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力量 — 遇見蔡宗隆的柴燒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蔡宗隆
寂靜的力量 — 遇見蔡宗隆的柴燒
文/莊秀玲  圖/蔡宗隆

《寧靜的溫度6》,65×45×50㎝,2008


單純的抽象形體,覆蓋了柴燒質樸的溫度感,加上光線瞬息的變化,讓那造形中深藏的黑暗更顯神秘,時間彷彿就此凝結,靜寂,直到永恆。這是欣賞蔡宗隆作品後的深刻感受。
1993年開始學習陶藝的他,2003年接觸到柴窯後,便一頭栽入,從蓋窯開始,買原礦土自己掏練,又盡量取用廢木料,想回到遠古、就地取材、與大自然同生息的平實年代,追求真誠、純粹的自然美感。

他的作品以線條與面築構了一具有量感的抽象形體,討論了包容、隱藏、蘊藏的可見或不可見的空間。如剛開始的「殼」系列,能夠讓人聯想到容器,是內孕的、可想像的空間;「線形空間」系列則擺脫了具象的聯想,以點線面所構築線條般的幽暗細縫,探討一種隱蔽不可見、被壓縮的灰暗地帶;「寧靜的溫度」系列則開了一個穿越作品中間的通道,為作品加入了光線元素,同時也注入了時間的歷程,讓同樣是幽暗細縫的線形空間,更能與外部空間呼應、和時間呼應。而,窯火不但讓造形的線條變得柔軟,薪柴的火痕與灰燼、原礦土坯中不確定的雜質,兩者作用之下形成了猶如遠古陶瓷素樸的外衣,看似單調卻有豐富、細膩的層次變化,十分引人靜觀。


或許,窯裡的火的方向是可以計算的,土坯在高溫中變形的狀態也可以計算,但人算還不如天算,精確的追求不如一種相知、相惜的互助合作。蔡宗隆的作品展練了尊重柴窯內柴火自己的力量,因而多了幾分機緣、幾分天成的智慧,我想這是他作品能夠讓人們有所感動的重要原因。

《寧靜的溫度7》,65×45×43㎝,2008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