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著的究竟是什麼? 看洪禎鞠個展「懸著的_____。Everything is suspended.」
作者: 張碩尹 / 陶藝家: 洪禎鞠
懸著
懸著

本次於「青青土氣」空間展出的洪禎鞠個展「懸著的_____。Everything is suspended.」,可以看見創作者通過身體介入陶土材質中映照出呼應社會脈動的結果。本次展出的物件整體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以多重物件組合後安置於展臺上,展臺的選用不僅涵蓋了一般常見的白色立方體,同時也嘗試挪用現成物件作為展臺,來融合物件本身的特性;第二類型是常見的壁掛裝置,同樣地,此類的作品中也融入了異材質,吊掛的線材選用了三種以上的不同種類,以懸吊、穿線散置及集結成網狀包裹等手法裝置。在這類作品中,線材的變化提供切入意義之間的區別之最好視角;除了異材質之間的接合外,大小數量不一的物件則表現出創作者本身的內心情緒,從細碎的堆疊開始一路到異材質間的相互整合,就如同懸吊的細線、掛置的輕柔薄紗、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的拉扯,拂動著觀賞者的視覺感受。



(上)洪禎鞠  上與下之間的轉動;(下)洪禎鞠  未竟之夢

 

堆疊

展覽自述提及本次的創作旨在回應社會大環境的脈動(疫情),如果進一步梳理社會環境與個人情感之間的交互關係,一種宏觀與微觀互文性的對比則會浮現。一如大環境中隱藏的情感、壓力是由大量不同的「物件」所積累形成(物件可被指涉為日常生活的各項遭遇),對應到本次展出的作品,大多都是運用重複性的單一物件組合堆疊而成,作品對應到空間營造出的視覺效果,是可以經過拆解抽離後重新去審視每一個物件,物件中所蘊含的細節皆有其來由,就像感性情緒、生命經驗皆有它的來由一般,更甚者這些物件放回系統中也同樣具備意義,通過陶土媒材的特性,物件的形式表現出創作者勞動後留下的痕跡,因為是由雙手的介入塑形,使得展區中物件除了因為個體數量的積累營造出的情緒起伏外,更增添了幾分未確定的不安感受,我想這也許是唯有在非機械性的創作過程中方能產生的吧。


洪禎鞠  精神的源頭與支流

 

異質的調配

1990年後臺灣陶藝發展開始有別於過去1980年代時期仍舊固守於材質本身的探索,許多投身於陶瓷創作領域之人士歸國,引進了許多不同的觀念及技法的表現(註1),因此,陶藝創作領域中也開始滲入了許多跨領域、跨媒材的創作形式。洪禎鞠本次的展出除了靈活運用各式線材、鏡子等物件外,更使用舊式木製與竹編結合的現成物。這些現成物,提供了觀眾一種可辨識的符碼,導引觀眾清晰地認知藝術家訴說的臺灣本土狀態,憑藉著蘊含本土傳統文化色彩的物件取代展場慣見的白色展臺,以此作為盛載作品唯一的支撐。放置於展臺上方的物件,則是看似無次序安插於竹編孔洞之中的深淺兩色細長土條,這種近似於無意識地分配方式,讓我們得以思考整體臺灣大環境中的無常狀態,色彩則營造出差異性,物件不僅是異材質間的差異,更因媒材本身構成的物件就存有差異,除了加深整體視覺的豐富感外,似乎也暗暗陳述土地中涵蓋的不同聲音。


洪禎鞠  Untitled

 

鏡像、若有似無

本展中能感受創作者試圖營造的一種曖昧性,曖昧性通過了上述的異材質拼接,產生了一種歸屬於視覺性的間接美學,可視的狀態藉由不同材質的遮蓋、反照,有效撩撥起觀者想更進一步探索的企圖。這種曖昧性並非是心理上的曖昧不明,而是視覺感官中的可變換性,由創作者調度空間後所打開的多重解讀視角。然而,異材質間的相互連動雖然提供了更為多樣的解讀可能性,但如果更加細微觀察,整體組件可拆解出單一物件,部分物件的顏色主要是運用兩種顏色組成,除了陶土本身的顏色外,還滲入了如金箔、釉藥的妝點,色彩的調配並非刻意營造喧賓奪主的效果,而是期許透過輕柔的上色、裝飾,導引出一種若有似無的視覺感受,也回應了展覽本身的一種曖昧性間接美學。此外,作品中也結合了鏡像的概念,藉著現成物鏡子的特性,創造一種相對性的觀看視角,單方向的觀賞也將不再需要透過身體角度的變換,便能清晰地看見物件全貌,但我們所見的可被稱之為物件的全貌嗎?我認為這也是另一種可供思考的角度。


展場一景

 

創作脈絡的回歸

如果回頭檢視洪禎鞠一路以來的創作脈絡,不難發現除了製作實用性的日常物件外,對於裝置、雕塑類型的創作皆有所表現。本次於青青土氣展出的作品更是一種別於過去的嶄新嘗試,雖然在部分的物件中視覺語彙的表達強度,尚有推進的空間,但對於整體展出的主題與氛圍都能給予觀者一種完整的體驗,引領觀者進入由洪禎鞠所創造的情感世界。

註釋

1.莊秀玲,《臺灣當代美術大全媒材篇:材質藝術》(臺北市:文建會,2003)頁34

 

展覽紀錄

展期:2022.08.05-09.04

地點:台南 青青土氣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西寧街28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