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陶瓷的實驗與冒險─陶藝家林文萱的奇幻旅程 文/ 莊秀玲 圖/ 林文萱
談及原生家庭給的生命經驗,林文萱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自我觀照,才能保持健康。」
學陶歷程
1991年出生於新竹的林文萱,談話的內容比同齡的深刻許多。父母因為忙於工作,後來忙於照顧新出生的妹妹,讓她寄宿在鄉下的阿姨家直到上小學。由於表兄姊年齡比她大上許多,小時候經常一個人自己玩,養成她獨立的性格但沒有足夠的安全感。鄉間生活裡,最令她難忘的就是玩泥巴,還挖土洞讓自己躲進去,初次體會到自在、自由與安全感,在一種簡單、自娛、接近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學習和自己獨處、和自己說話的富足時光。
從小玩泥巴的林文萱,應該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可以玩泥巴的藝術家。幼稚園時期的她即在動手做工藝上表現突出,小學與國中經常受派參加音樂或美術類的比賽,後來順著興趣考取了新竹女中美術班,於此熱衷藝術與相關創作的觀察與思考,課餘時間還會去校外畫室學畫。後來大學推徵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系後,引導她思索了藝術與工藝之間的界線,但因為不太適應學校在教學上太偏重媒材的技巧訓練,不希望自己困在技巧的琢磨上,經常到處去聽相關藝術與創作的講座,也到金工教室學金工,期待在陶瓷媒材的運用上更加自由寬廣。隨後應屆考取同校的研究所後,才確定以陶瓷媒材為創作主軸,也才開始懂得放掉一些既定的技巧與觀念,嘗試以自己的想法與作法,詮釋陶瓷媒材為創作媒材的種種可能。她已於2018年1月取得碩士學位。
林文萱的創作主要聚焦在陶瓷之物質性與媒材特質上的哲學思辨上,她近兩年來發展了「無物」、「借物」系列作品,即是她從自我療癒的創作過程中轉換出來,將探索內在對於陶瓷媒材的想像與思辯,透過創作的過程與作品呈現出來。
無物:無形之物,是(似)有形
林文萱在思索陶瓷媒材原本的特性與樣貌過程中,聯想到自己孩童時期常在鄉間玩泥巴的經驗,她提及「陶瓷最初的狀態,其實是沒有形狀的土、沒有形狀的水所形成,接著透過沒有形狀的火燒結在一起而成為陶瓷」,而且「陶瓷在受熱的過程中除了會收縮,也會因為地心引力而使作品受拉扯而下降」,最後的成果是,陶瓷是脆弱的也是堅硬的,沒有展現甚麼偉大的能量或力量,但這過程是透過人們的智慧,將土、水與火三者結合轉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用品,長時間持續地提供人們便利衛生安全(甚至科技化)的生活,它們的影響力是隱藏的、含蓄的、長久的。
渦 2016 27x35x13cm 陶瓷
湧 2017 57x53x47cm 陶瓷
流 2016 57x21x18cm 陶瓷
就這三者,土、水、火,無形之物,林文萱第一個想表現的是陶瓷中的「水」。她想像「陶瓷是水的生命記憶,陶瓷就是死亡的水」,轉向死亡的記述,或者應該是說物的運動軌跡是曾經存在的證明。她是以纖維織品為坯體的結構,簡單塑形後淋上瓷漿,經過風乾的時間與地心引力的關係,織品與瓷漿會產生「自然該有的」形狀,送進窯爐後再經過火烤的時間與溫度,再次展現「自然該有的」樣貌。如 2016年的〈渦〉、〈湧〉,將織布置於方或圓的物體上,產生自然垂墜的狀態,然後慢慢地澆淋瓷漿,有時為了強化水滴流淌的樣貌,會以毛筆沾瓷漿進行堆泥的動作,形成更明顯的水滴或水珠狀,等待乾燥後,倒置放入窯裡,讓窯火進行第二次的塑形,在自然與非自然的作用力之下,展現水痕、水滴的存在狀態;而〈流〉則是將織布浸淋瓷漿後簡單摺皺成條狀,陰乾後噴上一層薄薄的透明釉,進窯燒製後,打碎重組,布局如水流的動態樣貌,再進窯燒製,淨白的瓷土與微亮的閃光,呈現猶如清澈流水的動態感,也有冰霜結塊的意象。
窯裡的時間16-17 2017 50x50x40cm陶瓷
窯裡的時間17 2017 44x36x45cm陶瓷
