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土與釉的韻律—楊國賓的柴燒創作
作者: 杜文田 / 陶藝家: 楊國賓




火、土與釉的韻律楊國賓的柴燒創作

文/杜文田

  

大甲高中時期在老師王明榮、陳仁智的指導下,楊國賓開展了以陶土創作為志業的技術基礎,他也向兩位學長張逢威、李幸龍請益,當時學長們先後擔任苗栗華陶窯廠長要職,楊國賓見識到園區內的登窯以及附近西湖銅鑼山區的漢寶窯風貌,在心中種下了對傳統柴燒的關注,之後更紮實的向李幸龍學習精進陶藝。1991年回到家鄉魚池成立炎工房陶藝工作室,透過王明榮認識了當時的窯爐專家林錦鐘,並與之研習釉藥。


1990年代,楊國賓接觸到的柴窯多半是大型的窯,彼時燒窯是一項集合多位陶人共同參與完成的活動。然而,這種大型柴燒活動的主導權都不在自己,總是有種門外漢的遺憾,於是燃起蓋自己的柴窯的念頭。921大地震之後,中南部地區越來越多人開始蓋起小型的柴窯;2001年,他終於籌足經費買磚,蓋起了第一座小型穴窯。隨著操作經驗累積,又接續蓋了第二座窯;然而因昇溫方式不理想,遂拆改成現今使用的第三座窯,一座能雙邊投柴,體積小、昇溫快,適合釉藥燒的鳳凰窯。

 

大窯到小窯,從傳統到現代,楊國賓自己採土、配土,使用原礦、灰釉、化妝土、釉藥於甕器上,並使其融合在柴薪燃燒的韻律中,透過日日備料作陶、掌握燒窯運作與作息,在這不算大的窯體空間轉換中,將火、土、釉之間細微的交換,燒出最大誠意。他體認到,小型柴窯容易操控溫度使窯溫提高,然而過程中土與釉的變數也隨之提高,有更多發揮的空間,這是難掌控平衡之所在。他將大甕作品放窯的火膛處,火焰劇烈衝擊力大,破損機率相對提高,卻在火力下,催化出豐沛的流釉變化,彰顯了堅毅樸拙的土石質感;正是這番與火、氣氛等自然力的平衡協調,陶人的心得以與之呼應,在四季氛圍的輪轉中尋著火、土、釉集體令人感動的表現,於陶甕上留住自然的腳步與韻律。

 

大樸敷華

熾火中,土裡的礦物、氧化物與柴燒中的落灰參透、共融,焠成大地的彩筆,在甕身上畫下自然的形跡,如花綻放。

 

 

上2圖   2015 39 x 39 x 42 cm(同一件作品,右圖為背火面)
左下圖    2012  42x 42x 41 cm;右下圖    2013 40 x 40 x 41 cm


四季意象

茶葉末的碧綠波光裡藏著初春,也夾帶著孟夏;銅紅開啟丹霞秋色、志野與鐵繪出滿山冬雪。四季,在火焰薪柴與落灰中,逐步現形、上演。

  

由上至下    沐雨春分 2021 40 x 40 x 41 cm 茶葉末、自然落灰;丹霞 2021 28 x 28 x 24 cm 銅紅釉、自然落灰;趣靈 2013 32 x 32 x 32 cm 鐵繪、志野釉、自然落灰


 

由上至下    雪景 2018, 12 x 12 x 9 cm 鐵繪、志野釉、自然落灰;奔霓  2018, 12 x 12 x 9 cm 鈞釉、自然落灰;冰幕 2018, 12 x 12 x 9 cm 鐵繪、青瓷釉、自然落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