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1981年「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為台灣現代陶藝帶來的衝擊與激發。這個展覽所衍伸的諸多探討與反省,對當時還在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工藝設計組(1980-1983)學習陶藝中的他來說,一定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這檔由日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國立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交流展,普遍地被學者認為是臺灣現代陶藝的轉類點。展覽日方展出以多元面向的非實用性、純粹藝術性的陶藝家的作品,敲開了臺灣傳統陶藝界對現代陶藝的廣泛探討。現代陶藝的概念提出,大約是以彼得‧沃克斯(Peter Voulkos)為首的西岸陶藝家,於195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非實用造型陶(註1) ,打開了陶藝的超越之門,並快速地擴散至全世界。
這樣的影響,在張清淵〈容器〉(1987)的作品中,可見他對傳統陶藝對「容器」概念的回應。作品以狀似破碎的大比例燒結的土坯,圍繞著中心小範圍狀似「容器」的造型。「容器」內緣以狀似青瓷的釉藥作為符號,展現傳統陶藝的文化脈絡,並以抽象表現主義的線條與多元釉藥的質感,隨機地漫佈於外圍的土坯上。作品展現了對於傳統陶藝的土、釉藥、容器概念、造型的解放與挑戰。
另外,張清淵於1982年加入了「陶林陶藝工作室」(成立於1975年),「陶林」是由臺灣現代陶藝拓荒者之一的林葆家所創立。林葆家於日治時期留學日本學習陶瓷工藝,被稱之為「臺灣陶藝之父」,畢生尋找臺灣本土現代陶藝,並推動與國際現代陶藝接軌。張清淵於工作室中除了受到日本陶藝與釉藥的啟蒙外,也深受其運用臺灣陶土,創造臺灣現代的陶藝在地化的觀念涵養。最後,再加上1980年代的政治解放,1987年的解嚴,臺灣人開始探詢自身的認同,而處於創作養成期的他,也身處於這樣的主體認同追尋浪潮尖上,而這或許就是「莫名石系列」對主體認同的內涵理念來源。
作品〈進入文明之前〉(1988)中,他以近似於傳統的瓷器器型為造型暗示,俐落的幾何形體,大器的簡潔造型中帶著收攏乾脆的優雅。簡練的土坯主體,由底下的純粹幾何,逐漸收攏為有機的粗糙土坯質感。結合頂部與土坯鑲合,由青瓷蟹爪紋作為釉面的圓形造型。巧妙地援引了傳統陶藝文化中的「容器」概念,與北宋期間被收為官窯的汝窯青瓷蟹爪紋,解構兩者原先的功能性與器型,分解為質感與色彩元素,再構成無以名狀的造型。此作品巧妙地結合作品形式、材料與內容,並已然顯露了張清淵簡練高雅的造型能力,以及他作品探索當代陶藝內涵,同時也回應了他對時代與陶藝的主體認同想像。
1988年張清淵赴美國工藝家學校(School for American Craftsmen)羅徹斯特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主修陶藝雕塑(Ceramic Sculpture) 副修金屬及金工雕塑(Metal Sculpture and Jewelry Design)。期間,多元媒材的運用與潛意識隨機的造型並置實驗,帶領著張清淵思索陶藝與造型的探索之路。純粹的造型,逐漸優化了張清淵的形式構成,佈局與媒材結合掌控能力。〈衝突的壓力〉(1992)這件張清淵回國後的作品,展現了多元媒材裝置的精準簡練,也可見他在質感對比與形式拿捏,藉以表現社會現象所轉化的情感張力能力。這樣的養成與創作歷程,逐漸收攏為今日張清淵的創作上的養分。
並且,留學美國的他,深深感受到自由民主的社會狀態,與當時台灣的巨大差異。強烈的感受,也掀起了張清淵對自身國家與社會,對主體與文化審美認同狀態的思索。審美與主體認同,成為他日後作品重要的內涵。