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克竑
陶器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大約在一萬多年前,史前人類開始栽種農作物與飼養家畜,採行定居生活,同時也開始製造陶器,作為盛水的容器,以及烹煮食物的鍋子。直到今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離不開陶瓷器皿。
製造陶器的技術,是在五千多年前,由大坌坑文化人帶來台灣的。在新石器時代與鐵器的考古遺址中,經常可以發現大量的史前陶容器破片,成為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材料。
考古學者研究史前陶器的方法,是將它分成許多項「屬性」(特徵)來分析,例如顏色、質地、製造的痕跡、硬度、器型、尺寸、各部位的形狀、表面紋飾等。除了以肉眼觀察之外,也可以將陶片切成薄片,在顯微鏡下判斷羼和料的成分;或利用熱釋光測年法,測定陶器的製造年代。
| |
︽ 考古學者發掘時,經常挖到史前陶器 | ︽ 史前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容器破片 |
台灣史前陶器的共同特性為質地粗鬆、純手製、表面不上釉、火候低,燒成溫度一般只有500–800℃,可以用指甲把陶器表面刮傷,也可以用手把陶片折斷,所以也有人稱為「土器」。但是每一個史前文化所製作的陶器,在質地、器類、造型及裝飾各方面,又有明顯的差異。
台灣的史前陶器都不上釉,顏色一般為橙色、紅褐色、淺褐色、灰褐色、灰色、黑色等。各史前文化陶器顏色,都有大致的分布範圍,但由於燒製的方法相當原始,火候控制不佳,所以常有陶器各部位顏色不一致的情形。
影響陶器顏色的因素,主要包括黏土的成分、燒製的方式與燒成的溫度。由於台灣的黏土中,常含有多量的氧化鐵,若以平地堆燒法燒陶,會形成氧化環境,使陶器呈橙色或紅褐色;若挖掘土坑悶燒,則形成還原環境,使陶器呈灰色或黑色。以台灣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為例,牛罵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橙紅色的,而營埔文化與番仔園文化的陶器,主要是灰黑色的。
由左至右………圓底陶罐…陶缽…陶盆
台灣史前時代的陶器,以侈口、縮頸、圓腹、圓底的罐形器最多,這種容器的主要功用,是當作烹煮的鍋子。清代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就記載了當時西拉雅族使用木扣(陶鍋)煮飯的情形:「炊飯用鐵鐺,亦用木扣,陶土為之,圓底縮口,微有脣起以承甑;以石三塊為竈,置木扣於上以炊。」
由左至右………陶瓶…陶甑…陶甑底部
「甑」是蒸籠,一般是木製桶狀,也有陶製的。史前陶甑的形狀與陶鍋相似,但底部有一穿孔,放在陶鍋上,鍋中煮水,可以蒸熟米飯。大型陶罐稱為「缸」,腹部的直徑有時接近50㎝,常帶兩個把手,是用來取水與儲水的容器,搬運的方法可能是用頭頂。口部向內縮的容器稱為「缽」,可能用來盛裝食物。缽形器加上圈足,稱為「豆」。把缽形器加上把手,稱為「杓」。口部外敞,器形淺而寬的是「盆」。把三個缽湊在一起,四周加上寬沿,底下有高圈足的稱為「三連杯」。小口容器稱為「瓶」,大部分是酒器或信仰祭祀用具。除此之外,常見的史前陶器還有蓋子、紡輪、手環等。
由左至右………陶紡輪….陶容器上的人面紋飾許多台灣史前文化的陶器,都有獨特的裝飾風格,常見的紋飾包括繩紋、拍印紋、圈印紋、劃紋、櫛紋、彩繪等。例如台灣中部史前文化中,牛罵頭文化的陶器,表面多壓印繩紋;營埔文化與番仔園文化的陶器,常見劃紋、櫛紋與圈印紋;鹿寮類型的陶器,則以拍印的條紋與方格紋為主。
由左至右………畫紋陶罐…陶豆…拍印紋陶罐
台灣原住民是史前時代製陶技術的傳承人,但是到了歷史時代,漢人文化對原住民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漢人販賣的鐵鍋、釉陶甕、瓷器,取代了原住民自製的陶器,使大部分原住民族群不再製陶。到了日據時代初期,只剩下阿美族、達悟族、布農族、鄒族等少數族群,還能夠自行製造傳統的陶器;其他原住民族群的製陶技術,都已經失傳了。如今,還能以傳統方式製造陶器的族群,大概只剩下達悟族了。
| |
圜底高腹罐 | 畫紋陶罐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