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膚上的微土
Un Peu de Terre sur la Peau |
法國柏圖瓷基金會 當代陶瓷飾品設計巡迴展記述 |
文/吳淑麟 |
|
|
於臺灣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的展場 |
法國利摩日首展展場以及由隧道窯台車改建成的展示台 |
二○一○年的夏天,一場備受矚目的當代陶瓷飾品展,在有著「法國景德鎮」之稱的利摩日(Limoges)首度登場後,在二○一一年即將結束前,漂洋過海旅行到了位於台灣新北市的鶯歌陶瓷博物館。 |
一八六三年成立於利摩日市的柏圖瓷(Bernardaud),其生產的瓷器占了全市產量高達百分之五十,不論是設計或是產量都是法國境內第一。利用當地珍貴的高嶺土原料與絕頂的設計與工藝,加上一脈相傳的皇室品味,孕育其產品成為法國頂級瓷器,是許多國家宮廷餐宴愛用的餐瓷品牌。 |
該公司總裁米歇爾‧貝納多(Michel Bernardaud)二○○二年時決定創立柏圖瓷基金會(Fondation d’entreprise Bernardaud ),此基金會所扮演的角色有三:邀請各國藝術家探索並重新塑造出「瓷」的可能性,例如知名華裔畫家趙無極,就是基金會合作的藝術家之一;舉辦與陶瓷相關的當代陶瓷展;以及教育一般民眾能夠更有能力去賞識瓷器所表現出的靈巧工藝及美感。 |
如同基金會負責人艾蓮‧于菲(Hélène Huret)所說的:「我們必須經常提醒大眾,陶瓷並不只是代表著餐桌上畫滿裝飾的食器餐盤而已。」柏圖瓷基金會從二○○三年開始,每年規劃舉辦年度性的當代陶瓷展,將法國以及世界各國優秀、創新的陶瓷運用觀念,結合當代藝術完整的呈現給世界大眾。在這些展覽中,陶瓷不再是傳統的食具,而是成為了藝術表現所使用的媒材。舊廠房中一座古老的隧道窯,經過獨具巧思改建後,成為今日的展覽場地。在一座座由超過六十年歷史的台車所改建成的展示台上,傳統與現代正無聲的對話著,陶瓷也經由這座舞台,重新以當代藝術品的身分閃耀。 |
基金會創辦年度陶瓷聯展至今,不斷推陳出新的觀念已可謂為歐洲當代陶瓷創作的指標,每一次的展出皆令當代陶瓷創作者及民眾驚艷不已。例如,二○○八年「餐桌狂想曲」(Petits bouleversements au centre de la table)以藝術家獨特的眼光及思維,重新詮釋陶瓷在餐桌上所擔任的角色及意義。二○○九年「美國;法國製造」(Made in France, by Americans)呈現美法兩國藝術、文化衝擊下,新生代旅法美籍藝術家的混血創作。 |
二○一○年,柏圖瓷基金會決定將「當代珠寶」(Bijou Contemporain) 這個不僅在亞洲依然陌生,連在法國也鮮為人知,卻在歐洲多國有豐富發展歷史的範疇當作今年的主題。不同於傳統注重使用貴金屬及貴寶石的珠寶工藝,也不同於量產製造的商品首飾,「當代珠寶」主要指的是七○年代之後,一種挑戰各種材質組合,以高度的實驗性、藝術的思考方式,加上手工的製作,讓珠寶首飾轉而成為一種表現個人思維,甚至是反映社會的媒介與舞台。 |
若我們回顧珠寶的發展歷史,運用到陶瓷的記錄,最早可追朔至古埃及以及古羅馬時期的陶戒。之後幾個世紀,陶瓷這個材質在珠寶的歷史中被遺忘了許久,直到一七七四年,英國的喬舒亞‧瑋緻活(Josiah Wedgwood)發明了以不施釉石陶,層疊出如同古老浮雕玉石的賈思伯陶(Jasperware)裝飾法來運用於他們生產的珠寶首飾上。今日,當代珠寶藝術家們重新發掘了陶瓷可能性,他們嘗試各種技法,甚至將製作珠寶上的技法應用在陶瓷上,並大膽結合多種材質,創造出顛覆傳統、令人驚艷的作品。 |
為了籌畫這個展覽,柏圖瓷基金會特別聘請了目前歐洲知名的當代珠寶藝術家莫妮卡.布維格(Monika Brugger)擔任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在兩方的合作之下,網羅挑選出來自世界各地包含:法國、瑞士、德國、芬蘭、荷蘭、瑞典與台灣共十八位當今全球最受矚目的當代珠寶藝術家,展出超過一百四十件作品。而陶瓷這材質,透過了當代珠寶藝術家的手,以作品呈現了每位藝術家不同的觀點: |
