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之風:臺灣陶藝之聲--臺灣新生代藝術家芬蘭陶藝美術館特展介紹及策展人張清淵訪談
作者: 王怡文


變遷之風:臺灣陶藝之聲

--臺灣新生代藝術家芬蘭陶藝美術館特展介紹及策展人張清淵訪談

文/王怡文(策展人、陶藝評論家)


接近北極圈卻百分之七十的國土為森林所覆蓋,人口稀少卻影響當代設計與生活風格深遠。珍惜光明、溫暖與天然資源,也懂得節制、疏離自處的生活方式。芬蘭這國家,感覺距離遙遠而他們與自然及物質共處的設計哲學卻盡在我們生活周遭。202111月芬蘭藝術村內的KWUM博物館內吹來一陣南方之風,來自臺灣1970年代之後出生的20位藝術家們,帶來亞洲亞熱帶臺灣的Wind of Change

乍看到Wind of Change這個陶藝展覽主題在芬蘭展出時,新聞上正傳來臺灣的外交部長在歐洲巡迴演講,心想策展人的文化外交腳步,果然敏銳而且永遠走在第一線。訪談間聽策展人張清淵娓娓道來,也是一切總是自有安排。一開始是2017年左右文化部紐約文化中心的舊識主動來接洽,要在美國安排巡迴展出,安排規劃好了之後遇上了疫情,本來的三次巡迴期間取消了一趟、一次改成線上,只能展出一次。倫敦駐外代表處文化組知道這消息之後,決定支助此展續往歐洲,只要張清淵在歐洲能及時找到展出地點。

臺南藝術大學教授也是陶藝創作者的張清淵,多年前在北極駐村(Artic Ceramic Centre in Posio)時,即與同期的芬蘭女性陶藝家卡琳·威德納斯Karin Widnäs (b.1946)相識。卡琳在芬蘭是位知名的陶藝家及設計師,專長在於建築陶瓷中的磁磚開發設計,以及獨具個人美學的餐具。她也是芬蘭早年在陶藝發展上有重要影響的基利基·薩爾門哈拉Kyllikki Salmenhaara1915-1981)的學生,他們那一代在1950年代為芬蘭的陶瓷設計奠定了知名度與影響力。Kyllikki Salmenhaara1947年至1961年間在知名的阿拉比亞陶瓷公司(Arabia)藝術部門工作,1960年代還曾到臺灣工作並留下一些照片。2015年她誕辰百年紀念展覽(註1)中甚至展出了196116日用北投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陶瓷耐火器材廠便簽寫的書信(註2)。此展卡琳其博物館(KWUM Studio Ceramics Museum and Gallery)的博物館也參與其中。

卡琳於1995年從赫爾辛基搬到藝術村菲斯卡斯Fiskars定居,在此藝術村內手工藝人、匠師、設計師和藝術家聚集,四百年前是鑄鐵的工業小鎮如今轉型已經是芬蘭著名的藝術村。卡琳來到 Fiskars邀請知名建築師Tuomo Siitonen建造其個人的博物館KWUM。經過十年這座以渡假屋形式結合住家、工作室及畫廊的博物館,運用當地木材與她自己製作的建築陶瓷為材料,組合成融合在地風景地貌及個人創作成品的示範性畫廊,終於在2005年在哈塞爾巴卡山上完工。

2020IAC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s)年會在芬蘭舉辦,張清淵又與卡琳碰頭,因此促成了此展覽Wind of Change吹向了歐陸,然而由於長榮貨輪卡在蘇伊士運河的事件(是的,這個展又與重要新聞連結了!),整批展品又趕不上了展期。只好另組了一套展品前往參展,只可惜少了一位作者的作品。

 



作為策展人的張清淵老師,多年來帶領臺南藝術學院的年輕創作者東征西討,推薦他們到世界各地駐村、參與每年各地的陶藝學會年會,更結合在地企業資源每年邀請國際藝術家來台,進入工作室與學生們共同創作並發表。這些累積已經成為臺灣陶藝界重要的資源與人才培育場域。

