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柴窯之藝,臺灣風情演繹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邱建清,陳美華,張璽元,劉小評,邱玉錡,葉文.林錦鐘,蔡宗隆
臺灣柴窯風情
臺灣柴窯風情

 

 

全世界陶瓷的發展皆以柴燒為起點,臺灣早期陶瓷產業發展也不例外,百年前迎來現代化的思潮,舊「傳統」、新「科技」更迭,燒窯改以重油、瓦斯、電窯為主,追求產量與加速發展,薪柴窯燒的古法式微。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有一群都會人受到日本茶道、花道與柴燒器皿文化的影響,嚮往或回歸自然、手工、純樸簡約的生活風格,此時柴燒器皿的樣貌與內蘊一度成為話題,當時即有許多陶藝家或向台灣傳統柴窯學習、或赴日本觀摩,探尋柴燒的表現。約莫十年前,台灣的柴燒茶具等器皿在中國市場熱夯,掀起蓋柴窯、燒柴燒實用器皿的熱潮,惟近三年來市場熱潮漸退,復歸寧靜後,全心投入柴燒創作的陶藝家清晰浮現,摯愛薪柴火痕、落灰作用於坯體上的陶藝家,仍方興未艾。

 

燒柴窯,一門很深的技與藝

 

中國古代陶瓷的極致就是高溫燒,用的燃料是薪柴,就是柴燒;在中國燒窯系統中燒成技法包括了「裸燒」、「釉燒」、「投燒」、「堆燒」、「疊燒」、「匣燒」、「引燒」、「鹽燒」、「雲燒」等。不上釉的裸燒並非柴燒的全部,葉文認為把傳統匣缽「擋」灰的概念完全解放出來,再加上當代的藝術觀念、自己的創意,有機會表現出色的柴燒創作。

陶瓷媒材的藝術性,表現在土、形、飾、釉、火之間,個人清晰的選擇與最後所呈現的結果;柴燒表現不論是高溫或低溫都是最難以捉模的,其中最為開放、最為自由的部分就是柴燒火裡的一切生成變化,最困難的也就在於此。柴窯的構造比瓦斯窯、電窯簡單,但燒的過程變數卻是最難掌握,從蓋窯開始,便是選擇的開始,溫度高低的設定,火路直焰、橫焰或倒焰走向的安排,灰落的多寡與飄落的方向,關係著媒材的表現,也關係著窯體的設計;又土坯的成分、有無上釉,影響作品的色彩與質地;排窯亦是另一關鍵,需依設定的溫度曲線與溫度來決定排窯的疏密與堆疊技法,又作品的正反面以及與周圍作品的前後關係,以及火與灰的流動方向與變化等,皆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薪柴的種類不是關鍵,重點是它的乾濕度與火力表現,以及投柴速度的控制;甚至是氣候、空氣中的溼度等,都對作品的最後呈現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陶藝家得思索如何安排運用這些變數,有足夠的經驗與敏銳度,就可以跟著自己的想法走,最後再交給天註定的那一瞬間。

這樣的創作過程,其實一點都不激情、不浪漫、不感性,反而每一環節都得更加謹慎才能與窯火一起創造奇蹟。誠如張璽元說的,柴窯就像一位不會說話的朋友,真心回饋的朋友;每一個可能的變數,一點點不同的變化,可能就是天壤之別,想要駕輕就熟地「玩」柴燒,就得不斷地實驗與歷練,才能靈活運用,才能追求更多元更細微的變化,創造心目中的天賜良緣與美好。

 

臺灣土地上的有情山林

 

邱建清是台灣中生代陶藝家少數執著柴燒的創作者之一,他在1985年就擁有自己的柴窯。當愛上柴燒的自然純樸,他便決心以泥土和薪柴演繹賦歸自然的情懷,也傳達對家鄉的眷戀,如「佳洛水」系列及「山崖」系列,如海蝕鏤空的岩石造形、由粗獷的直線條或橫線條構築抽象化的山石造象,皆以含有沙質顆粒的化妝土塗布表面,在窯火裡與薪柴的自然落灰相交融後,維妙維肖地擬仿了潮水腐蝕後的海石質地、如山崖石壁的觸感,展現臺灣山石渾厚堅實的樣貌。

 

邱建清  佳洛水系列  2009 63×9×33 cm

 

邱建清  山崖系列  2003  48×32×22 cm

 

家鄉在苗栗、柴燒啟蒙於華陶窯的陳美華(1958年出生),是在土裡、在火裡,看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見大自然的溫婉柔約,縱身投入柴燒的世界中;她同時也是頂著炙熱濃烈的感性鄉愁,將愛臺灣的熱血融入柴燒的火焰裡,期待與自己的鄉愁不期而遇。如她一系列融入山林環境的大作品,是以簡潔的抽象造形、碩大的量體及多重複燒的濃郁灰釉質感,將具有人文手感與精神的石碑式作品,安穩地在大自然之中大器佇立、挺身存在,分享臺灣多元豐富的大地景觀與精彩人文。

 

陳美華  山景1 2017  32×77×27 cm陶、不鏽鋼

 

美華  大地之器(化器)  2008  60×28×20cm

 

而以刀削土坯技巧為特色的張璽元(1971年出生),在不同濕度的土坯上呈現豐富的劈斧離裂等線條,如山脊稜線、層疊山巒,施上高溫釉後進柴窯,有時多次入窯,讓彩釉不斷地被提煉、讓灰燼不斷覆蓋,深深淺淺地交疊出美麗的風情,在其小小天地間,如此似山似水的落灰釉彩中,呈現一派清朗的人文氣息與厚實韻味,亦是卓卓生姿、大器凌風。

 

張璽元  幽幽密境 2017 11×11×8.6

張璽元  欲深谿壑 2017 14×14×13cm 黑釉、柴燒

 