來自荷蘭的藝術家彼得.琥巨普門(Peter Hoogeboom)可說是當代珠寶藝術家中使用陶瓷材質的先驅。他於1995年創作的《小心翼翼》(Handle with care)系列創作裡,利用許多白色陶瓷的小物件層層的組成華麗複雜,彷彿某種非洲或大洋洲的宗教儀式裡見到的的裝飾品,也像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的圓形花邊皺領服飾的造型。更令人驚喜的是,在我們將這些珠寶拿起及佩戴時,將會發現它們竟然是如此的輕盈與服貼!彼得.琥巨普門重視設計物件與佩帶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對於人類歷史及旅行的熱愛,都可從他大膽卻細膩的作品中一一體會出。 |
|
|
荷蘭藝術家彼得.琥巨普門(Peter Hoogeboom)的作品《Spainish collar西班牙式項圈》©Henni van Beek |
荷蘭藝術家瑪農.范.庫斯維克(Manon van Kouswijk)的作品《Pearl Grey伯爵珍珠》©Uta Eiesnreich |
同樣來自荷蘭,現居於澳洲墨爾本的的瑪農.范.庫斯維克(Manon van Kouswijk)於1995年從瑞特菲爾德藝術學院(Gerrit Rietveld Akademie)畢業後,她開始相當有系統地不間斷研究珠寶界裡的經典樣式–珠形首飾,從製造過程中(組件、扣環、穿線等),重新解讀其素材與技術,以及飾品背後代表的中產階級符號與相關現象。在《伯爵珍珠》(Pearl Grey)這個作品中,瑪農.范.庫斯維克在手柄、茶盤及珍珠項鍊間,戲謔地結合那種總要無時不刻講求優雅禮儀的「英國式」貴族文化符號。 |
來自德國,現居於荷蘭的藝術家潔欣.哈肯貝爾克(Gesine Hackenberg)的作品我們重新思考「餐桌的擺飾」與「身體的裝飾」有什麼不同?陶瓷器皿一直以來都是餐桌上的主角,飾品則是我們渴望社會形象時不可獲缺的象徵性「配件」。傑欣.哈肯貝爾克幽默地將餐桌與身體兩個領域緊繫在一起,當我們將它們從碗櫥或珠寶盒裡取出時,即是在回憶與印證那些生命中私密或隆重的情感回憶。 |
|
|
德國藝術家潔欣.哈肯貝爾克(Gésine Hackenberg)的作品《Kitchen Garniture 廚房裝飾》© Gésine Hackenberg |
芬蘭藝術家戴希.多勒瓦南(Terhi Tolvanen)的作品《Zig-Zag 鋸齒型》©Francis Willemstijn |
|
來自芬蘭,現居於荷蘭的戴希.多勒瓦南(Terhi Tolvanen) 透過作品表達她對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城市生活中,卻擁有芬蘭人熱愛大自然血統的戴希.多勒瓦南,她的珠寶試圖探討我們與大自然間的關係。她利用自然的材質如陶土、木頭或是貝殼等,混合其他珍貴材料,運用獨特手法重新組合後,製造出一種新的植物,這個靜止的、偏離季節時令的人造大自然,是由無數的想像果實、「基因改造手法」,運用精巧手工與技術點綴而成。這個由戴希.多勒瓦南創造出來矯情造作的「珠寶森林」,蘊含著對人類過度介入自然的控訴,她的作品提醒人類將自食其果。 |
同樣來自芬蘭的堤娜.羅傑卡里歐(Tiina Rajakallio)也選擇了將大自然的材質及元素帶入創作中,但她則是大膽的使用帶有負面含意的材質,使用人的頭髮來結合陶土,做出使人混淆、難以判別材質的首飾,藉由視覺、觸覺以及心理造成的矛盾,讓人們去思考:究竟物質本身真正的價值與好壞是如何被界定的?也同時提醒世人:「我們所見的潔淨是否真的是如此?潔淨的背後,其實可能是付出了多少骯髒的代價」 |
|
芬蘭藝術家堤娜.羅傑卡里歐(Tiina Rajakallio)的作品《Purity 純度》©Tiina Rajakallio |
|
法國藝術家瑪莉.彭戴莉(Marie Pendariès)的作品《La Dot 嫁妝》©Marie Pendariès |
|
