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建構 ─ 林善春陶藝創作展
作者: 黃偉茜

林善春個展_01_標題圖_3069_G.jpg

      記憶‧建構──林善春陶藝創作展 文圖/黃偉茜
 
在陶博館的陽光展覽室中,現正矗立著幾座白色的巨型雕塑。
 不過,這算雕塑嗎?站在展場驚呆的我想著,這應該已經可以稱作建築了吧!畢竟如果你忽略地上白色的線條,便可以從作品底下自由穿越,從這格望向那格,你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風景與光線,在格子與格子間不連貫地跳躍著,與陶博館建築中的方格玻璃正好巧妙地呼應。這並非自然形成的,而是作者有意識的安排,林善春的作品雖是四方鐵網組織起來的,有著固定的造形,然而元件與元件的組合,是作者在實際場地勘查後,才決定組合的方式與型態。所以看似死板的四方鐵網,在不同場域,就會有不同的組合變化。作者靈活的運用,讓現性與幾何消解了陶藝巨大作品中,時常會產生的沉重感,轉化為輕盈的穿透性,空氣與光線得以在他作品中自由穿梭。作品尾端因溫度太高而垂墜的鐵網,抑破解了作品的幾何性質,讓這些四方造型有更多變化與可能。

 
林善春個展_02_3070_G.jpg   林善春個展_03_3102.jpg
 
在展廳入口的這件作品也很有趣。觀展當日幸運地遇到作者,我問他這件作品的成形方式,他大方地分享,說是將燒好的網格用鋼索綁起來,再將鋼索兩端各綁在一台車上,將車子往反方向開,讓網格自然地凹陷,目的是想表現記憶的變形變化。這些網格看起來像是承受了無形的壓力,現實上並沒有繩索將他們綁在一起,但在視覺上,它們像是默默承受了千金的重量似的。通常陶瓷在燒成後就定型了,但在其中的鐵網賦予了這件作品燒完後還有更大的可能性,我覺得這樣的反差真的是很吸睛,也讓作品好像一直保有變化的生命。
 
 
現場也另有一段錄像作品,紀錄了作者創作的過程,讓觀眾更能貼近作者與作品。
 
林善春個展_05_3094.jpg
 
林善春個展_08_3089.jpg
林善春個展_06_3098.jpg
 
林善春個展_07_3074.jpg
 
閱讀林善春的作品,我並不會想多著墨在他的創作理念上,因為他作品讓人感受到的不是探究「他在想甚麼」,而是藝術的自由與實驗,包括在材質的使用與形式上,他都是創新而突破的。陶瓷媒材因為古老,所以在技法的領域上有許多可以鑽研,但這種鑽研常常變成一種包袱或炫技。林善春作品的技法很簡單,鐵絲、浸泥漿、燒、組裝,在這簡單的技法中,得以凸顯作者的自由意志而不失焦。末了我又想到一個問題,若要這樣組裝,為何不直接用鐵絲而還要浸泥漿呢?然而轉念一想,就算作者回答我了,我會滿足嗎?這件作品,不就因為有了泥漿,更讓人感到材質的新奇與形式的驚艷嗎?既然作品已用視覺說明了一切,那就更自由地徜徉在這座白色小建築中吧!
 
記憶•建構─林善春陶藝創作展
展期:2017.12/1-2018.1/7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1F 陽光特展室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電話:02-8677-2727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