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鼻的味道源自何處、視覺感受是如何展現,以及如何「看見」自然呼吸,這些都是推開門辨識出展覽名稱後排山而來的疑竇,為此我們不妨透過層層溯源去找出本展的不同面向吧。
當然,感官給予的回饋是直接且無法遮掩的,與感官相應的交互關係則可以看作正負極之間的必然對接關係,然而是如何運用技巧將張力得到最大的強化,那便是通過場域的區隔並將其差異極化而致,呂巧智巧妙地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觀眾得以充分獲得資訊。兜兜轉轉後回歸正題,「氣味」從何而來,即便答案在推開門就已然得知,是位於一樓展間被規則鋪設的植物枝葉,但看似直觀的答案背後尚有空間裝填著內容,更精確來說「枝葉」採集自在地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於呂巧智而言「採集」不僅是作為一種認識地方的方法,更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揀選與捨棄交錯的行為,通過最終呈現的氣味觀者才得以知道,她為何而選並且為何而展呈,那種滿富熱帶風味既陌生又熟悉氣味有效的回應駐村的歷程,同時也回應了臺南濕熱的地方風土,而巨大的作品雖非本次駐村的創作,卻透過挪用獨特的現成物與地方建立脈絡性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