」於陶作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