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深情,於土悠游人生:呂淑珍的陶藝情旅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呂淑珍 / 地點: 臺中市
呂淑珍與陶犬系列作品
呂淑珍與陶犬系列作品

1945年出生廈門的呂淑珍,1966年自藝專美術科水墨組畢業,兩年後與同班同學李義弘結婚。婚後重心在相夫教子的她,直到1980年、年屆35歲時省思到,是時候回看自己、實踐自己創作夢想的階段。在創作的路上,與先生李義弘是彼此最重要的支柱與支持者,也是共學、相互惕勵的重要夥伴,兩人經常偕同好友、學生一同參訪國內外重要藝文場所,增進創作視野,如1982年曾受瑞士哲學家耿寧邀約拜訪後,接續自助旅行奧地利、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國近把個月,飽覽歐洲現代藝術發展。因李義弘專注於水墨創作,因緣際會呂淑珍轉向試探以陶土創作的可能性。她的學陶入門是在藝專雕塑科學弟李亮一所主持的天母陶藝工作室,時逢臺灣現代陶藝發展的起步階段,直到1986年離開教職、擁有自己的工作室「陶盦」後,才開始獨立創作,摸索著自己的表現形式與主題。

自1985年起迄今,呂淑珍舉辦過17檔、21場次的陶藝個展,除了第一次個展以瓶罐變形、陶板刻繪作品為特色外,她從自身女性角色的反思、1984年起關注「女性主義」議題、1986-87年連續兩年與友人造訪不丹、錫金、尼泊爾三佛教國家、1993年移居北海岸三芝鄉間等,生活中不同階段的經歷與自覺,啟發且影響了她的陶藝創作,陸續發表了修行者系列、女性系列、狗犬系列、荷花系列等主題個展,詮釋了她生命裡交織的喜怒哀樂等情思。

在創作技巧上,她體驗到跨域、跨國、多元的創作技巧與思維,包括雕塑技巧、傳統製陶技藝、現代前衛的材質實驗等表現,選擇最直接、最簡潔且不加修飾或裝飾的技巧;特別專注於陶板成形法,從淺浮雕形式的刻繪,到徒手利用陶版創造立體結構,保留因外力推壓而自然成形的凹凸線條與空間感;不特別關注釉藥,僅以少數釉色及陶土的色澤質地來表現;選擇使用電窯,單純地將陶土烤至燒結狀態,捨去操作燒窯技巧的變化與變數。即是,以直接、自然、素樸的方式,傳遞她所欲傳達的自在、灑脫的人生風情。以下就呂淑珍創作的主要系列作品,分述其表現的主題與特色。


行者知心

呂淑珍與先生師友分別於1986、1987年1月造訪不丹、錫金、尼泊爾三佛教國家,深入觀察住在寺廟裡大小喇嘛的生活起居後,發現他們的戒律很多,不同身分年齡的喇嘛皆有不同的義務與責任,彼此之間也都需要許多的磨合溝通,這讓她省思到生活中人情世故的困頓、社會對於女性的諸多規範,以及個人的自律與尊重俱皆重要。這兩年也是她成立陶藝工作室、離開教職,人生賽道上重要的轉折點,多了一個陶藝工作者身分、有一個新目標待追尋。1988年,她以「情戒群像」為主題發表了女性、喇嘛、羅漢等系列作品,迄今仍陸續以不同修行課題的尊者、菩薩、羅漢等造形,邀請觀者一起關照內在的菩提心。如2010年的〈渡海〉、2011年的〈寬容菩薩〉及2024年的〈阿羅漢〉等,以身體及袈裟所展開的姿態,暗示著修行者謙虛包容的胸懷,作品裡那圓融自信且具動態感的線條與空間感,散發著經過時間淬鍊後的純熟韻味,很具感染力。

呂淑珍曾觀察佛像的手勢、戲劇表演裡舞者們的手,如2004年來自佛教造像裡的蓮花手印〈妙樂〉,以及2010年由兩片陶板組合而成的〈合十〉,皆有祈求能量的意涵。不論是塑造過程中或在高溫窯爐裡,兩片陶板的組合都考驗著泥土的柔韌度與支撐力以及大自然的重力,而其出窯後的自然形變,彷彿述說著歷劫歸來後滿布傷痕的雙手(心),正勉力地合掌進行最後、最誠摯的祈求。

創作猶如創作者與自己對話的歷程,呂淑珍是在創作這些作品的過程中安頓了自己也安頓了觀者的心。


寬容菩薩 2011 陶 23x17x23cm
寬容菩薩 2011 陶 23x17x23cm
阿羅漢 2024 陶 11.5x18.5x13.5cm
阿羅漢 2024 陶 11.5x18.5x13.5cm
無相如來 2024 陶 26x15x22cm
無相如來 2024 陶 26x15x22cm
妙樂 2004 陶 24x22x22cm
妙樂 2004 陶 24x22x22cm
合十 2000 陶 34x21x49cm
合十 2000 陶 34x21x49cm
湧泉之姿
大地的母親 2017 陶 45.5x49x73cm
大地的母親 2017 陶 45.5x49x73cm

呂淑珍於1991年開始發表女性系列作品。在自然界中,母性的角色本來就是天地萬物的一半,與另一半各司其職,是相生也相剋;但,呂淑珍卻經常被迫反思,為何現實生活中女性得經常愁苦、掙扎於身為女兒、妻子、母親的角色,又1980年代社會中開啟對女性主義的探討,因此,自然地,女性議題成為她最關注也最想探究的主題。如2007年的〈裸之惑〉、2017年的〈生生不息〉及〈大地的母親〉,可以看見女性天生具備的性感與嬌柔,也可以看到母性的柔韌與偉大,其中母性為萬物之源、之始,負責生育與養育的天職,是她想要傳達的焦點。

