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出生於香港的羅士亷,父親是水墨畫家,從小即耳濡目染、自由地用墨、用水、用紙,筆畫塗鴉。首次接觸陶瓷媒材是在國中一年級的美術課堂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三年級的陶藝選修課程再次接觸,1990年畢業製作選擇以油畫、裝置複合媒材為主。打開他陶藝視野的機緣是1992-1995年期間任職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技術員,負責管理各項藝術工作室的運作及協助課程與活動的推廣;當時陶藝工作室使用者最多,同時有許多國際陶藝家進駐創作,學習氣氛熱絡,讓他在創作概念與技巧上有飛躍性的成長。但,更重要的是,陶瓷媒材在雙手直接觸及的手感,以及豐富的造形與質地變化,深深打動了他。
自1995年成立大陶工作室以來,他全心於陶藝教學及創作,多次舉辦個展、參與海外聯展、駐村創作等,作品曾獲公私機構典藏,2010年代起更積極參與香港陶瓷文化的推廣與保存工作。直到數年前,他意識到年過半百卻忙到沒有時間創作,又,好友居住在臺灣,於是有了香港工作、臺灣創作的想法。2018年底啟程到臺灣後,新冠疫情讓兩地往返不易,於是短暫停留臺北後,移居高雄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計畫著接地氣地展開新生活、新創作,把握自己的黃金創作時間。
三十年的作陶資歷,羅士廉所關心的主題沒變,圍繞在與「人」相關的議題上,包括人與大自然、時空環境及心靈成長等,惟,每一階段有不同的想法與心境。初期,他熱衷於教學相長的技藝學習,但不喜歡拉坯造形、不發表具功能性的作品,也不愛重複性、借用現成工具或太技巧性的製作程序,忠於親手傳遞當下感受的表現方式。2007年於美國瓷器窯場駐場三個月的創作經驗,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當時瓷器窯場僅提供工廠生產的泥漿及石膏,並要求其中一件作品的主題需與工業生產有關,他掙扎了許久,最終選擇放下過去的喜好與習慣,以螺絲帽釘為造形與主題,耐著性情以現成物翻模、注漿、燒成、組合的方式來創作,過程中得面對燒成後的變形與裂痕,得有耐心地重新修正、調整,再重複所有製作程序,才能完成最後的作品。這次經驗給了他超越自己的契機,讓他更有自信與勇氣,開啟新的創作方向與節奏; 2008年起,作品以立體雕塑、觀念性裝置為主,傳遞對人性、生活環境的省思,重要作品包括2005年「傀儡」、2008年「柔道」及「To Serenity」、2016年「片刻」等系列。在創作上,他不追求完美、完整的表現,所關照的也多半是事物的闕如或殘缺的一面,此時期的作品多半沒有色彩或素色,外形通常不對稱、不規整或殘缺、破損,仿製現成物、概念性拼組、錯置等也是常見的技巧。如〈傀儡〉,作品概念來自秦朝兵馬俑,以竹子做為空間的結構,於其中散置了各種殘缺的肢體與身體局部,傳遞受迫者的壓抑狀態,隱喻對霸權無力抵抗的苦悶;又如「片刻」系列,仿製了兒時生活裡的舊物件,黯淡殘破的樣貌飄散著濃濃的鄉愁,感嘆著過往今昔的時代轉輪,讓生活與生命有了巨大變化。
年過半百之際,羅士廉慢慢體會到「作陶成為覺察內在感受的過程」,專注於重覆性的創作勞動,亦是靜心、靜觀內在的過程,能感知到身體內在的聲音。此時,形式與技巧皆不是重點,而是身體長期與土坯互動所產生的一氣呵成的熟稔感,以及長期關注生活環境、心靈狀態的覺察力,內化為了然於心的安然狀態,再自然而地透過雙手傳遞於土坯中,傳遞於作品的外形上,自成一種屬於他個人內蘊的能量或風格。正是這樣的熟稔感與內心安然的狀態,讓作品更顯從容、大器,尤其是定居臺灣後所展開的新生活與新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