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 Pablo Picasso 的陶藝
作者: Yeishou
 
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陶藝 文/Yeishou
… 一時,把繪畫的觀念移轉實施在陶器上,成為競相實驗的風潮 …
 
大凡成名的畫家,在進入老年的歲月中,改變風格者有之;改變媒材、從事版畫雕塑者有之;以泥土為媒材,屈就所謂「次藝術」的陶藝者,則屈指可數。尤其是像畢卡索這樣一位舉世矚目的藝壇巨人,擱置畫筆去作泥,不但是陶藝界的一個大震憾,也是世界藝壇的一件盛事。

歐洲的藝術家,自印象派以降,對陶藝發生興趣且實際去作陶的,在畢卡索之前者,最有名的例子要數高更了。當時法國的藝術界,沒有英國藝術界那般保守,對「工作室陶藝家」頗能另眼相看,甚至平等對待。陶藝家與畫家、雕塑家之間的合作,並非不尋常。一八八六年六月,高更結識了陶藝家夏雷 (Ernest Chaplet);由於他的住所就在夏雷的工作室附近,讓他有機會見習泥土的表達力及其裝飾的材具。於是就在夏雷的工作室學作陶。到了年底,他已經有五十五件拿得出來的佳作,高更謙稱是自已「愚蠢的產品」。由於他的繪畫作品無人問津,他指望這些陶作能賺取一點生活費,不幸,他的陶作亦遭相同的冷遇。在藝廊工作的梵谷之弟迪奧,好不容易替他賣一件陶作,才解決了他去阿爾斯找梵谷的盤纏。

另外一位印象派畫家Toulouse Lautrec,以當時巴黎名媛為模特兒,繪在陶板上,作為茶儿桌面,由陶藝家Emile Muller製模,Lautrec親自上釉,各製作十件,其中一件珍藏於加州聖地牙哥美術館。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家中,搶在畢卡索之先作陶的,有Lucio Fontana,他在一九三七年三十八歲時,舉辦首次抽象陶雕個人展。超現實抽象畫家米羅 (Joan Miro)早畢卡索三年接觸泥土,他與陶藝家Llorens Artigas合作,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和巴黎的聯合國文教組織大廈完成大型泥土壁雕。
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一日,畢卡索來法國南部渡假,閒來無事,臨時起意,決定到瓦洛希(Vallauris)的穆都拉陶瓷廠(Madoura Pottery)看陶瓷展。畢卡索深深被泥土和火的奧妙所感動,順手接過一糰泥土,當場捏了三件泥塑,一個牧神的頭、兩隻公牛。一年後,畢卡索再來渡假,陶瓷廠主人雷米(Ramie)夫婦特來邀畢卡索去看一年前他所順手捏塑,業已燒成的作品。這次的再訪,使他做出走過六十六個寒暑的人生後,一個重大的決定:泥土將是他藝術創作的新媒材。這是繼他發現非洲原始藝術之後,又一件聳動藝壇的事。在一個偶然的際遇中,決心擱置畫布去與泥為伍,以工匠為師,適足以表顯畢卡索一生創作理念的名言:「蒐尋不如發現」(Do not seek, find) 。他來、他看、他發現。畢卡索成為泥土堆中的老頑童。
 
在這同時,畢卡索除了悉心開發泥土的新疆域外,他仍不改風流本性,與雷米夫人的表親搭上了,或者說得更加符實一點,是被搭上了。賈桂林.羅谷(Jacqueline Roque),時年三十不到,剛離婚,身邊還有個六歲的女兒,來陶瓷廠幫表姊推銷產品。為了這個忘年之戀的戀人和醉心陶藝,畢卡索決定在瓦洛希定居下來。賈桂林成為畢卡索笫二任妻子是十幾年後的事,他們成婚時,老畢已八十歲了。一九四七年,正當二次大戰戰後,歐洲遭受空前的破壞,正是百廢待舉,療傷復健之際;存在主義哲學開始流行,戰爭的後遺症之桎梏,凡是知識分子都在所難免。畢卡索開始自疏離於現代和現代主義的虛矯,轉而神往古希臘羅馬文明之完美。他荒廢了在巴黎的工作室,來到這個春光明媚的地中海村莊,試圖捕捉古代神話傳說以激發創作靈感,藉著泥土的可塑性,以強有力的造形,簡潔直率的線條,勾勒出近乎石器時代洞穴壁繪的原始造形,以震憾人心,引人入勝。
畢卡索不務正業作陶的消息不脛而走,陶藝自此受到廣泛的注目和討論,許多藝術家開始去探討泥土的潛力。為了一探老畢玩泥之究竟,散居各國的老友、名士、觀光客,絡繹不絕於途,人潮洶湧地把這個法國小鄉鎮變成國際旅遊勝地。訪客之中,有藝友布拉格(Braque)、夏戈 (Chagal)、馬蒂斯、米羅等人;作家、詩人、演員、攝影師、音樂家魯賓斯坦、收藏家、政界人士齊集一堂,還有各地陶藝家亦紛至沓來,聚集在此,把這個小村莊變成一個陶藝重鎮。
影響所及,法國畫家列吉(Leger)在一九四九年,與他的學生合作設立陶藝工作室,當時列吉年六十八歲。夏戈到五十年代(六十幾歲) 亦步畢卡索後塵,在威尼斯設工作室作陶。同時期,在美國這邊,日裔雕塑家野口(Isamu Noguchi) 亦以泥土作雕塑。普普藝術家更經常以泥土為媒材,其中以李敦斯坦(Roy Lichtenstein) 與陶藝家Ka-Kwong Hui的合作,最為人熟知。一時,把繪畫的觀念移轉實施在陶器上,成為競相實驗的風潮。

