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富饒之象—陶藝家張家誌的柴燒夢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張家誌
學陶歷程
陶藝家張家誌
陶藝家張家誌

1979年出生於高雄美濃的張家誌,國中即為教育部第二屆技職教育生,接受多種技職訓練,學校裡也有陶瓷工坊,有電窯、拉坯機等,習得了初階的作陶技巧。當時國三指導老師林正直(師大美術系畢業)曾帶著他們體驗燻燒、坑燒,以及用奶粉罐製作小窯(燒成溫度400-500度),這啟動了張家誌對柴燒窯火的濃厚興趣。

高中自高英工商美工科畢業後,張家誌曾於家鄉的美濃窯、陶之鄉工作,各約一年左右,主要是協助製作陶壁或陶瓷禮品,因為是分工負責部分製成,無法全面了解陶瓷的完整製作技術,當兵退伍後不久即拿著自己的柴燒作品,向林正直請益,透過林的建議,他跟著六龜國中老師鄭水圳學習柴燒,於此開啟他的柴燒之路。

1954 年出生於台北的鄭水圳,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畫組畢業,但從小喜歡捏土,高中還去鶯歌看陶瓷。畢業後分發到六龜國中教書,就一直住在六龜。六龜國中原有三個電窯,但沒人使用,鄭水圳便陸續寫了幾份計劃書申請費用,最後成為有電窯、瓦斯窯、柴窯的陶藝工坊。因安排工藝技藝課程之需,曾回到師大向吳讓農學習陶藝,但更多是自學,找書、看窯,對照學習,還去溪邊挖土、練土。約於1999年,邀請陶藝家李懷錦幫忙授課、蓋鳳凰窯柴窯,自己也約於2000年起,數次前往日本備前、信樂、常滑、丹波等地,觀摩柴燒與陶藝。

張家誌約於2001年,跟著鄭水圳在六龜國中陶藝工坊學習了四年柴燒,鄭退休後於竹子門蓋了柴窯,也一起燒窯三、四年。過程中,鄭水圳經常分享從日本柴燒學習得來的心得,也很放手讓他自己實驗探索。他說自己喜歡柴燒作品的自然、古拙樣貌,以及靠勞力工作的踏實感,如同國中所習得的,以簡單的燒製方式,歡喜付出勞力、心力,就有一定的收穫。因此,十分認同日本傳統柴燒的燒法,簡約地運用在地資源,琢磨各種燒窯的技巧,追求樸拙又豐富的自然表現。約於2010年,張家誌租了朋友的地,蓋了第一座柴窯,正式獨立、成立「永薪窯」,2020年再請陶藝家李俊蘭蓋了鳳凰窯柴窯。現在的他,一年燒一次大窯、6次小窯,主要以茶器、花器、盤甕等實用作品為主。他的作品皆是沒上釉、沒有化妝土的土坯直接進窯裸燒;為了追求表面質地的變化,也期待每一窯內有數種不同的質地表現,在用土方面,使用進口陶土混入田裡的原礦土,或在陶土中加入瓷土,或是瓷土加入美國黑土,有時再摻入10%顆粒土;有時為了增加表面的肌理效果,會讓土坯內含一些氣泡,在窯燒過程中可以自然地產生龜裂、剝落,呈現無法預期的線條與肌理效果;或者利用貝殼、牡丹等墊片或稻草、木灰等窯具,創造自然的肌理或紋路,表現樸拙的氣氛。在燒窯技巧方面,他強調重還原燒的質地表現,喜歡持溫久一點、升溫較慢的燉燒方式,通常燉燒一整天,因為他明白多準備幾小時的工就有幾小時的變化,溫度多10度就有多10度的美感;也經常使用高溫入炭的技巧,讓表面有更豐富的質地變化,通常他會使用燒過的炭而不是新炭,這能讓作品表面留下較為粗糙的質地。木柴則是以附近的荔枝樹為主,荔枝樹耐燒的特性正好能協助他想要的持溫、燉燒效果。

在永薪窯,迄今,張家誌幾乎是一個人自己顧窯口、持續送柴,還叼唸著不好燒的窯才能讓表面質地更豐富、更多不可預期的效果。他的作品主要以拉坯為主,再進行刻畫塑形;通常準備墊片需要一天、排窯四天,燒窯三、四天。之前學習的窯溫約1170至1180度,現在自己燒窯約1260度左右。因為不喜歡作品重複入窯燒製,第一次出窯就是完成品。23年的燒柴時光,讓他體會到,作陶得要有身體感才行,一段時間沒有動手作陶,身體就會有一點遲鈍感。他期待自己能一直規律地生活、規律地作陶,保持身體勞動的節奏感,才能持續地一直作陶、燒柴窯。

2022 10×10×9㎝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圖片提供╱永薪窯.JPG
2023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圖片提供╱莊秀玲
無名之狀