此次Wind of Change在芬蘭的展覽成員20位,世代從1970年代初開始跨到1990年尾共20年。這近30年間出生的創作者正成長於臺灣脫離農業為主的社會,邁向普遍生活基礎無缺的年代;而目前正處於社會中堅的五年級到剛出學院的新生代。這幾個世代相對於社會生存的危機感,自我探索與展現自我的生命動力更強,選擇以創作為生命留下記錄的人日漸增多。這些作品沒有之前世代背負的傳統使命或是自我定位的憂慮;卻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繁複資訊與快速被上架消費的課題。此次20件展出作品中,有一半以上是跟自然與生態相關的主題,徐美月作品Mountain Wind、胡慧琴作品The Mold of Time-White Deer(芬蘭並未參展)、盧嬿宇作品Changeable Animal、陳芍伊作品Aroma Rinsing、王裔婷作品Rebirth from the fossil specimens、林博裕作品Beans、林龍杰〈鑠岩〉、唐瑄〈最好的距離〉、李思樺作品Echo of Prosperity-Gecko、洪湛筑〈雲路〉,這個主題也是芬蘭人民在艱困的自然環境中,自古即關注珍惜的主題;而臺灣作者這幾年出現結合想像力的幻想生物主題,也能與北歐長久的神話傳統得以對話。其他兩個社會與自我對話的議題或是造型表現主題,也都是近年陶藝界普遍共通的主題。如楊宗嘉作品Habitat of the Flesh: Flesh Granulation I、田欣以作品Reconciliation、李岱容作品Emotion、童品元作品Mourning Ceremony、吳昕恬作品I feel I am full of holes關注於社會中的自我;朱芳毅作品Pictographic Objects-3、許芝綺作品The Candidness of Zero、林精哲作品100 seconds object、林其勻作品Dysfunction Container

  

  

  



Wind of Change 這個展覽名稱一開始並沒有中文,策展人如是說。所以最初浮現在策展人腦中的英文,會不會是那首德國重金屬蠍子樂團1990年收錄於Crazy World專輯中的Wind of Change

1988年臺灣解嚴的隔年,張清淵前往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展開留學生涯主修陶瓷與金工訓練,而1988年蠍子樂隊則到蘇聯列寧格勒舉辦演唱會。這個演唱會讓隔年蘇聯舉辦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莫斯科和平音樂節」,當年26萬觀眾的盛大場面,同場的還有Bon JoviMotley CrueSkid RowCinderellaOzzy Osbourne,以及蘇俄樂團Gorky Park19899月,這場演出經驗促成暢銷單曲Wind of Change發表。然而19896月天安門事件、11月柏林圍牆倒塌。Wind of Change成為鐵幕開啟、共產主義衰落和冷戰結束的主題曲。






同時身為藝術家、教師與策展人的張清淵,歷經時代的壓抑與變遷,作品向來關心主體認同而充滿象徵,帶領學生則全身心投入衝鋒陷陣,在每一場國際交流中爭取新生代的位置與發聲權,不同的角色中展現的共通點是深遠的期許與堅毅的熱情。

或許一切都自有安排,聽著蠍子樂團的Wind of Change,讓我們靜待風平。

Listening to the wind of change

The world is closing in

Did you ever think

That we could be so close, like brothers (節錄歌詞)


 







註釋

1https://k2.fi/en/nayttely/kyllikki-salmenhaara-100/

2https://www.facebook.com/deerporo/photos/pcb.2403052893324317/2403052103324396/

 


展名Wind of Change, Sounds of Taiwan Clay

展期2021.11.4-2022.3.31

地點:芬蘭卡琳其博物館KWUM Studio Ceramics Museum and Gallery

                              
官網https://www.kwum.fi/en/index-en/            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gzKNb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