從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三年間,畢卡索在六年的作陶時段,其創作速度之快和數量之多,非比尋常;據穆都拉陶瓷廠業主的記述,他見到畢卡索在數小時裏,快速完成五十瓷磚系列。他作陶的方式,可以說甫一入門就是冒險實驗,造形之創新、題材之寬廣,在當時,無人能望其項背。
 
伯納.李奇(Bernard Leach) 在其「跨越東方與西方」一書中,寫到畢卡索說:「他有一種沒有止境的創造活力,他自豪地說:『你們趕不上我的,我作陶就像飛毛腿薑餅人那麼神速呢』,他算不上是好的陶藝家,但他肯定是最了不起的空中走繩人。」

畢卡索的陶藝作品題材,呈示的是人生歡愉明快,並饒富幽默感的光明面,一 掃其在繪畫上所常呈現的陰霾悽苦的生活處境。其陶作品的種類和題材大致如次:

一.盤子系列:以盤子為畫布,盡情揮灑,題材廣闊。
1.各式臉孔:太陽臉、魔鬼臉、雨、珍珠的面貌、羊頭、人身牛頭獸、牛面、現實或神話中的主題。
2.自然的產物:水果、蔬菜、布丁、炒蛋、魚、貓頭鷹。
3.靜物:花、花束、玻璃杯、瓶罐、刀子、剪刀等等。
4.處女地、鄉村田園、神話故事、牧童羊、人首馬身、翼馬、酒神、牧神、森林神、山川女神、人魚等等。
5.鬥牛場景:畢卡索從不錯過觀看鬥牛的機會。名鬥牛士Manotete之死讓他印象深刻難忘。

二.瓶罐系列:畢卡索仍然以繪畫來處理立體的瓶罐,繪畫題材與盤子系列大致相同。這是影像加上功能的考慮;在弧曲的表面上繪畫,畢加索給自已找到了一個實驗創新的藝術新課題。

三.面具:朋友、訪客的臉部表情常被記錄在面具上。
四.瓷磚:十八世紀的人物繪畫、盛裝的貴婦人、宮廷官吏、田園景色、著古裝的朋友畫像。
五.石膏模:就如作版畫一般,畢卡索相當熱衷於這種正反石膏模子的泥土鐫刻遊戲。

畢卡索在陶藝上的創新,可就兩方面來說:
繪畫:畢卡索在瓶罐的表面所作的彩繪,正是把三次元空間轉化為二次元的實驗。據康懷勒(Kahnweiler)的記述說:畢卡索曾經跟勞倫斯(Henri Laurens)說:「你得試試陶藝,這玩意神妙極了。我在瓶子上繪了一個人頭--從各種角度看起來,都是平面的。當然,這是繪畫造成的錯覺。」繪畫能在帆布上製造深度,但在陶器上卻能奪走深度。畢卡索以低溫土器為主,以色彩璀璨的繪畫,改造陶器原本的造形。
雕塑:畢卡索指示陶匠替他拉坯,由他把坯體隨意堆壘成形,做雕塑造型的實驗,這是前所未見的嘗試。彼得傅可士(Peter Voulkos)特別感佩畢卡索這種勇於擺脫數百年陶藝實用傳統的膽識,他把陶藝推向雕塑的冒險實驗精神。傅可士因此能在五十年代末,毅然推動了「泥土的革命」,領導「奧帝斯」群,推出以坯體堆砌的大型雕塑系列,可說是美國現代陶藝的新「聖像」(icon)。 美國現代陶藝先輩,例如William Wyman、Paul Soldner、Stanley Rosen等人都深受畢卡索陶藝創作觀念的影響,咸認「畢卡索提示出陶藝更廣大遼闊的可能性」。從對材質極限的試驗中,創造出更個人化的表達形式--在探討造形、顏色、線條、肌理之間的新關係中,陶藝家不得不與過去的傳統決裂,從事泥土的改革。

由於這一位藝壇巨人的參與和重視,陶藝獲得新的生機和潛力的發揮。畢卡索說:「陶藝跟繪畫一樣,善於表達創造和發明的活力,而且還加上一層效果上的自然肯定性,藉著雙手去感觸、實現。」這樣對陶藝的平等看待和讚語,給這古老的次藝術,如同打了強心劑一般,返老還童,獲得新生,鼓舞許多秉賦優異的年輕藝術工作者去掀開現代陶藝史的序幕。

 

(註:本文圖片引用自freeimag.com等網路自由圖庫、授權作非營利組織使用,特此致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