為了掌握女性身體的曲線與美感,她曾進行多年模特兒速寫練習,轉譯於立體的陶塑作品中,水墨畫的繪畫性元素與結構被融入半浮雕或立體造形中,東方書墨線條感與創造空間感的暈染效果,讓作品產生二度與三度空間的辯證對話,而整體用色與質地的表現亦介於肉身觸感與陶土質樸韻味之間,柔雅樸實、令人回味。比較特別的是,如〈大地的母親〉一作,利用兩片陶板來創造介於半浮雕與立體之間的獨特造形,必須在陶板合適的濕度下進行,也必須考慮入窯後可能產生的變形情形,難度甚高。又,以身體的姿態來傳遞細微的情思,其中沒有羞澀、沒有無奈,反倒是充滿了感性的愉悅,接受與享受身為女人的一切。這大概是作者最想傳遞的訊息之一。

認真生活的呂淑珍,以她的經驗與反省,用她的女性造像訴說著現代東方社會中女性的角色與定位,這是一位女性藝術家的自我凝視、描繪與再現,揭示屬於東方女性、屬於臺灣女性的生命本懷與內在情思。


生生不息 2017 陶 20x39x45cm
生生不息 2017 陶 20x39x45cm
裸知惑 2007 陶 37x64x16cm
裸知惑 2007 陶 37x64x16cm
珍愛之犬

「創作陶犬時,我很快樂!」陶犬系列是呂淑珍陶藝創作中最自由、最不設限的系列主題。1993年舉家遷至三芝鄉間,為了居家安全朋友送來一隻狗兒協助顧門,爾後陸續收容了流浪狗,從此日常生活裡少不了與狗兒們的相處;是狗兒們的真誠回應,讓她也付出了真摯情感,甚至以陶土記錄下與牠們相處的珍貴片刻。

不論是寫實、半抽象到抽象風格,呂淑珍都能捕捉到狗兒們瞬間的動態感及情感流露。此系列作品主要是以手撕裂陶板,取所需的尺度,部分地捏塑後,再組合而成,操作上是直接、直率、甚至暢快淋漓地,一部分一部分地組構起犬隻的模樣。這得在持續創作的歲月中,一點一滴累積操作陶板的熟稔度與自由度,也是得朝夕相處地觀察狗兒們的神情舉動,才能精準抓住每一隻狗的性格與神情,這二功夫缺一不可。

如1997年的〈艾瑪姑娘〉、2011年〈這是什麼?〉及2013年〈喔!爽〉,生動的寫實造像中,將不同狗兒的個性表露無遺,牠們身體的肌肉感與觸感也十分擬真,又如2012年〈皮皮的英姿〉,老狗瘦弱蹣跚的體態,亦是維妙維肖。作者曾於2011至2013年間以幾何塊面堆砌出立體的狗抽象造形,表面的轉折起落間充滿了動態感,加上鮮明釉彩與點繪的自由線條,以及偶爾顯露的土坯質地,豐富了整體視覺的感受。又2017年〈存在的風骨〉,是作者於鶯歌陶瓷博物館駐村時所創作的作品,在駐村夥伴們的相互影響下,這作品別開生面地以工業機械感的風格呈現,卻依然顯見狗兒垂頭苦思的憐人模樣,十分生動迷人。

山光嵐影 2012 陶 54x29x80cm
山光嵐影 2012 陶 54x29x80cm
這是什麼 2011 陶 43×71×49cm
這是什麼 2011 陶 43×71×49cm
皮皮的英姿 2012 陶 73×30×43cm
皮皮的英姿 2012 陶 73×30×43cm
艾瑪姑娘 1997 陶 62×28×23cm
艾瑪姑娘 1997 陶 62×28×23cm
喔!爽 2013 陶 52x27x26cm
喔!爽 2013 陶 52x27x26cm
荷情翩翩

也提毛筆作畫的呂淑珍,生活中有很多機會親近各種美麗的花卉,定居三芝之後,發現附近有荷花田能就近觀察拍照。2018年因先生李義弘小中風,常與學生們帶著他去荷花田曬太陽、攝影,萌生以荷花為主題的創作。從萌葉芽到葉瓣全開,荷葉的姿態變化萬千,她是想著以陶板挑戰這個萬變的造形之美,以擅長的徒手撕裂陶板的方式,自然而然地直接、快速形塑荷葉的姿態,加上不特別雕琢的粗獷質地與素雅的色彩,猶如從大地長出來的生命一般,充滿了活力與韌性,再現了大地之母的孕育力量。一如2018年的〈欣欣然〉、〈含羞〉,以及2024年的〈愛蓮說〉,荷葉翩翩、荷花灼灼。 

欣欣然 2018 陶 38x34x51cm
欣欣然 2018 陶 38x34x51cm
含羞 2018 陶 52x47x24cm
含羞 2018 陶 52x47x24cm
珍心•真心

在陶藝創作的路上,呂淑珍選擇褪去媒材的時代束縛、解放自己的真性情。她順著自己的心性,以自己可掌握的方式,運用陶瓷媒材來傳遞內心的呢喃與所感受到的精彩。她所關心的,近在咫尺,是從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知開始,非仰望大山大水的情懷,而是,人我並肩之間,脈脈相連且淵遠流長的細膩情思,是一款悠遊天地間,由內心自然而發的自在與喜悅。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587期(2024.04),頁374-377;《「珍愛人生」呂淑珍陶塑》,臺中市: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24,頁12-17。)


▎展覽資訊

展名:「珍愛人生」呂淑珍陶塑展

展期:2024.5.25-7.7

時間:9:00 -17:30(周一公休)

地點:臺中屯區藝文中心

地址:臺中市太平區大興路201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