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的人文回歸──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文圖/簡政展
今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人文回歸」為題,將主軸定位於亞洲,並聚焦在當代陶藝形塑的歷史背景之上。展出共邀請超過40位陶藝家,約70至80件(組)陶藝作品,其中以日本佔多數,美國其次,再來則是台灣的資深陶藝家為主。策展人邵婷如,表示此展以日本為亞洲當代陶藝的發源起點,將西方美國視為支線,可以藉此脈絡來觀照東西方文化交會下,對台灣與其它區域國家文化的刺激與影響。
八木一夫 牛
1973
杉浦康益 娑羅之花(山茶花) 2017 陶土手捏
奈良美智 小頭花瓶系列
2009 陶土、金箔、手塑
米契爾‧貴伊 翻模與朋友們
2003-2016 低溫陶及釉色,雕塑塑型即翻模
在本展的副標題上有「陶藝的人文回歸──從藝術的精神原點談起」幾個字,相對應於本展的論述脈絡與風格來看,一來試著闡述著滋養當代陶藝的源頭,二來是強調各種不同文化差異間的影響與融合表現。這是一個簡單又不簡單的命題,簡單的是這樣的概念可以延伸到許多偉大的陶藝家,不簡單的是哪些陶藝家可以被收納來表現這一次的命題。所以當代陶藝家取材的精神性來自於何處?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陶藝家又如何思考並利用陶藝創作來詮釋、寄託並表現,成為這次展覽的脈絡索引。因此展出中幾乎沒有太多具實用功能性的器皿,即使有類器皿的陶藝作品,也指向性的扮演著符號或象徵性的意義。
|
|
安德烈‧薩克斯 神秘壺 1991
|
理查‧諾金 心臟茶壺:幫浦2號(宜興系列) 1990
陶土、注漿,與不同組件注漿物件組合物
|
|
|
那塔莉‧朵寅 岩石6號 2016 黑色與白色陶土,塑型並用針型工具戳出圖樣
|
金潤子 糰子 2004
|
有人說:藝術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心境上的不再賣弄。這次雙年展的內容上顯得較內斂,內歛之處在於沒有過多的蒐奇與炫技,而是增加更多精神理念的引導說明,且許多藝術家在論述上都特別指出「視過程大於結果」的觀點,因此作品呈現的結果也就不再是唯一關注的焦點。整體的展場安排上更別具巧思地提供部分影音紀錄片和圖文索引等,做為創作脈絡的依據來源。甚至在同一位藝術家的系列作品上,也相較以往雙年展安排更多的選件比對,而不再只是五花八門的少數代表與挑選。策展人用心地希望觀者可以對創作的源頭和歷程,有比以往看展更加深入的體會,更期待這些溯源與關切能夠超脫目前的創作結果所見,例如宮本瑠璃子,的《日美合作計畫》與孟昱在,的《花園》等。觀眾可以輕鬆地看到陶藝創作的擬真或多元,也可以嘗試仔細地瞭解過程與細節。
孟昱在 花園
2017 瓷土、紙張、螺絲。注漿成型與手捏
三島喜美代 作品-92-P 1992 陶器、轉印
林康夫 三角洲波紋 1996 盤泥製作
星野曉 走泥
2015 黑陶、燻燒
秋山陽 變形空間24號 2013 陶、拉坯和泥盤成型
整體來說,這次雙年展呈現著一種關係模型的推演,從日本探源、異國經驗、土地歸屬、環境生態、身體對話、再到陶土實驗等,最後以「花」做為生命禮讚與稍縱即逝的歸結。陶藝家面對現實與未知時,也許沒有能力預知與解答,但是他們可以透過創作給我們看,哪些精神原點是奠基於現實裡牢不可破且習以為常的東西,哪些是從過程演化來的一系列偶然因素聚合,哪些又是立足於想像和共識之上的象徵或連結。藝術的價值在告訴我們,創作不只是關心怎麼變,而是能時刻看清楚什麼正在變。所以,什麼是精神原點?精神原點是建立在共識基礎上的東西。要理解精神原點,就要試著從脈絡與共識的角度來切入,這樣作品的精采才能具體而微。所有的巧合背後,必定隱藏著一些規律,看不清的人歸咎於運氣,看得清的人則會從中找到一些特殊觀點,並加以運用。其實說穿了,藝術往往就是創作者比較誠實的生活紀錄而已,但真正的價值與解讀仍來自於人文脈絡及生存省思的回溯與歸結。
|
|
柏克‧德佛里斯 高科技觀音 2014
德化白瓷、注漿手塑
|
傑森‧沃克 紅尾巴 2014
瓷土、高溫土、水泥、琺瑯彩及釉下彩、陶版手塑、注漿組合、打磨水泥、手繪圖樣
|
|
|
|
|
陸斌 大悲咒系列 2017
|
蒂‧圖蘭 白化症非洲小孩 2014
陶土、顏料、粉筆、粉彩筆、假髮
|
參觀資訊:
展期:2018.9/7~2019. 3/3
地點: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三樓特展室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