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器場 —陶藝家王瑞竺的空間土象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王瑞竺

 

自然的器場

—陶藝家王瑞竺的空間土象

 

/ 莊秀玲  / 王瑞竺

 

學陶經歷

1990年出生、成長於台的王瑞竺,父母經營自動化工廠,還有一位弟弟。2008年自普通高中畢業後,考進台北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因學校教學較偏重空間感與美感的養成,接觸了許多材質,大五畢業製作時買來泥土塑形,還因喜歡柴燒窯爐的造型而蓋了一座柴窯,作為畢業作品的一部分。2013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台北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工作之餘在陶藝家詹志鴻的工作室裡學陶,尋找動手做的手感,卻漸漸觸動了創作的心,萌生出國進修陶藝創作的想法第二年開始學習日語,並認真準備參加日本研究所入學考試的陶藝作品。2017年考進東京武蔵野美術大学工藝工業設計學系,主修陶瓷,兩年後取得碩士學位,隨即回到台中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王瑞竺提及,建築設計的基礎是以空間機能為考量,且完成一件建築案需要團隊合作、也需要兩三年時間,對於她而言,更喜歡能完全掌握、完整表現情緒的個人創作。手上捏著泥土,泥土紀錄著雙手的作用力與痕跡,再經過窯火的淬煉,產生更為豐富、細膩的變化,這就是陶藝能讓她感受到溫度與溫暖的原因。而選擇赴日學習陶藝,主要是因為陶藝在日本發展得早也深入日常生活,此外,也因喜歡日本的侘寂風格,接受不完美、不完整的美學觀深深影響了她的創作風格。在武藏野大學裡,教授們在茶器、花器的創作頗受好評,他們重視從生活的體驗開始,強調隨性、自由、自然而然的創作態度與風格,才能將創作之器皿融入生活當中。而建築設計背景的她,不可諱言地提及,自己不夠浪漫,創作裡保持理性與概念呈現是性格上的特質,因此,希望在花器主題的創作上,「將過去建築背景對於空間的觀察與學習,結合陶土的材質性與日本的美學意識,用雙手紀錄土的溫度與痕跡,構築出能安穩並沉靜於日常的空間物件。」

 

與自然合一的大地土器

 

王瑞竺自2017年開始發展的「土之層」系列,初始以花器為主題,用薄薄的土板層層堆疊而成,猶如大自然中的山石土礦、如沉積岩般;係借用沉積岩土層的意象,象徵萬物生氣蓬勃的軌跡,也象徵大自然裡一切將融合為一體的律則。沉積岩是由岩石顆粒、動植物鈣化殘屑等,經風化與成岩作用而成,一層一層積累、自然形成的層疊紋路,是記錄春夏秋冬、一年復一年的歲月痕跡,是曾經存在的證據,是堅實永恆的象徵,而沉積岩也能再度經過風化的過程與動植物腐化分解後的物質混合,經常時間的作用,重回滋養萬物的土壤角色,重新擁抱新生。

 

土之層  2017    45 x 18 x 18 cm

 

土之層  2017    38 x 12 x 30 cm

 

如這件2017年的作品,數十片土板直立疊放,每一土板大小尺寸略有差異、邊線也不一規整,以黃橘土色系的泥漿為飾,經窯火的淬鍊呈現自然的傾斜與彎曲,展現如黃土大地,象徵大地滋養萬物的意象。在層疊土版的過程中,最後會細膩修裝花器盛水的功能性,以為孕育生命的容器與場所。而另一件作品,相同的塑形手法,但土坯為黑色土片,片狀、挺立的模樣,令人聯起原住民石板屋的石板,土片上灰黑得微微閃光,還彷彿可見石材被切削的刀痕。作者所示意擺放的小花,若夾縫中生存的樣貌,是萬物旺盛生命力的展現,是堅韌、是處處有生機的暗示。

 

土之層  2018  16 x 10 x 18 cm

 

土之層  2019  30 x 20 x 35 cm

 

土之層  2018  16 x 13.5 x 18 cm

 

