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蛇窯:凝縮生活記憶與土地情感
作者: 朱珮儀
竹南蛇窯:凝縮生活記憶與土地
竹南蛇窯:凝縮生活記憶與土地

乍暖還寒的四月午後,來到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林瑞華的化十窯窯火正飆至一千度,片得薄薄的柴薪緩緩從極小的觀火洞口投入窯中,拉高的煙囪口幾乎不見柴燒的煙霧,只有熱流擾動的天色暗示炙燒的高溫,待至夜幕完全降臨,窯溫升高到1320度,投柴口洞開投入大塊柴薪,火光明黃熾亮,煙囪竄出暗紅火舌,如此的高溫窯火將繼續持溫一夜。這是我第一次與柴燒窯的邂逅,也幸運地同時會見了第一、二代窯主(林添福、林瑞華、鄧淑慧),以及在此短期駐村的日本古信樂陶復興先驅神山清子女士。 竹南蛇窯目前是文化部地方文化館成員,古窯生態博物館的示範點,最早前身名為「恆發陶瓷廠」(1971),由林添福創設,1994年更名為「竹南蛇窯」。在這個目前以文創、教育推廣與創作為主的園區中,保留了早年興創時的蛇窯,它由土磚搭建而成,長23公尺(現存20公尺),是人稱「添福師」的阿公當年親自蓋窯,率9位師傅、1頭牛,自製土磚,工作9天所完成。2001年獲選為全國歷史建築百景,同時也是苗栗縣登錄的歷史建築古蹟。為臺灣極少數現存完整並持續使用的蛇窯,見證了1970年代以來臺灣陶瓷的產業發展與轉型,以及文化生活的出路和活力。




保存完整持續使用中的老蛇窯

每年開春老蛇窯的燒窯、開窯是一大盛事,歇窯期間則是最吸引人的空間,隨導覽人員走入微微傾斜逐漸縮窄的窯穴,絕對是值回票價的珍貴回憶。走入其中踏著清理後殘存少量的細白灰燼,想像柴薪正熾的灰飛煙滅;看到拱形的窯身內壁滿佈色澤變化豐富的窯汗,感受燒窯炙熱高溫下的融化流動。這些窯汗經歷數十年的高溫炙燒反覆火、灰、土的共融,莫不呈現晶亮釉面和各式色澤,可是現任窯主阿華師的高溫柴燒創作的重要老師呢。
除了老蛇窯外,消失的臺灣古窯也在園區內重建起來,它們多數能夠擔負燒製任務,進行陶燒知識技巧的傳承,也讓大眾對窯的歷史和文化多幾分認識。如燒製原民陶的寶瓶窯、昔日量產日式黑瓦的文化窯、臺灣早期因應廟宇興建裝飾之需所搭築的交趾窯。另外,尚有鑽研當代高溫柴燒的化十窯、如意登窯和方華窯,是陶藝柴燒好手的技藝切磋交流場。



短期駐村創作的日本陶藝大師神山清子女士(中),正在窯爐火光前與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女士(右)討論燒窯溫度的變化。
 
寬敞的十一學陶藝教室除提供專業的柴燒課程,更有讓人動手玩土體會捏陶樂趣的體驗課程,遊客可以選擇手捏、馬賽克拼貼或彩繪貓頭鷹的不同課程。幸運的話,會遇上不定期在此交流創作的國內外陶藝家專注創作,這回我碰見高齡77的日本重量級自然釉大師神山清子在此駐村,近距離觀看她作陶,以及她與阿華師的燒窯互動,並且也欣賞了其「自然釉之美」的創作展(將於今年10月個展在鶯歌陶瓷博物館)。今年7月園方將舉辦一個國際柴燒工作營,讓各方柴燒好手來較量分享,相信屆時成果又是一番美好風景。


2013年4月中旬在此短期駐村創作的日本陶藝大師神山清子女士。


十一學陶藝教室肩負各類研習與駐村創作交流的任務,提供專業陶藝課程,一般民眾也能報名手捏、彩繪等
體驗課程。 



離開前再環顧園區一番,大大小小的陶捏貓頭鷹靜棲在夜色中,做為吉祥物守護著蛇窯。擺置在大門及出入口附近的大小缸甕更讓人油然興起深深地懷念,想起童年時爺爺家貯存廚房用水的大水缸,正是這樣的醬色厚實大缸;耳邊響起阿公說:「沒光復以前沒有一樣東西不用陶…。」一天的拜訪時間內,我坐在陶椅上,倚著陶桌,就著陶杯品嚐飲來格外甘甜的茶湯,深深感受到時間在此凝縮但不靜止,愛陶的熱情從阿公遺傳了阿華師,影響了阿慧師,並且透過園區的人、事、物持續分享給我們,即使是不懂作陶的門外漢如我,也領略了悠遊陶中的愉悅。


園區內處處可見傳統常民使用的陶缸陶甕,以及現代陶藝創作作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