張璽元  天梯天水天外藍 2017 10×10×9  11×11×9

 

臺灣古意的鄉味與人情味

 

台灣早期自產的陶瓷器皿,應是農家於休耕農閒時,自蓋柴窯,就地取用土礦與薪柴,不刻意、不強求,簡單地燒製自用的器皿,有剩餘才會販售或交換。爾後,台灣社會進入現代化初期階段,市場稍具規模後,陸續有小型窯廠的出現,直到1950年代,因自銷市場的大量需求,大大小小餐具窯廠林立,最多達百家以上,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能透過自產的餐具而有了共同的文化體驗與記憶。

 

劉小評 藏茶罐-火舞彩痕 22×22×30 無上釉柴燒1300

劉小評 花詠茶具2017 16×16×20 無上釉柴燒  1300

 

劉小評  100 cc 小巧壺 2017 10×6×8無上釉柴燒 1300

 

劉小評(1973年出生)的柴燒作品以生活器皿為主,外型並不特別起眼,卻特別耐人尋味,除了柴燒自然樸質的風格外,特別加入了1950-60年代餐具上圓仔花的設計元素,串起對純樸歲月的遙想。邱玉錡(1978年出生)的作品以傳統形制、實用功能為首要考量,特別加入前人也喜歡的「喜獅」、如「富足蝦」等裝飾,點出平凡歲月中的平凡願望,是祈求也分享富饒生命的滿足喜悅,亦是畫龍點金的幽默感,柴燒素樸的外衣在她手裡充滿了盎然詩意與生機。

 

邱玉錡  富足蝦茶倉 2014 16×16×H19cm 柴燒自然落灰 1300

 

邱玉錡  喜獅茶倉 2015 18×18×26cm 柴燒自然落灰 1300

 

即使作品是低調、簡樸的風格取向,在劉小評和邱玉錡的執著與巧思下,仍是一派地澎湃、多元,有著台灣人的好客心與歡喜心。柴燒自然落灰形成作品表面質樸、沉穩、安靜、曖曖內含光的質地與色調,隱約表徵了台灣農業社會中人我關係謙容含蓄的處世哲學,加上兩位女性的細膩演繹,呈現既優雅又粗曠、既古拙又富饒興味,展現一有機文化載體的活力樣貌。這是一種屬於台灣人的個性質素與美學態度,是樸拙中飄散著優雅、優雅裡有隨性的率真,是深化了台灣重情重義的生命情懷,造就了不一樣的柴燒風貌。

 

臺灣人的感性與情思

 

台灣人的聰慧、台灣人的務實與勤勉,在各行各業裡都能獲得應證。在陶瓷產業的發展上,如彩瓷、如釉藥等發展,從零到有、到精彩、到令人驚艷,便是最好的例子。在柴燒表現的追求上也是如此,許多或很多陶藝家發揮實驗家、研究者的精神,已展現柴燒表現的多元性與無窮變化,非只是傳統的自然落灰、裸燒,柴燒的質樸加上柴燒的炫麗,精彩得讓人目不暇給,大開眼界。

 

葉文  覺醒系列―天字701 200730×14×55

 

葉文  荷塘系列―雲和月2015 10.5×10.5×6.8

葉文  荷塘系列―茶海2014 10.4×10.4×6.2

 

從事陶瓷與陶藝研究數十年的葉文(1957年出生),在2004年發現柴燒表現才是他願意全身投入的新領域,並於2010年提出了「間離美學」概念,道出柴燒世界中無盡的東方美學韻味,提及柴燒表現的特點:「『間』意表間隔接觸性技巧的準確度;間隔雙手。『離』意表離開原有經驗與認知;離開腦子。離開已知的設定,自由與隨意性包涵在燒窯即興創作流動中,有專注力,帶來隨機表現的想像力。」他的作品追求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世界裡的優游自在,是有規有矩、舒適合宜的一種生命狀態。在他的作品裡,融會了宋代高溫釉色的溫潤、淳美、沉靜,與柴燒落灰的自然拙趣,是優雅的精緻與自然寫意的融合,是清明的理性與自在感性的交融,有中國繪畫中姿態萬千的走筆、墨韻與暈彩,又突出了陶瓷媒材層次豐富的質感與觸感,傳達陶瓷的東方詩性美感。

 

林錦鐘  極光系列2014

 

林錦鐘(1957年出生)於1990年代累積了為數不少的蓋窯經驗後,發現柴燒迷人的變化,先大量實驗宋代柴燒曜變天目茶碗,徹底理解柴窯釉燒的變化後,在20122015年間發展出「極光」系列,讓火舞在落灰、金屬碳化交雜間,以紅、綠、紫、金…七彩光譜之姿,留下了如風吹浪起、如雲幕卷動的痕跡,時而光芒煥發、時而潛光隱耀,令人目不暇給。

 

令人驚豔的臺灣薪美世界

 

在蔡宗隆(1974年出生)的作品裡,可以感受到用身體錘鍊的土坯,在柴窯裡的脫胎換骨;是柴火的力量、自然的應力,造就了作品裡微雕時光的魔力,也清晰地傳遞這位創作者內在的豐盈。他的《寧靜的溫度5》(2008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銅獎作品),是一件美得單純、美得細膩、美得有表情、美得深邃,美得有股令人沉靜下來的溫柔魔力。

在臺灣,柴燒創作是精細規劃下的偶然天成,或許,也如同表演藝術,是一種即席性的演出;是千錘百鍊而成就的精采表現,才讓剎那成為永恆。

 

蔡宗隆  寧靜的溫度5  2007 54×50×45cm

 

 

蔡宗隆  向光1518 2015 70×75×70 cm

 

本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198月號(第531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