爾後,2018年之後作品,多以黑灰白色調的土坯為主,土坯多會加入熟料,增加粗獷的質感,以手感強的條狀單元、重疊組合、鏤空造形為特色,土條的結合則運用交叉堆疊成較大的片面,隨機、隨意地層層疊疊,最後成形的樣貌多為自然有機的幾何造形,中間皆為鏤空,或長方形圈狀、圓形立體圈狀、立體錐狀圈狀等,或立放、或平放。在創作時,她會一直重複相同的堆疊動作,經過四、五小時之後,因身體的疲累而達到無意識或本能反射的狀態,是期望放下自我意志的主導性,以身體與土片之間自然而然的相互作用力,來完成作品的造形塑造,因此作品的樣貌與色彩都不再是她關注的焦點,而是期待與自然合一的狀態,讓實用之器能自然呼應自然,流露樸實的大地之氣。

 

蘊含自然的「空器」

 

空器  2017  18 x 18 x 18.5 cm

 

空器  2017  14 x 14 x 14 cm

 

王瑞竺2017也發展了「空器」系列作品,以立方框架結構為造形主體,再置入一片土板,土板上有一半圓形凹槽,可是盛裝植物的容器,而框架結構讓植物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接受到陽光,也讓植物的美完全呈現。陶瓷的框架結構猶如空心的方形鋼條,仔細觀之,有窯火淬鍊的小小變形及仿鐵銹的粗糙質感。作者提及,此系列作品靈感源自日本枯山水文化中,從庭園空間發展到小盆栽形態的脈絡作品隱喻了大自然在當代工業文化裡成長、當代建築元素可以承載自然的隱喻是傳達大自然與工業科技文明可以融合一起的發聲,只要給予空間,自然舒展的空間,大自然的生機就會綿延

 

可形可塑的空間之器

 

土之層  2019  40 x 11 x 40 cm

 

土之層  2019  32 x 20 x 20 cm

 

土之層  2019  40 x 40 x 18 cm

 

到了2019年之後的「土之層」系列作品,概念上有了新的發展。王瑞竺選擇了條狀土片為造形的單元基礎,色彩以黑灰白色調為主,土坯中加入熟料土,加強粗獷的質感,使用電窯燒製。每一條狀土片沒有固定的形狀、沒有筆直的線條,土片的邊緣線更是撕裂後自然的鋸齒狀,表面也常有壓印與不平整的痕跡。在堆疊條狀土片的過程中,層疊的走向以及最後的樣貌,沒有太多規劃或設想,就是隨著土性、隨著當下的感受,呈現隨機、隨意、樸拙且原始的狀態,就黑灰白色調的布局也是無有安排、隨機處理,最後也不再考慮盛裝的功能,純粹只在乎造形的空間感、穿透性與整體性

 

作者以單一造形元素、低彩度、重複出現、無意識地堆疊方式,形塑一抽象、純粹的立體造形。作品中,那猶如自然板岩的土坯,經過窯火的淬鍊,蘊藏著曖曖內含光的低調光彩,而呈現如石材質地般的堅實永恆。又這仿如自然板岩的樸拙感,也隱約透露作者建築設計背景的內蘊,透露出人工水泥的理性規矩感,因而產生一股奇幻的錯覺;而那層疊交錯的自然曲線,因鏤空布局的空間營造,當目光移動、光線變化之際,散發一股深沉、靜謐的氣氛,令人沉靜、安心,令目光追尋著由作者所創造的小小寧靜海

 

土之層  2020

 

土之層  2020

 

土之層  2020

 

土的空間之象

建築與空間充滿熱誠年輕陶藝家王瑞竺執著於手感的創作,而遠赴日本學習陶藝、學習生活之器,也學習了與土地、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態度對她而言,具有建築設計背景且深受建築空間魔力所吸引的人,造形可塑高的陶瓷媒材從來不只是容器之器用更是創造可居可遊之空間的好材料於是,「空器」系列作品的出現、「土之層」系列作品的轉向。王瑞竺而言,土是大地,是自然生命綿延的養分;土也是空間,是實踐夢想、創造活力的居所。

 

刊載於20208月《藝術家雜誌》,543期,頁352-355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