現代柴燒的主要特點是去掉匣缽,讓火痕、柴灰、過程中添加的物質,都能作用在作品的表面;完成土坯造形後,不上釉、不上化妝土,直接進入柴窯內,稱為裸燒,出窯後作品表面的所有質地、色彩、樣貌,都是窯內之物與土坯在高溫之下所自然產生的。柴窯裸燒是人類對待大自然最樸實、最真誠的方式,其所回饋的也是最自然的樣貌,是人類無能直接控制的抽象之象、無名之狀。此即柴燒裸燒的迷人之處,僅以燒窯技巧便能讓出窯的土坯產生無限可能的變化,如他的兩件杯子作品,幾乎相似的款式,送進柴窯裡,出窯後各有其色相、質地與氣氛,相差十萬八千里之遙。窯口前,幻化而出的抽象新世界,展現的是柴燒的無限可能,這是柴燒本質之美,是大自然最真誠的回饋,也是15歲的他親身遇見過的美麗。

杯  2022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 10.5×10.5×9cm 圖片提供╱永薪窯
杯 2022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 10.5×10.5×9cm 圖片提供╱永薪窯
器用的思量
大壺 2023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 35×25×26㎝ 圖片提供╱秋山堂
大壺 2023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 35×25×26㎝ 圖片提供╱秋山堂

以作陶為業、以燒柴為樂的張家誌,在南臺灣小鎮邊界的田中央,20餘年來一窯一窯地持續地燒著,需要什麼樣的毅力與勇氣。我想,是一種對家鄉的眷戀、對土地的熱愛,一種樸實、執著的草根性,腳踏實地過生活與奮力求生存的選擇;是以實在的生活與規律的勞動,思考著所創之物如何被需求、如何與他人的日常生活連結。如他的茶壺,造形多樣但未見精心修飾,多是隨性而至,通常老練中有憨呆感、俐落中帶點俏皮,一點剛、一點柔,一點鬆、一點拙,加上以燉燒方式燒成,表面多了一份醇厚感,如石如岩如礦,低調不搶戲,和著茶湯儀式,自然多一些淳樸韻味、幽默的氣氛。

豐盛之象

張家誌的花器就顯得花俏許多,可能是量體較大、表面積大,使用窯具的機會、擺放的位子與方向,可以有更多變化,能夠展現裸燒的豐富質地。如他所重視的重還原加上燉燒、投炭等的效果,讓這些花器散發醇厚、老練的韻味,如深山裡溪邊、水瀑邊,布滿滴水流水濕了又乾、乾了又濕的水漬痕跡的岩壁,或長滿綠青苔又枯黃老去的岩石般,自然地與花草、枝芽一派地合奏大地之歌。

雖說是自然的模樣,他的花器是在他全盤了解柴窯裡火與落灰的走向、入炭的位子,窯具運用、排窯位子,煙囪效應、溫度掌控等種種,在縝密的規畫後才開始投柴燒窯,預謀著出窯後的可能模樣,但最後仍是窯火隨機所賜。他的花器已然是純熟之作,低調且華麗的豐饒之狀。

水滴型花器
2023 15×15×32㎝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圖片提供╱秋山堂
花器
2023
陶土、自然落灰,荔枝木柴燒1260度、入碳技法圖片提供╱意在藝術
燒柴之夢

今年45歲的張家誌,一直生活在純樸的美濃小鎮上;15歲被野燒的柴火所吸引,22歲戀上柴燒窯,便一路奮力地追求燒柴窯的機會,早期一步一腳印地琢磨著來自日本柴燒裸燒的精神,爾後慢慢地將在地的資源與風土融入作品與作陶生活中。

柴燒利用燒窯的技巧,讓窯內的所有物質都沸騰、產生質變,最後隨機地形成一個穩定的狀態,是無以倫比、但也無法撼動改變的樣貌。柴燒實用器物的形狀、情狀,應該是什麼模樣呢?永續地與大自然合作,在生活的片刻中有發自內心的幸福感,應該是不錯的目標;燒柴有其基本的技術與材料限制,但其可能性也超乎想像,應在此物質的基礎之上做最佳的運用與變化,且隨著生活,且自信地傳遞自己的觀點,玩出自己的主張。張家誌身上特有的直率的草根性,與20多年來琢磨的紮實技術,便是最佳的起點。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第586期(2024.03),第314-317頁。】


▉ 近期展覽

蘊藏|楊國賓、張家誌陶藝作品聯合策展

展期:2024.5.22-6.15

時間:11:00 -22:00(週日至三);11:00-21:00(週四)

地點:秋山堂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B1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23年永新窯柴燒作品 圖片提供╱意在藝術
2023年永新窯柴燒作品 圖片提供╱意在藝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