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觀後感(上)
作者: 杜文田

 

 

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觀後感(上)

文圖 / 杜文田

 

今年秋天台灣陶藝舞台熱鬧非凡,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與IAC年會相關展覽,相繼點燃鼓舞了陶藝愛好者的心。來到鶯歌陶博館三樓展場,觀看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午后秋陽從展牆下方溢了進來,為作品蒙上一層柔焦視效;隨著空間主題的帶領轉換,替腦子、眼睛在陶裡鑽研爬梳的緊湊,增添一點心靈上的舒緩。

 

主題探討「陶藝的人文回歸:從藝術的精神原點談起」,為展覽在時空間裡下了一個定錨,拋出六大軸線,從當代陶藝的萌生、轉化,駛向東西兩方(日、美)自戰後陶藝的發展與交流;這些佈線,又像是透過一副史觀視鏡,得以放大藝術的精神原點與創作者的人文使命。

 

以「前言」為起頭的架構,開展了當代陶藝史的脈絡,如同翻開一本世界歷史,故事從牆上一張年輕的八木一夫肩上扛著看似《Samsa先生的散步》半成品的照片;一部日本最早創作當代陶藝物件的前鋒林康夫的影片,以及角落裡一座由美國彼得·沃克斯(Peter Voulkos)的推疊造型陶塑說起。

 


八木一夫(Yagi Kazuo


彼得·沃克斯(Peter Voulkos  陷入困境  1996

 


林康夫(Hayashi Yasuo 入口91-2  1998

 

 

林康夫年少時加入日本空軍特空隊,於夜間海上低空飛行訓練的視覺經驗,與親身經歷戰爭的震撼,轉化成日後他在極簡幾何陶塑物件上,精心營造出視覺錯置的前衛表現。二戰後的百廢待興氛圍,讓位處太平洋兩岸互不相識的八木一夫與彼得·沃克斯,縱使創作途徑不同,卻擁有相似的目標,亦即削減與傳統陶瓷器的關係,致力於創造新事物。受到野口勇、畢卡索的陶作影響,八木一夫改變創作的觀看視野;美國彼得·沃克斯則是在畢卡索掀起的抽象表現影響下,徹底改變創作型態。他們在不同地域裡表現了創作精神上的一致性,同時開啟了當代陶藝的創生。

 

影響所及於二十世紀下半至晚期,時當民主資本興起、教育普及,東西文化交會熱絡。亞洲與美國的陶藝家們在創作上,無論是寫實或抽象的形式,皆有借用文化符號的象徵手法與己身技法融合的傾向。在美國,承習自加州陶瓷放克藝術始祖羅伯·亞尼森的理查·諾金(Richard Notkin)重新詮釋中國宜興茶壺,作品《立方體頭骨茶壺:茶、血和鴉片》, 將上世紀清末道光年間因中英茶葉貿易逆差而引來的鴉片戰爭,諷刺的重現於宜興壺上。在台灣,一九七Ο年代留美歸國的陶藝家楊文霓,將西方造型觀點,融合了往後於故宮四年傳統釉藥研究的經歷,在九Ο年代突破中國陶瓷器皿的傳統,創作以容器「形」為思考的物件藝術;結合了東西思潮的姚克洪,以陶藝媒材為主軸從事藝術探討,將現代詩作的敏感揉進土塊,敘述《陸塊飄流的傳說方向》。

 


理查·諾金(Richard Notkin 立方體頭骨茶壺:茶、血和鴉片  2002


楊文霓    1988

 


姚克洪  陸塊飄流的傳說方向  1993

 

 

在經歷東西文化交會的同時,更多的陶藝家從母國文化掘取養分,進入本土自身的內在考掘。楊元太的《如如》、劉鎮洲的《尋幽》,以簡潔的陶塑造形引人進入山景的冥想靜觀,東方直覺式的思維,映照出自身文明與亞洲、台灣的生活環境。日裔美籍的金子潤(Jun Kaneko)習藝於彼得·沃克斯與保羅·薩德諾(Paul Soldner),以大型陶塑的「糰子」(dango,意指日式點心或封閉的形式)造型聞名國際,其外表上規則的圖騰妝點,突顯出自身保有的獨特日本美學,思及他身處的美國環境,其表現含蓄卻又彰顯。

 


楊元太  如如  2010

 


劉鎮洲  尋幽  2008

 


金子潤(Jun Kaneko  糰子  2004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