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光 bimisi
展覽主題中的「bimisi」是鄒族語,為種子發根、發芽之意。在鄒族部落的古老傳統中,對於粟(小米)的成長程序如播種 (miyapo)、除草疏苗、驅蟲趕鳥、收割收藏都有相應的祭儀,在人類仍相信萬物有靈的時期,憑藉著神靈信仰,恭敬祈求作物的保護神讓種子順利成長茁壯。其中,配合初春破曉前的miyapo祭儀所進行的「打陀螺」,是一項喚醒土地祈求小米發芽的儀式,民族學家衛惠林於其專書《台灣省通志稿卷同冑誌•曹族篇》中記錄了該儀式具有的文化與宗教意涵:「為覺醒地神,乃至賦與作物以力量之意」。陀螺(suno) 除了是兒時玩具,在古老族群中更被視為喚醒土地的工具或法器。王昱心在拜訪阿里山鄒族特富野部落勘查採土的過程中,對於此一失落已久,一項人與土地之間的古老契約儀式特有所感,因此,借喻挪用陀螺、種子與發芽的意象,成為此展作品的發展軸線,期許藉由親近土地,援引神話,重啟對陶土質料及自然秩序的尊重。
支撐造形的表徵下,是泥土來自大地的能量。作品除了採取配方瓷土,另外以「2021洄瀾陶」策展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太巴塱黏土,與此次於阿里山鄒族部落環境勘查中所採的Seofkonana土,按其特性運用在不同作品上。王昱心透露,太巴塱黏土來自光復、豐濱鄉一帶,是最會作陶的阿美族人製陶的沃土,因著海岸山脈的黑黏土礦質佳、富含鐵質,太巴塱土可以當作雕塑土來用,也可在熔融後用作色釉;使用於作品如〈播種〉、〈豐收〉、〈bimisi發芽〉、〈阿多莫系列III〉當中。阿里山的Seofkonana土所在海拔較高,土質乾淨,鐵質較少,呈色淡,燒成後為帶有釉質的黃棕色,如〈蔓延系列III〉、〈一杯Seofkonana〉所見。
上至下 一杯; 發芽; 旋轉
藉由陶土創作說蒔光的故事
展廳中所佔面積最大件的作品〈49次旋轉〉演繹著蒔光主題,從五個陀螺原型拆解組合成49座有機抽象的形體——與其說是新陀螺,更似神秘的法器,彷彿古老萬物有靈論(Animism)的神話還魂當代,與我們的土地產生新的關係。農業Agriculture 一詞由Agri 和Culture兩字組合,於拉丁文中表示「土地」與「文化」;而此作品展現的正是當代的新「土地文化」,一種人和環境之間的彼此尊重,藉由播入覺知與珍惜的種子,藝術與人文的涵養(Cultivation),展現「新土地文化」的創作能量。
王昱心特意將作品注漿成形後的脫模分線保留著,在反射燈光中隱約可見;身兼授業傳藝責任的她認為,這是泥土記憶的軌跡,也是作為注漿或壓模成形製程的一種提醒,達致坯體結構均勻的示範。可以說,她所採用的這項陶藝技法特色,與中軸質量均衡方能恆久旋轉的陀螺,不謀而合。49座陀螺象徵著創作者自我的生命軌跡,寄寓時光中的耕作,生命中的所有轉動、運作、交流,如旋轉中的陀螺,蓬勃旺盛、無限延伸。
上至下 阿多莫系列III; 阿多莫系列III(作品局部); 神秘數字5 ; 豐沃
展覽資訊
蒔光bimisi—王昱心陶塑個展 Drawing through Clay- Wang Yuhsin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22.1.25-3.30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第一企劃室
地址:花蓮市文復路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