關於「土」的意象,林文萱試著用「過去的」陶瓷示意曾經存在的過往。陶瓷的燒製超萬年之久,組成陶瓷的材料是再平凡不過的土與水,但從其被發現到現階段的發展都是得來不易的智慧結晶,實在不容小覷。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曾經存在過的,便會繼續存在著,不論是用何種形式。2016年的〈窯裡的時間16-17〉、〈窯裡的時間17〉,是將廢棄不要的陶瓷碎片,層層疊疊地堆放在窯爐內,重新燒製成一新的物件。陶瓷製作過程是複雜而繁瑣,最終成為有形、可用之物,可以恆久也可能被淘汰、消逝。這兩件由廢棄的陶瓷碎片堆積而成,外型也是依靠即將廢棄的棚版成成,在窯裡呈現猶如金字塔的三角錐狀體,似乎隱喻了陶瓷歷久恆在的實存記憶。
不論是「水」或是「土」,在林文萱反覆的試煉過程中,展現後設思維中的辯證歷程,深掘了概念符號背後、意識底層下的真實意涵。
借物:喚起失去的記憶
夢遊者的房間-抽屜ㄧ號 2017 193x110x45cm 陶瓷、五金、木作展台
夢遊者的房間-抽屜ㄧ號 局部
林文萱利用陶瓷模仿其他媒材的能效特質,複製或偽裝成值得紀念之物件,探討人物之間的記憶與連結關係。人們對物的眷戀大多來自人我之間的情感投射,如2017年的〈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即是作者經歷了奶奶的過世,其中複製物件的選擇充滿對奶奶的懷念與對死亡的探討。作品有三個不同遠近與高低的展台,最遠處的展台擺放了牙齒、蛀腐的牙齒、蛋、被敲開的蛋;中間展台是用織品浸淋瓷漿,一層層推疊成碗、盤,盤子倒扣在玻璃盤上,如蛋糕被切了一小片,小碗則以五金扣件裝飾於其內,也被放在玻璃盤內,左邊還有一大一小的小半球,中間用五金扣件細黑線聯繫著;前方的展台則似醃漬食物的玻璃罐,表面作出壞損斑剝狀,彷彿出土古物般老舊。作者認為記憶是越新近的越模糊、越支離破碎,而最後都會連結到死亡,而死亡的意象反而最清晰,不論是人的生命或物的生命週期都是如此,因為這是明確的終點。陶瓷一旦轉化成某一實用物件,就預設了將有失其效用的一日,也可能這恆久遠的材料代表就是起點與終點,再生與死亡不斷重複。
墨水 2017 40x40x30cm 陶瓷
50F-2 2017 50F 瓷土、色粉、畫布
在關於媒材藝術性與創造力的省思,林文萱加入了水墨創作的意象作為呼應。她先提出了2017年的〈墨水〉,是以織品淋上瓷漿、窯燒後打碎重組,再進行二次燒結的方式表現。因為大量的黑色釉彩參與其中,重新組構後的樣貌猶如紙屑簍中廢棄的水墨畫紙,刻畫了手稿在棄與不棄之間時空瞬間凝結的怨聲或嘆息聲,也傳達了棄物、非物的狀態與概念,及陶瓷模仿其他材質的本事。另外,2017年的〈50F-2〉,是將陶瓷泥漿直接塗抹在畫布上,在等待乾燥的過程中產生了自然龜裂的紋路,而成為一幅「畫」。失去水分的泥土成就了另類的自然美感,而這單純的美感一直存在她小時候的心眼底下,永不磨滅。而在〈山水-1〉中,她以織布為畫布襯底,捲成如水墨橫卷軸,以白陶、黃陶、瓷漿澆淋,再加上明知道不會緊密熔融的釉彩,完成一陶瓷釉彩繪的山水意象圖,經過多次窯火的淬鍊,產生獨特的土釉肌理效果,呈現不一樣的山水景象。
山水-1 2017 48x95x9.6cm 陶瓷
山水-2 2017 48x90x7.1cm 陶瓷
在自我觀照中,看見不一樣的未來
林文萱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自我觀照,才能保持健康。」是,同意,適用於全部與全體。
她在學齡前即對泥土有深厚的情感與觀察,大學時期無心插柳地進入的陶瓷領域,做著自己愛做陶。但她內心反覆地思索著、尋找著,想著從泥土最簡單、最自然的狀態來呈現最簡單的美感。她想著,陶瓷本來就是容易脆裂,不完美是它最可能的樣貌;泥土從來沒有固定的形狀,是可以擁有很多形狀的;土、土與火是陶瓷的三元素,但這無形無象的三元素卻能創造有形有樣有用之物,其中的奧妙值得去追求;泥土、陶瓷就是她原初的避風港、生命的家。
在借物思物的反省中,林文萱沒有離開陶瓷作為陶瓷的本質探索。她看得到陶瓷原初的狀態,因為她的自我觀照;她的深思熟慮,也因為她在自我觀照中。
(本文發表於《藝術家雜誌》2018年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