台灣藝術家吳淑麟(Shu-Lin WU)的作品《Mokume 木目》©Hsiao-Yin Chao |
|
法國的瑪莉.彭戴莉(Marie Pendariès)則是以她特有的法式幽默重新顛覆了「嫁妝」這個傳統習俗。在法國的婚禮傳統中,女方必須帶著她的「嫁妝」(通常是整組的高級餐具)並帶到新婚的家庭中。她幽默的將整套瓷器餐具大膽的切割成為一個個手環、項鍊、戒指,配上禮服後,成了一件送給自己、亮麗純潔的「結婚盔甲禮服」。這一身看似優雅高貴,卻沉重如盔甲般的瓷器,也暗示了傳統禮儀所帶給女性的沉重包袱。 |
本篇筆者,也是這次展覽中唯一來自亞洲的台灣藝術家吳淑麟(Shu-Lin WU)在經歷了芬蘭、法國等生活的歷練後,於2009年回到自己的家鄉台灣。吸收消化這些多元的影響後,創作了一系列集所有生活經驗之大成的首飾。包含將古老日本金工工藝家製造武士刀具的古老技術—木目金技法(Mokume Gane)改用在全彩的陶瓷上,透過陶瓷雕刻將不同顏色層顯露出來的圓珠項鍊系列設計,其所呈現的多重色彩令人想起英國瓷器公司—瑋緻活(Wedgwood)知名的賈思伯陶(Jasperware)。另外在對珠寶史的高度興趣以及刻意表達歐洲傳統的手法下,筆者使用了十八世紀歐洲具代表性的垂式耳環(Girandole)造型來創作陶瓷珠寶,它原是一種由三到四個切割寶石垂吊,外觀華麗可完整遮蓋耳垂的飾品,利用彩色的瓷取代寶石。筆者在這兩個系列作品中,試圖以一種優雅並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這些傳統的技術與樣式。 |
從歷史上來看,珠寶一直扮演著反映社會指標的角色:它可以用來代表身分地位,也可以用以收藏私密,或表現自我獨特。珠寶以它獨有的地位將自然、身體與人緊緊的連繫著。而這次展覽中所想要呈現的,也正就如同珠寶在歷史上所提供給我們的各種功用,以最貼近身體的微小物件,述說陶瓷與珠寶的邂逅與結合所造成的各種可能性;以及在各個層面上,例如是技術上、象徵性上、文化交流上所造成的啟發與迴響。經由這十八位自不同國家與背景的藝術家的作品,為我們開啟了全新的視野。 |
這一場受矚目的當代陶瓷珠寶展,在二○一○年於利摩日開展之後不斷受到各國的邀展,包括二○一一年在紐約的藝術與設計美術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展出。在這次於鶯歌展出後,二○一二年也將繼續巡迴至巴黎羅浮宮旁的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以及二○一三年於加拿大多倫多的加迪納陶藝博物館(Gardiner Museum of Ceramic)等國展出,繼續這場美麗的藝術旅程。 |
|
附註: |
˙參考資料˙
圖文參考資料由柏圖瓷基金會(Fondation d’entreprise Bernardaud )、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本文由原作者修訂改寫自原載於台灣陶藝雜誌/68期及鶯歌陶博館季刊/36期,(2012/02/13) |
˙展覽藝術家名錄˙
Yasar Aydin(瑞典)、Carole Deltenre(法國)、Willemijn de Greef(荷蘭)、Andi Gut(瑞士)、Gésine Hackenberg(荷蘭)、Peter Hoogeboom(荷蘭)、Rian de Jong(荷蘭)、Manon van Kouswijk(荷蘭)、Natalie Luder(瑞士)、Evert Nijland(荷蘭)、Ted Noten(荷蘭)、Marie Pendariès(法國)、Katja Prins(荷蘭)、Tiina Rajakallio(芬蘭)、Terhi Tolvanen(芬蘭)、Luzia Vogt(瑞士)、Shu-lin Wu(臺灣)、Christoph Zellweger(瑞士) |
˙柏圖瓷相關資訊網站˙
http://www.bernardaud.f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